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春天的寶寶會更好動
孩子在三歲左右的時候,運動能力、語言能力、社會交往能力以及自身情感情緒的控制能力都達到了一個前所未有的高度,他們開始有很多自己的想法,心里的念頭一個接一個向火山爆發一樣往外噴發,每一個想法都想去嘗試、去實踐,以幫助他們更好地了解這個世界。冬天的時候,孩子穿得多,在室內的活動也相對較多,到了春天,天氣暖和了,衣服也少了,四肢也發育得靈活了,于是心里的這些念頭就要一一付諸行動了。
在孩子的心里,他的每一個行為都是有目的有原因的,有可能就是特別開心,想要大聲地叫一叫,想要動動肢體表示自己的快樂,而在成年人的眼里看起來可能是很無聊的。
每個孩子的個性是不一樣的,性格就是活潑好動,她喜歡唱歌、跳舞,做運動型的游戲,穿珠珠不是她的擅長,可是這沒有關系,在這個年齡階段,適應不同類型的游戲活動,有時候被表揚、有時候被批評,孩子也會在不知不覺中逐步調整自己的行為。
如果老師批評您的孩子,我的建議是:老師面前態度超好,回到家里聊家常一樣詢問孩子白天的情況,適當的時候表示你的態度,告訴孩子穿珠珠是一項很好玩的游戲,有條件的話根據孩子的喜好,在家里陪她做一些需要細致耐心的游戲:比如拼板、插小花片等等。我兒子小時候很皮,做家長的三天兩頭被老師拎到學校里挨批評,我通常全都點頭不停地稱是,回到家不當一回事的隨便和兒子聊天,聽聽從孩子的角度是怎么一回事,然后告訴她如果怎樣做寶寶就更聰明了。在理解她的基礎上告訴她正確的方式。
老師告知家長孩子在幼兒園的表現是她的職責,需要及時與家長溝通,家長要以輕松的心態面對,給孩子創設寬松理解的家庭氛圍,和她共同面對幼兒園里出現的問題,讓孩子知道媽 媽是最理解她的人,她將會更加愿意與你分享學校生活的點點滴滴,也更信任你。
老師要維持班級秩序,孩子要發泄她在發育過程中旺盛的精力,這是很正常的現象,如果家長能成為老師與孩子之間的良性過度,那將是孩子最大的幸運。我把這種良性過度稱之為“彩虹橋”。孩子的生活里需要有嚴格的老師、體貼的媽 媽、陽剛的爸爸和慈祥的祖母,這樣的環境有助于孩子更健康的成長。
還有一點我愿意與你分享:孩子在成長過程中會發生很多很多的問題,她們總是時好時壞,讓我們揪心,但是他們一定會成長,可能不如我們想象中的完美,卻不妨礙我們對他們一如既往的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