聰明媽媽與叛逆寶寶“過招兒”
使用非語言行為表示贊許或反對
有的孩子有這樣一個特點,當他們做錯事時,如果你對他喊叫“你怎么這樣不聽話”,特別是旁邊還有其他人時,他肯定會對家長歪著小脖子,撅起小嘴,表示不服。但如果家長用制止的目光和表情面對他,他倒會做出一副不好意思的表情,乖乖地停止反抗動作。徐園長認為,在很多情況下,寶寶更容易接受父母的表情、肢體語言和目光所傳遞的信息,那么家長就盡量不要羅羅嗦嗦說起沒完。
讓寶寶在合理范圍內做限制式選擇
“我們去吃飯好嗎?” “不!” “我們去睡覺好嗎?” “不!”
對于愛說“不”的孩子,家長可以讓寶寶在合理范圍內做限制式選擇。例如,當寶寶反對在就寢時間按時睡覺的話,家長可以說:“今天睡覺前你是喜歡媽媽給你講乖乖兔的故事,還是聽媽媽給你講獅子王的故事?”不管他選擇了哪一個故事,他都會進入睡前等待狀態。所以,徐園長認為,在有些問題上,父母的態度應肯定而堅決,不要用問話征詢寶寶的意見,讓寶寶感到沒有討價還價的余地。可讓寶寶在一定范圍內做限制式的選擇。無論選擇哪一個,都能達到你要求他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