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隨筆:讓孩子不斷有新的發現
戶外自由活動結束了,老師招呼孩子們回活動室。回到活動室,老師清點人數發現,經常“調皮、搗蛋”的黃亮不見了。“一定還在外面玩,這孩子真讓人頭疼!”老師生氣地向門外走出,打算把黃亮“揪”回來。剛要出門,黃亮得意地捏著一個香煙外包裝盒回來了。一邊走還一邊喊著:“老師,你看我捉了許多‘小蟲’,還放進塑料袋里,可好玩了!”看著滿臉笑容、充滿好奇目光的黃亮,老師的氣一下煙消云散了,心想:幸虧沒有發火,不然一顆對周圍事物的好奇心又要被扼殺了,“我們一起來喂養它們吧,看它們喜歡吃什么,讓全班小朋友都來看一看,好不好。”“好!” 黃亮高興地答應了。從此孩子們經常把自己認為“有價值”的東西帶來,大家共享:漂亮的貝殼、珊瑚;親自動手種植的蒜苗;游來游去的小金魚……不斷豐富的材料讓孩子們不斷有新的發現,提出新的問題。 精心呵護孩子的好奇心,讓他們永遠保持對周圍事物的探索興趣,是孩子不斷創新的源泉所在。不管作為家長,還是教師,為了孩子的終身發展,讓我們用孩子的眼光和孩子一同去發現生活中的科學,與孩子一同對生活中的問題進行科學探究,這是一項令人激動和興奮、同時也極富挑戰性的工作,我們應該主動應對挑戰,因為這樣可以留住孩子們的好奇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