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筆記:科學活動中培養(yǎng)孩子的探索
中班孩子對科學活動越來越有興趣,孩子的探究更專注,更富有熱情,孩子們的學習更生動而有效,孩子們更熱愛科學。在學習活動、區(qū)角活動、一日活動中都可以培養(yǎng)孩子的科學活動:一、在區(qū)角活動中激發(fā)科學探索興趣 游戲既是科學活動的內容,又是科學活動的實施途徑。于是,我們充分利用孩子這種獨特的認知方式,調整和實踐我們的科學活動,鼓勵孩子通過自己的游戲和實踐獲得多方面的經驗。如:探索區(qū)投放了《蓮花開開》的活動,給孩子們提供了大量的日常生活中可收集的材料:如大水盆、報紙、色紙、蠟光紙等,讓孩子自己選擇所需要的材料,在操作的過程中驗證自己的猜測、尋找問題的答案。孩子們通過自主探索,不僅提高了動手動腦的能力,也發(fā)現(xiàn)了蓮花開放與紙張厚薄的秘密。把科學活動目標從有形轉化為無形,滲透到游戲之中,孩子們就能在游戲中主動的探索學習。二、在學習活動中營造科學探索氛圍 教師在幼兒科學活動中應當是支持者,合作者,指導者。科學活動民主化包括師幼、幼兒之間兩方面。首先,應該尊重幼兒的意見,積極采納他們的合理建議,就會給孩子創(chuàng)設科學探索的氛圍,激發(fā)他們對科學探索愿望。如:學習活動《小小澆花器》中,孩子對一個瓶子上的兩個洞產生了質疑和爭吵,在猜測中,有的孩子認為上面的洞噴得遠,有的孩子認為下面的洞噴得遠。孩子探索的氛圍一下子達到了高潮,他們迫不及待地準備動手操作和探索。科學活動的良好氛圍使孩子的探索欲望越來越濃,孩子在活動中的質疑越來越多,大家你一言,我一語地說起來,孩子們很快就在無拘無束的氣氛中進入了探索。當說到有爭論的時候,就讓幼兒再操作一遍。幼兒通過再次操作而得出結論,再經過老師的分析講解,對所學的知識就印象深概念清不易忘記。三、在一日生活中把握科學探索時機 科學教育活動的內容很多,面很廣,都是周圍生活中粗淺的知識和自然規(guī)律,大多數(shù)與幼兒生活息息相關。探索內容的選擇應以觀察了解幼兒為基礎,與幼兒生活,興趣需要相互聯(lián)系,從生活環(huán)境中取材。充分利用并能讓幼兒直接感知和親身經歷的各種資源,由淺入深,由近到遠,由簡至繁地擴展幼兒認識的范圍。同時,學習的內容應能滿足幼兒的興趣和需求,以激發(fā)他們自發(fā)地、自主地學習,還應符合幼兒的年齡。如:春天的種植園,通過一次次的探討,孩子對蠶寶寶的生活習性漸漸地了解,對蠶寶寶的飲食也越來越關心,班上的蠶寶寶都由孩子自己喂桑葉、換大便等,讓蠶寶寶每天都生活在干干凈凈地“家”中。在養(yǎng)蠶寶寶的過程中孩子們用科學的方法和態(tài)度親自去實踐、親自觀察,用文字和圖畫等方式觀察記錄蠶的變化、行為特征、生活習性。通過觀察蠶一生的變化,培養(yǎng)孩子們養(yǎng)蠶的技能和長期堅持觀察的科學態(tài)度。總之,探索的內容要貼近幼兒認知和生活實際,便于幼兒探索并能從中感受到探索的樂趣。 科學活動能培養(yǎng)孩子的探索能力,不僅符合幼兒身心發(fā)展的需要和幼兒的特點,又能促進幼兒的觀察力、想象力、口語表達能力的提高,還可以通過科學活動,感受到自己的能力,分享探索的樂趣,并獲得成功的喜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