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筆記:新鞋風波
一大早冉冉穿了一雙新鞋,紅色的鞋身上裝飾了粉紅色的亮片,鞋幫還有一排小小的電子燈,小小的亮片在陽光的反射下閃閃發光,剛一進班級就吸引了小朋友們的注意,“冉冉你有新鞋子啦?”桃子站在旁邊一臉羨慕,“你看還會發光呢。”王榕也瞪著眼睛新奇的看著,“我媽媽給我在網上買的,昨天才到的。”冉冉神氣的說,一臉的自豪。“有什么了不起的,我家也有。”軒軒站在旁邊這么說,“我家也有。”“我家也有。”原本安靜的教室一下熱鬧起來,站在一旁的我考慮到下周的課題,于是我不動聲色的來到他們身邊,裝作十分羨慕的樣子:“冉冉,買新鞋子啦,真漂亮,什么牌子呀?”冉冉一下子被我問住了,撓撓頭說:“我不知道。”“那老師請你今天回家問問媽媽,你的鞋子是什么牌子,是什么顏色呢,他用了什么來裝飾?明天早上我請你來介紹一下你的新鞋好嗎?”“好!”小家伙似乎很感興趣一口答應,“剛才還有幾個小朋友說,你們家里面買了新鞋子?是哪些小朋友呢?小朋友們刷刷的舉起了手,嘴里還不住的說著:“我我我我!”“那請你們也回家問問你家的鞋子是什么鞋子,是什么牌子,是什么顏色呢,它用了什么來裝飾鞋子?明天一早請你們來介紹哦!”“好!”小家伙們異口同聲。
《3~6歲幼兒教育指南》中指出“每個幼兒心里都有一顆美的種子。幼兒藝術領域學習的關鍵在于充分創造條件和機會,在大自然和社會文化生活中萌發幼兒對美的感受和體驗,豐富其想象力和創造力,引導幼兒學會用心靈去感受和發現美,用自己的方式去表現。”
作為一名教師我深知教師作為一個“引導者”要抓住生活中的契機對孩子進行教育,提出恰當的問題,幫助幼兒在生活中自主學習,讓幼兒感受到自己是學習的主人,而不是老師填鴨式的強硬灌輸,課題周前,冉冉的小舉動給了我引導孩子的契機,我抓住了這個機會,順理成章為孩子們提供了了解鞋子的機會,為做好充足的經驗準備,為接下來的泥工活動做好鋪墊,孩子們對此感興趣也更愿意參與其中。
第二天,我利用晨間談話的機會,請孩子們一一介紹自己家的新鞋,他們一臉驕傲滔滔不絕的介紹著自己家的新鞋,坐在位置上的孩子們也是全神貫注的看著聽著,有時候還悄悄的跟旁邊的小朋友小聲議論,接下來的一周課間孩子們總是有意無意的把注意力放在其他小朋友們的鞋子上,總能聽到他們自豪的向別人介紹自己與眾不同的鞋子。在泥工活動《各種各樣的鞋子》開展時,小朋友們更是激動萬分,干勁十足的做著自己的作品,活動結束,小家們的作品著實讓我吃了一驚,有生活中常見的運動鞋、皮鞋、拖鞋。更有一些不太常見的釘鞋、舞蹈鞋等,各個都是創意十足,活靈活現。
我想,這一次活動的成功離不開那一次的課間小插曲,短短的幾個問題,便能帶來一次活動的成功,教師不僅是一個一位支持者、合作者。我們更是一個引導者,引導孩子們在生活中學習,在快樂中成長。(丁丹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