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筆記:受孩子們喜歡的兒童語言
說到幼兒老師的職責就是跟孩子相處融洽。
融洽的前提是讓孩子喜歡自己,那喜歡自己的前提下又是什么呢?
和藹可親,笑容多多,甜美一些。
這樣的環境跟氛圍才是幼兒園的生活。
早上的區域活動即將結束,別的區的孩子們都收好抱起自己的小椅子走出教室,我探望著教室里面的搭建區,發現玩完的雪花片撒了一地,沒有理會。我生氣的說:“那都是誰丟的玩具?快把它撿起來。”聽到我這番話語,有的孩子只是回頭看了看玩具,沒有實際行動。有的孩子就像沒聽見一樣無動于衷。
孩子們為什么不愿意把玩具撿起來呢?短暫的思考過后,我又說道:“小朋友要回家了,可是地上的玩具還沒有回家呢,誰能幫它們找回家呀,我們來幫幫它吧,看誰送的又多又快!痹捯魟偮,這會的他們一下子散開了,孩子們不一會就把玩具收好了。
同樣的事情,同樣的寓意,但無語言的語氣起到的效果也是不一樣的。
事后我自己分析。
第一次我所說的似乎帶點命令式的口氣,又有一點指責,孩子們必然不喜歡聽,也不會去理會。
而第二次我得語言轉變,語言適合孩子的年齡段,有點幼兒化所以孩子們喜歡去傾聽,促使他們馬上行動起來。
孩子的特點是與生俱來的。所以我們也要慢慢的跟隨孩子的腳步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