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筆記:給孩子一個選擇的臺階
每到午餐的時候,總有小朋友找借口不肯吃飯,有的會說”老師,我今天牙疼.”有的會說:”老師,我今天肚子不舒服.”甚至有的還會說:“老師,我要吐了。”樣樣奇怪的原因都有,就是為了不吃飯或少吃飯。有時候我們會答應她們的要求,因為確實有些小朋友身體不舒服,但是,大多時候我們會強迫她們吃完,每當看見她們沮喪的神情,我們也會哭笑不得。
靜潔是我們班比較內向的一個孩子,平時不喜歡發言,遇到困難的時候,也習慣掉眼淚。每到用餐的時候,她總是最后幾個,催急了就會掉眼淚。我從她的媽媽那里知道靜潔在家里也是這樣,不喜歡吃飯,總是慢吞吞的,家人一直想要改變她的習慣,可在家中老是實行不了,她們希望能在學校里改變這一不良習慣,但我知道,習慣的改變并非一朝一夕的事,也不能強加要求孩子,使她有心里負擔。
那我決定換一種方式試試,允許她少吃一點。于是,我對她說:“這樣吧,你能吃多少就吃多少吧!彼犃宋业脑挘R上點點頭,拿起筷子吃起來,一會兒就吃下了半碗飯菜,還一邊吃一邊瞄我一眼,我只是高興地對她拍拍肩。
從這件事中,我醒悟到:孩子不吃飯其實是有她的想法和原因的。滿滿一碗飯對她來說是個心理負擔,而我采取的是:給她一個選擇的臺階,使她減輕心理負擔,于是了她就能愉快而輕松地進餐了。
由此我聯想到:每個孩子都有她內心的想法和需求,而有些想法她還不善于用言語表達只好由行為表現出來,F在我才對“站在孩子的角度和視角,看待一件事,換個位置或方式想一想,做一做!边@句話有了更深一層的理解。如果,在師生情感交流的過程中,我們能多站在孩子的立場想一想,采取一些她們能接受的方法來進行教育和引導,一定會取得良好的教育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