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筆記:請不要袒護(hù)孩子
室外活動剛結(jié)束,小朋友們都在找座位。突然聽到“啊!哇哇哇哇”的哭聲,原來是小方和小潔為掙搶同一個坐位,小方被小潔恨恨的咬了一口。被咬的小指頭上留下兩個深深的牙洞,其中一個還有血珠滲出來。我們細(xì)心的幫小方包扎受傷的嬌嫩小手,心疼自責(zé)一起涌上心頭,濕熱的淚珠在眼眶中滾動滴落個不停。 家長們來接自己的寶寶了,我們首先向媛媛的奶奶道謙:“小方和同伴搶板凳被同伴咬傷了,我們沒看好孩子,讓小方受疼了,對不起。”媛媛奶奶拉過小方的小手左看右看,心疼之色溢于言表,最后還是忍痛說:“沒事沒事,過幾天就好了。”正在我們滿懷謙意請家長諒解之時,看到了小潔媽媽領(lǐng)著小潔正要離開,為了讓小方奶奶心理好受些,我們想:“讓小潔媽媽給小方奶奶些安慰的話語也好。”于是就對小潔說:“小潔以后不要咬人了,咬傷別人多疼呢。”出人意料的事發(fā)生了, “這么小孩子誰不咬誰啊!我們家孩子也被咬過啊!”小潔媽媽丟下這句話后領(lǐng)起小潔揚(yáng)長而去。我們當(dāng)時就不能理解,很難理解小潔媽媽為什么會這樣?好在媛媛的奶奶只是氣憤的說:“哪有這樣的家長?孩子做錯了事,連句客氣話都不會說,孩子不懂事,大人也不懂事嗎?”我只有陪著笑臉說:“這樣的家長少,大部分家長都是和您一樣通情達(dá)理的------。”
媛媛的奶奶領(lǐng)著媛媛走后,我卻陷入深深的沉思,小潔媽媽做法對嗎?小潔聽了媽媽的話還認(rèn)為自己咬人是錯誤的嗎?如果分不清對錯以后會避免此類事情的發(fā)生嗎?家長這樣說,這樣做難道不是在鼓勵孩子繼續(xù)做錯事嗎?長此以往其不成了縱容孩子的人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