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育活動《送信》反思(通用2篇)
體育活動《送信》反思 篇1
體育活動《送信 》反思
本次活動的教案是以幼兒學習立定跳遠為主要目的。我們的體育課程中要求幼兒掌握許多姿勢的跳躍,我認為中班幼兒還不能理解這一些跳躍的詞匯。于是我就舍棄了這些拗口的名稱。以幼兒的自由探索為主,通過教師加以引導的方法來讓幼兒學習。該活動的目標有兩點: 1.練習雙腳立定跳過40-50厘米的平行線,發展跳的能力。 2.能克服困難,認真完成任務。
在本次的活動中我較為滿意的有以下幾點:
1.能以幼兒較為感興趣的身份引入,讓幼兒很快的明確這次活動的目的。我用前天故事《大雁考上郵遞員》的故事情節,開門見山低提出:“今天信鴿老師提出的考試要求是:立定跳過小水溝,看誰能跳得好,得個滿分。聽我這么一說,孩子們個個興致勃勃,躍躍欲試,活動氣氛活躍。
2. 改變了先前的教學模式,先讓幼兒自由探索后,我再進行小結指導。這樣讓跳躍的姿勢就有了鮮明的對比,讓他們更快、更好的掌握了雙腳并攏前行進跳的技巧。
3. 在活動中能關注到每一個小環節。如:我在每個環節后能及時進行小結,幫助個別幼兒改正動作姿勢,鼓勵個別幼兒堅持練習等等。
該活動中也有很多的不足之處,如: 在活動中我沒有充分考慮周全,在場地設置方面也做不夠。場地的設置距離過長,使個別幼兒因為體力不支而疲憊,最后出現了不想跳的情況。
體育活動《送信》反思 篇2
去年,我跟大班的孩子們共同生活了一年。這一年的生活至今讓我記憶猶新,我跟孩子們一起玩的送信活動印象最為深刻。
當時設計這節課源于孩子們平時對送信這個游戲最感興趣,每天都玩,卻百感不厭。原本送信這個游戲主要是讓孩子們能夠多了解一些地名,而我設計的《送信》這節課是一節社會課,主要目標是讓孩子們能夠知道自己家的門牌號,尋找門牌號排列的規律,并從中體驗幫助別人的快樂。
上完這節課,我的主要感受有以下幾點:
1、在設計整個活動時是以一封信為中心線,貫穿整堂活動,所以幼兒活動的積極性較高。尤其是最后的送信比賽,既符合大班幼兒的年齡特點,又充分調動了幼兒的興趣。
2、在設計送信時第一次是比較簡單的,讓孩子們直接去找,第二次就增加些難度,讓孩子們從多方面進行思考,然后把信送到正確的地方。且小房子設計時結合了翻蓋樂的特點,設計很巧妙。
3、在活動中,我原來設計第一次是一次成功都能把信送到的,但是實踐下來卻發生了以外,于是臨時調整了思路,讓送對的孩子進行講述,并讓幼兒們進行第二次的送信,這樣對孩子們來說也加深了印象。
4、在每次的操作活動前,可提一定的要求,讓幼兒帶著問題去觀察和操作;在操作后及時提升,共同總結門牌號排列的規律,這樣活動目標就更易達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