活動反思《卷炮仗》(精選6篇)
活動反思《卷炮仗》 篇1
《卷炮仗》是一個非常好玩的音樂游戲,在這個活動中主要讓小朋友學習控制行進走,在“卷炮仗”的時候隨音樂配合不同的舞步協調、自然的進行,并且會與同伴合作走螺旋形。在第一個環節我用橡皮泥在黑板上示范卷成螺旋形狀,引導幼兒認識螺旋形狀,知道螺旋形的有一端是不會與原來的圈重疊在一起的,再請了七個小朋友示范怎樣卷成螺旋形狀。在第二個環節學唱歌曲的時候,我會著重引導幼兒注意“卷呀卷呀 卷呀卷呀”這一句時的重復性和它節奏變化的規律,通過彈鋼琴凸顯歌曲的節奏讓小朋友學唱歌曲,這首歌曲內容也比較簡單,所以小朋友學得比較快。 在活動中小朋友都非常積極地參與到游戲中,而且在游戲時也都能夠邊唱歌邊進行游戲,游戲前我著重地強調了安全方面,所以在游戲的最后小朋友搶座位時雖然都很興奮,但是常規還是很好的,沒有出現擁擠、摔跤的現象。在老師的提醒與鼓勵下,小朋友們都能夠有意識的在游戲中注意保護好自己和同伴,在舞步和節奏上都把握得較好,小朋友們玩得非常地開心,活動結束后也還不盡興,還想再玩。 在整個活動中,小朋友都非常積極主動地參與,在學唱歌曲、創編舞步和游戲這些環節都配合得非常好。但也存在不足,就是在創編舞步的時候老師太注重時間方面,而忽略了讓小朋友來編動作,在游戲時小朋友的節奏有些過快了,在以后的教學活動中還有待加強。
活動反思《卷炮仗》 篇2
《卷炮仗》是一個非常好玩的音樂游戲,在這個活動中主要讓幼兒學習控制行進走,在“卷炮仗”的時候隨音樂配合不同的舞步協調、自然的進行,并且會與同伴合作走螺旋形。我先在黑板上用粉筆畫出了螺旋形狀,引導幼兒認識螺旋形狀,知道螺旋形的一端是不會與原來的圈重疊在一起的,再請幾個小朋友示范怎樣卷成螺旋形狀。在第二個環節學唱歌曲的時候,我會著重引導幼兒注意“卷呀卷呀 卷呀卷呀”這一句時的重復性和它節奏變化的規律。這首歌曲內容比較簡單,記憶起來并不困難,因此,小朋友學得比較快。在學會歌曲的基礎上,引導幼兒配上相應的動作,如:手拉手走的動作、小跑步、踏跳步等,前兩個動作幼兒不用花太多時間,而對于踏跳步幼兒掌握得不是很好,做起來動作不夠協調。
幼兒對于《卷炮仗》游戲十分感興趣,能積極地參與到游戲中,而且在游戲時也都能夠邊唱歌邊進行游戲,游戲前我著重地強調了安全方面,在老師的提醒與鼓勵下,幼兒基本能有意識的在游戲中注意保護好自己和同伴。在“卷”的過程中,我仍會不停地提醒他們:“手拉好,一個跟著一個,卷緊一點。”但隨著炮仗越卷越大,他們的情緒也會越來越高漲,這時螺旋隊形就很容易出現擁擠、碰撞、隊形散亂的現象。我認為主要是在游戲的過程中孩子還只是把自己作為一個獨立的個體參與游戲,要想將炮仗“卷”成功只有真正理解這個游戲是靠大家的合作來進行的才行。
在整個活動中,小朋友都非常積極主動地參與,玩得非常地開心,活動結束后還不盡興,還想再玩。但也存在不足,在舞步和節奏上把握得還不是很好,在游戲時幼兒的節奏有些過快了,在以后的教學活動中還有待加強。
活動反思《卷炮仗》 篇3
優勢:
游戲是幼兒的最愛。邊唱歌邊游戲更是我班幼兒超喜歡的一個項目,所以每個孩子都能集中思維投入學習當中。教師采用循序漸進的方法帶領幼兒一步一步學唱,符合幼兒學習特點;再用各種花式學唱法(如男女對唱、師幼對唱、領唱法等)使得幼兒能很快地掌握歌曲,確保接下來的游戲能順利開展。
不足:
1、教師對幼兒的已有經驗掌握不夠。活動開始,教師用紅色厚紙卷成圓柱體,還發出爆炸聲后問幼兒“這是什么?”孩子們竟異口同聲的回答“炸彈”。這真是我根本沒有預料到的回答。我只好提示幼兒說:“它是紅紅的,過年過節時會放。”馬上又有幼兒回應“煙花”、“鞭炮”,就是沒人回答這是“炮仗”,我再從它的外形特點引導幼兒,還是不起作用。花了好久時間,最后還是由老師自己揭曉答案。課前原以為這是非常簡單的一個問題,卻花去了好幾分鐘時間,真不應該啊。
2、基本舞步不熟練。游戲中需要邊唱歌邊走舞步:走步、小跑步、踏跳步、墊步,最成問題就是踏跳步。這在以前有學過,但學的不怎么樣,所以今天還是個主要問題,幼兒不能協調地跳這個舞步,顯得有些笨拙,影響了整個音樂游戲的美感和協調感。
活動反思《卷炮仗》 篇4
歌曲《卷炮仗》節奏歡快明朗,結構清晰工整,歌詞明確易記,再加上有趣的內容和最后燃放鞭炮的“嘭~啪”,是一首幼兒很容易以游戲的形式參與進去的歌曲。本活動的目標就是在熟悉歌曲的基礎上學習跟隨音樂學習控制行進走,在“卷炮仗”的時候隨音樂配合不同的舞步協調、自然的行進,并且會與同伴合作走螺旋形。
活動中舞步的學習對于幼兒來說并不是很難,活動的難點在于幼兒要和同伴合作走螺旋形,并把螺旋形越繞越緊。由于之前的線描畫,幼兒對于螺旋形并不陌生,但是要讓幼兒與同伴合作走出螺旋形還是有一定難度的,這需要幼兒對螺旋結構有更加直觀的認識。在本次音樂活動之前,幼兒有過手工卷炮仗的經驗,因此在活動第一環節認識炮仗的螺旋形時,孩子們很快就掌握了螺旋形的特征:螺旋形的一端不會與原來的圓形重疊在一起。對于卷炮仗的過程,幼兒也有了比較完整的認識。因此在學唱歌曲的時候,幼兒對于歌詞和旋律都很快掌握了。在學會歌曲的基礎上,我開始引導幼兒為歌曲配上相應的動作,如走、小跑步、踏跳步等等,幼兒對歌曲的節奏已經非常了解,很容易為相應的句子配上了合適的動作,經過幼兒的練習,幼兒對于跑跳的動作掌握的非常好,能很好的跟著音樂的節奏,幼兒對于踏跳步的掌握似乎有所欠缺,經常會跟不上音樂的節奏。在配好動作后,幼兒開始嘗試帶著動作走螺旋形“卷炮仗”。為了讓幼兒明確“卷炮仗”的過程,我告訴他們現在他們變成了一張連在一起的紙,必須要一個跟著一個向前進,而且負責帶領隊伍前進的一頭不能跟隊伍重疊,只能貼著隊伍往里旋轉。第一次游戲,在作為領頭炮仗,帶領幼兒感受炮仗“卷”的過程,孩子們非常投入,“卷”的非常成功。接著,教師退出炮仗,成為點燃炮仗的人,由幼兒自己完成螺旋形向前行進的過程,經過了幾次游戲,幼兒基本掌握了行進的方法。
由于卷好的炮仗最后會被點燃,隨著“嘭~啪”的聲音爆炸,這對于幼兒來說是一種釋放,幼兒非常喜歡這個游戲,在游戲過程中表現的非常積極,幼兒之間還互相提醒該如何前進。但是每次游戲,隨著離爆炸越來越近,幼兒就非常興奮,以至于忽略對音樂的把握,而出現擁擠、散亂的情形。可見幼兒在游戲中還是只是把自己當成一個獨立的個體參與游戲,而并沒有配合集體,作為集體的一份子完成游戲的意識。或許這對于中班上學期的幼兒來說本身就是不太可能達到的要求。回顧整個活動的過程,我似乎過于強調幼兒正確地按螺旋形前進,整個活動過程有點敢,而在一個課時的活動中要完成這么多事情對于幼兒來說也稍有難度,游戲過程的熟練和完善可以在今后的延伸活動中繼續進行,稍稍的放慢腳步,也許會有另一番收獲。
活動反思《卷炮仗》 篇5
歌曲"卷炮仗"是一首節奏平穩、結構工整的游戲歌曲,歌詞明確、易記,孩子動作參與性強,非常適合幼兒邊唱邊玩。因此,我們是把體育與音樂相結合來設計的這個活動。
首先,讓孩子根據自己已有的生活經驗先談談放鞭炮是怎樣的,然后說說卷炮仗的方法。因為平時的體育活動中,孩子對螺旋隊形并不是很熟悉,即使有這類似的隊形但絕大多數孩子是盲目跟從的,那第一個難題就是要通過探索先理解螺旋線的原理,在理解這一原理后再來學習用動作表現螺旋形隊形,我覺得會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這一活動最終的目標是由體育活動變成音樂活動,那如何在理解音樂特點的前提下,用卷炮仗動作表現音樂,是孩子學習的第二個難點。如何解決這兩個問題,是這個活動的關鍵。
用卷炮仗的動作和音樂來玩游戲,是孩子們很有興趣的活動方式。在老師的帶領下,孩子隨著音樂,感受音樂的基本節奏,然后把歌詞帶入到節奏中來學唱,這種效果是很不錯的。《卷炮仗》的音樂旋律節奏平穩,行進感較強,他們很快就把握住了旋律的基本節奏。
如何讓孩子很直觀的了解螺旋形,我選擇把自己當成一塊"毛巾"需要孩子來吧我擰干,兩手張開,一邊一個孩子來"擰",讓他們看看我的側面手臂和手掌是呈什么樣的狀態。接著,讓每個孩子都試著幫旁邊的好朋友"擰毛巾"。然后再向他們提出,現在我們站起來一起來玩卷炮仗的游戲。
為了讓孩子有一個逐步熟悉音樂的過程,在開始的時候先一邊唱歌一邊和他們玩。再基本熟悉這個游戲后,隨著鋼琴伴奏我們一起唱起了歌,在歌聲中一步一步地卷成了一個緊緊的大炮仗。最后,隨著"嘭"的一聲巨響,我們的"大炮仗"點燃了。
卷炮仗是孩子們很喜歡的音樂游戲,它采用了集體合作走螺旋隊形的方式來表現炮仗的外形特點。其實在"卷"的過程中,老師會不停地提示他們:"手拉好,一個跟著一個,卷緊一點。"但隨著炮仗越卷越大,他們的情緒也會越來越高漲,這時螺旋隊形就很容易出現擁擠、碰撞、隊形散亂的現象。
我認為主要是在游戲的過程中孩子還只是把自己作為一個獨立的個體參與游戲,要想將炮仗"卷"成功只有真正理解這個游戲是靠大家的合作來進行的才行。
體育活動與音樂活動的結合,讓孩子在娛樂的同時還能有一定的科學知識進行指導,在娛樂中學習,才能使游戲玩得更加豐富精彩。
活動反思《卷炮仗》 篇6
反思類型可有縱向反思、橫向反思、個體反思和集體反思等,反思方法可有行動研究法、比較法、總結法、對話法、錄相法、檔案袋法等等,下面小編以大班音樂游戲《卷炮仗》活動反思的范文為例,為大家展開介紹。
卷炮仗是一項深受幼兒喜愛的傳統活動,它巧妙地用集體合作走螺旋線的方式來表現炮仗的外形特點。在以往的教學實踐中,我們通常以體育游戲的方式和幼兒共同玩。盡管在“卷”的過程中教師會不停地發出語言提示:“手拉好,一個跟著一個,卷緊一點。”但隨著炮仗越卷越大,幼兒的情緒會越來越高漲,螺旋隊形也就很容易出現擁擠、碰撞、隊形散亂的現象。
分析原因,我認為主要是在游戲的過程中幼兒只是把自己作為一個相對獨立的個體參與游戲,而沒有真正理解這個游戲是靠大家的合作來進行的。在設計這個活動時我們需要解決的問題是:改變以往體育活動中已經出現的幼兒因不理解螺旋隊形而盲目跟從的現象,啟發幼兒通過探索先理解螺旋線的原理,在理解螺旋線原理的前提下再學習用動作表現螺旋線。
在這個活動中,科學與藝術的結合突破了計劃中我們預測的困難,在理解螺旋線特征的基礎上,幼兒能夠逐步完成卷炮仗的動作表現。如果說傳統的單一的體育活動或音樂活動只是帶給幼兒淺層的感官愉悅的話,那么科學與藝術的結合,卻是讓幼兒的愉悅帶有一定的理性指導成分,即理解了卷炮仗游戲的真正玩法。正是在科學活動中對螺旋線的探索,才使得藝術活動中的卷炮仗游戲玩得更加豐富精彩。在教師的引領下,幼兒圍繞螺旋線這個線索,在探究中游戲,在游戲中探究,凸顯出科學與藝術、感性與理性結合的魅力。
拓展閱讀:大班音樂游戲:卷炮仗說課稿
目標:
1、復習基本舞步,并會合拍的邊聽音樂邊呈螺旋形走。
2、遵守游戲規則,炮仗被點著后能及時發出信號,不提前,不落后的發出:“嘭”、“啪”聲,感受新年到來的快樂情緒。
準備:課件,幼兒會基本舞步
過程:
一、導入
師:看兩位叔叔在干什么?什么時候會放炮仗?過年,開店,結婚等。炮仗會發出什么聲音?
二、熟悉歌曲旋律,了解歌詞內容。
(1)聽教師范唱,說出所唱歌曲內容。
(2)邊看圖譜,邊嘗試演唱熟悉歌詞和旋律。
三、練習螺旋形走
(1)從炮仗頂部往下觀察:你看到了是什么樣的?像什么?圓怎么變螺旋形?(課件演示)
師:現在我要把你們變成一個大炮仗,圓點代表小朋友,那我們首先要圍成一個什么形狀?(圓形)那么圓形怎么變成螺旋形呢?第一個人帶頭向中心繞圈,后面一個接一個,(課件演示動畫變)
(2)幼兒手拉手站成圓形,首尾不連接,教師邊唱歌邊拉著第一人的手,呈螺旋形走。
(3)幼兒學習在教師點炮仗后及時的發出反應。“嘭”,“啪”!炮仗爆炸啦,大家都變成了小紙屑輕輕飄落,回到原來的位置。
四、學(復)習游戲中的基本舞步。
(1)看教師邊唱歌邊做動作。
(2)說出教師的動作中,哪些舞步已會跳,哪些不會跳。
(3)復習已會跳的舞步,重復練習有困難的舞步。
五、玩音樂游戲
集體,分組
師:商量好了嗎?你們誰是帶頭人,誰來放炮仗,看那一組唱的準、走得齊,卷的好,炸得響,飛得美。
延伸
師:我們還學過什么舞步?滑步,娃娃步,踵趾小跑步,下次我們還可以把這些舞步加到歌曲里,手上也可以有一些變化。
師:就要放假了,寒假里小朋友可以玩卷炮仗的游戲,但不能真的去放炮仗,危險的。祝小朋友還有所有老師們豬年快樂,好運連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