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筆記:太陽的眼睛流血了
案例實錄: 每每完成自己的作品,孩子們總是很雀躍地將自己的大作貼到黑板上,今天的活動是打扮太陽寶寶,用蠟筆給寶寶畫上頭發和五官。我的黑板上已經貼了很多完成的畫,這時陳尖叫起來:“太陽變成怪獸了,她的眼睛里流血了,好可怕呀。”說完捂住眼睛逃離似的回到了座位上,轉過身去趴在椅背上,受他的影響,好幾個小朋友都叫:“太陽的眼睛流血了,變成怪獸了!”我看到畫上的太陽寶寶的眼睛變是紅色的,咋一看,還真的象極了流血的眼睛,讓人很快聯想起恐怖這個詞。我連忙問:“這是誰的太陽寶寶?”沒有人回答,我又接著說:“你們看,這個太陽的嘴巴和頭發真漂亮,是誰畫的?”這時有小朋友說:“是沈畫的。”沈怯生生地說:“是我的。”看得出他也蠻害怕的。分析和策略: 小班幼兒繪畫是很隨意性的,他們往往選擇自己喜歡的顏色來進行涂色,而不去考慮這個事物其本身的顏色特點。如幼兒畫小草,可以是綠色的,也可以是紅色、藍色、咖啡色,甚至于是黑色的,也有的孩子是拿到什么顏色的蠟筆就會用什么顏色來涂色。 今天的作品從添畫本身來看,線條也比較流暢,沈給太陽的嘴巴涂上了紅色,用黑色一豎表示太陽的鼻子,眼睛上還畫上了眼睫毛,但問題在于血紅的眼睛讓小朋友和老師都覺得可怕,小班幼兒的好模仿,缺乏自主性,在陳帶動下,全班小朋友都叫著:“太陽變成怪獸了,好可怕啊。”沈自己則是呆呆地站在座位前,他顯然是愣住了,可能自己也沒有意識到大紅的眼睛會有這樣的結果。 怎么辦?順其自然?顯然不行,這樣的作品在幼兒的作品欄里展出,讓其他幼兒感到恐懼,單純地否定?對沈打擊肯定很大,他平時膽子小,但做事很認真,要想一個既不傷害孩子又不讓全班幼兒恐懼的辦法。 突然,我想到了一個辦法,我問沈:“太陽寶寶的眼睛是不是生病了?讓蔣老師看看,是不是得了紅眼病了?”這時孩子好像找到了一個臺階一樣,他拼命地點頭。我繼續說:“原來得了紅眼病才變成這樣啊,小朋友們,你們幫太陽寶寶想個辦法,讓她的紅眼睛變得不可怕了 。”一些孩子這時才敢正視黑板上的這幅畫。 何說:“拿個東西擦一擦。”還做了一個擦橡皮的動作,我告訴她,這是橡皮擦,可我們教室里沒有啊,王說:“拿記號筆再畫一畫。”吳說:“用黑蠟筆再涂一涂。”我說:“那就再用黑蠟筆試一試吧!”請誰呢?我說:“誰來做小醫生,給太陽寶寶的眼睛治治好呢?”好多小朋友舉起了手,陳也把蒙在眼睛前的小手放開了,瞇起了眼睛,解鈴還須系鈴人,我拿起一支黑色的蠟筆,對陳說:“陳,你想不想幫助太陽寶寶呢?”他點了點頭,就上前用黑色的蠟筆在太陽的眼睛上再涂上了一層黑色,哈哈,太陽的眼睛不再流血啦。沈也把這張畫放到了作品欄里,一場小小的風波就這樣平息了。反思: 在教學活動中,經常會發生很多難以預料的事情,今天也這樣,平時我總是鼓勵孩子用自己喜歡的顏色來進行涂色,但是萬萬沒有想到,紅顏色的眼睛給小朋友造成了這樣大的反應,從這件事上,我覺得我應該從以下兩個方面來反思。 一方面,教師的隨機性非常重要,在遇到突發事件時要考慮到自己如何處理,既不能傷害到幼兒的積極性和自尊心,又要顧全大局,這也需要教師從幼兒的角度來看世界,尊重孩子,保護孩子的積極性,教育本來就是一門藝術,藝無止境,需要時間來磨煉,而教師本身就要做個有心人,從細小的事情做起。 另一方面,從我們教學的角度來講,引導幼兒選擇繪畫的顏色到底應不應該尊重事物本身的顏色特點?平時在繪畫時,我們尊崇的是色彩斑斕,幼兒的作品也要更多地體現多樣性和豐富性,這在崇尚個性和培養幼兒創造性的時代是很需要的,但有時事與愿違,黑色的小草、紅色的類似于流血的眼睛、黑色的土地、紫色的天空……這到底是美還是不美?記得在上次的教研組開課活動中,奚嘉惠小朋友用黑色涂花朵,我沒有表揚也沒有批評,只是簡單地將她的作品貼在小花園一欄里,沒有小朋友去注意這朵黑色的花,因此也沒有引起大家的注意,但是流血的眼睛讓大家覺得恐怖,這才引出了今天的風波。事實證明: 太突兀的顏色讓人缺乏美感,甚至有時還會讓人產生恐懼感,因此我覺得今天的事讓我看到在進行藝術活動時,在崇尚個性的同時,也要注意引導幼兒用自己的表達方式來表現美,有美感,這是非常重要的,不要因為所謂的自由選擇和個性的張揚而破壞了美,因為藝術首先要讓人產生愉悅的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