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舉風波》說課稿
各位評委、老師:大家好!很幸運能夠參加這次的比賽,我今天的說課打算從學生分析、教材分析、教法學法分析、教學過程分析及課后反思這幾方面展開:
一、學生分析
該課的教學對象為八年級的學生,在新課標理念指導下的新課堂中,他們已有一年的學習經驗,對新課堂的學習是較熟悉和適應的,在課堂中已有了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經驗,課堂的主動性相對較好,懂得如何與別人合作學習,而且也具有一定的語文素養。
二、教材分析
《選舉風波》選自語文版教材八年級上冊,圍繞著一次學生會干部選舉而展開故事。主人公賈里成長的故事,啟迪著當代中學生朋友要懂得勇敢地面對成長中遇到的困難和挫折,堅強樂觀地生活,在挫折中成長。小說情節不復雜,寫的也是實實在在的中學生生活,容易使學生產生共鳴,是一篇深受學生喜愛的作品。
根據新課程標準和學生的實際,確定本課的教學目標具體為:知識目標上讓學生積累一定的詞語,掌握小說的故事情節,了解人物形象,引導學生體會本文的語言風格;能力目標上培養學生分析小說中主要人物形象的能力、合作探究能力、口語表達能力,以及創新思維能力;而通過本課學習,引導學生形成正確的價值觀和積極的人生態度則是情感態度價值觀目標。由于這是一篇很好的價值觀教育文章,所以把體會主人公成長中遇到的困難、挫折和對學生的價值觀、人生態度教育作為重點。閱讀教學是學生的個性化行為,應重視學生的獨特感受和體驗,不應以教師的分析來代替學生的閱讀實踐。然而學生對作品、對人物的評價能力須要長期訓練才能達到,而非一篇文章就能完成,所以把對作品中主要人物形象分析能力的培養作為難點。
三、教法學法分析
針對學生和教材的特點,本著課標中“能設身處地地體驗和理解作品”,“突出學生的自主性”,“培養學生主動探究、團結合作、勇于創新精神”,“培養學生積極主動參與口語交際的能力”這些理論指導,教讀本文,教師在調動學生思考、討論、自主表達的基礎上,調動學生的自主性,使對話法和活動法在課堂中得到充分體現,教師主要是啟發、引導學生,大力向學生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讓學生習慣于這種學習方法,習慣于把個體學習、合作學習、探究學習相結合。同時,在課堂上,教師要靈活處理多媒體與文本的關系,使多媒體的生動、形象特點吸引學生,更好地為學生學習服務。
四、教學過程分析
緊扣新課標,根據學生、文章特點及教法、學法的確立,該篇課文預備用兩課時來學習。在第一課時,首先是讓學生用互助的形式解決字詞障礙,通過小組合作概括各部分大意,對小說進行創造性復述的方式感知小說的故事情節,最后通過選讀精彩段落,談原因的方式,在讀中認識課文,體會輕松活潑、風趣的語言風格。另外,布置學生課外自由組合嘗試把課文改成課本劇,為第二課時的體驗人物做準備。這節上的是該小說的第二課時,主要是落實該課的能力目標和情感態度價值觀目標。為達到本節課的教學目標,主要從以下幾方面進行教學:
(一)溫故引新
由學生對課文的感受談起,用“一千個讀者就有一千個哈姆雷特” 這句名言肯定學生的獨特體驗,鼓勵學生要讀出自己的感受,激勵他們在課上暢所欲言,說自己的心里話。“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在正式學習之前,鼓勵學生課堂上各抒己見,說心里話,就營造了一個平等和諧的氣氛,讓學生帶著一種輕松、愉悅的心情進入課堂,拉近了師生間的距離,有利于學生與文本的親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