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筆記:“搶地方”風波
午飯后我組織孩子們把小子搬到外面,好讓值日生做值日。孩子們陸續搬椅子出去了我剛要隨著出去,高哭著來找我:“老師,劉推我。”組織孩子們上床后,我叫過他兩人講述事情的經過,高激動地說:“剛才劉非要挨著我坐著,我跟他說‘白坐我這了,沒地方了,你坐別的地方吧。’他還非坐我讓他坐別的地方他就推我。”我問劉:“是這樣嗎?(他點點頭)高都說了沒地方了你怎么還推人呢?”“我想挨著他做,我好好跟他說了,他還不讓我坐。”我不禁想起前兩天劉跟張競丹的糾紛,他想玩人家的鉛筆盒,人家不給就打人了,問他時也是這樣又委屈又氣極的說:“我跟他好好說了,他還不給我玩,我就打他了。”跟上次一樣,顯然劉記住了想要跟別人玩或要玩別人的東西時,要好好商量,但要經過別人同意才能玩這一點性急的他就完全顧不上了,遭到別人拒絕時他不能克制自己暫時放棄或再想其他辦法而是動用暴力。我對孩子們說:“劉對高好好說了,高還不讓他坐在他旁邊做的對不對。”孩子們紛紛發表自己的講解“是劉做得不對,因為高都說了,沒地方了。”“好好說了也不行,因為沒地方了。”劉很不服氣。我說:“你好好說了做得很好,可別人不同意要怎么辦。”孩子們七嘴八舌地說“不同意就不能坐。”“可以下次再坐一起。”“聽見了嗎?小朋友告訴你了,你想跟小朋友坐在一起或是想玩別人的東西都要好好跟人家商量,這一點你做到了,可還要記住,如果別人不同意,就要放棄再想其他辦法,打人、搶東西不對,這樣小朋友就不喜歡你了,下一次也不愿跟你玩了,記住了嗎?(他點頭)。”分析與反思: 劉攻擊性行為較多,因此,只要班上有小朋友打人,違反規則,孩子們張嘴就會說是他。家長們對他也很有看法,都不希望自己的孩子挨著他或是跟他玩。其實這是因為劉交往能力較差,交往策略單一,達不到自己的目的就愛著急,又控制力差的原因。因此我采用以下方法解決問題: 1、在問清楚事情的經過時,我引導孩子們對他的做法進行分析,肯定他先同別人商量的做法,在針對不足找解決方法。“同別人商量做得對,關鍵是別人不同意要怎么辦?”引導小朋友告訴他正確方法旨在教育全班孩子。老師再次總結:如果別人不同意,就要放棄再想其他辦法,打人、搶東西不對。 2、我將這件事情跟他的家長溝通,了解到這種情況在家里也有,他的家長很重視,表示引導孩子與人交往時注意交往方法的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