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筆記:孩子,你要堅強一點
實錄一 初來園時的一次午餐活動,大家都吃的很好,很安靜。突然,怡怡小朋友叫我,對我說:“老師,我吃不下了!”我看看她的餐盤,只剩一點點了,我試著鼓勵她:“妹妹,只有一點點了!把它吃完吧!吃完老師獎勵你一個五角星。”聽到吃完有五角星拿,怡怡又開始吃了起來,可沒想到的是,不到1分鐘時間,怡怡站了起來,從自己的座位上逐漸走向我,并以迅雷不及掩耳的速度放聲大哭起來,當時的嘴巴拉的大的令我不竟想起動物園里的大河馬,“老師,我吃不下了。。。。。。哇。。。。。。”分析: 這是怡怡小朋友初入園時所發(fā)生的一件事情,當時孩子的語言表達能力正處于弱勢,不會過多的用言語來表現自己的情感,此時表現出來的情感宣泄的方式就是“哭”了,這也可以看出孩子在家時遇到困難或是不順心的事時肯定也是用這個方式來表達和表現的。事實證明,在離園活動時,我與其母親的一段對話告訴我孩子在家也會經常出現此類情形,為此,我們會共同努力,讓孩子在今后的學習生活中逐漸改變這一現象。實錄二 今天繪畫活動,我教孩子們練習涂色,這是一條漂亮的裙子,怡怡很快就涂完了,拿上來交給我,要求我貼到黑板上,我一看,有的地方還是空白的,沒涂仔細,“怡怡,這里還沒涂滿,拿去,再好好涂一下。”她很聽話的拿回去,涂了兩三下又拿上來給我,我一看:“你再好好看看,哪里還有空白的地方,把它填滿了。”聽了我的話,她拿著畫第二次回到座位上,我以為她會聽我的話繼續(xù)涂色,“哇……”座位那邊頓時又傳來一陣巨響,只見孩子的眼淚啪嗒啪嗒直往下掉,我看著她,只聽得“我不哭了,我不哭了……哇……”分析: 這是幼兒入園6、7周后發(fā)生的事情了,繼上次以后,怡怡遇事不高興或是無助的時候還是經常會用‘哭’來告訴我,只是這次我發(fā)現她已經知道遇到困難或是不想做的事情時不能用‘哭’來解決問題了,所以就出現了上述情節(jié)中“我不哭了”的言語了。實錄三 今天紙工活動,我教小朋友們折熱帶魚,由于‘雙三角形’對于小班初期幼兒來說是有一定難度的,很多孩子都喊著要我?guī)兔Γ覈L試著讓他們看著我的作品,跟著我一起做,“來,找到老師說的‘大嘴巴’了嗎?我們一起來把它拉開,壓壓平。”如此教了幾遍后,小杰等幾位悟性較高的孩子已經做成功了,有的孩子還不大會,于是,我就個別的過去手把手的教他們,讓他們嘗試。這時,怡怡手里揮動著紙片又在叫我了:“老師,幫我折一下。”“等一下!你先自己再試試。”“老師,幫我折一下。”她不厭其煩的連著叫了好幾遍。“好了,妹妹,跟我一起做好嗎?很簡單的,把這個‘大嘴巴’拉開來,壓一下。你自己試試。”我還是想試著讓她自己嘗試,我想這回她應該不會再哭了吧!沒想到,一下子,變成雙三角形的那個‘嘴巴’還沒被拉開,怡怡的嘴巴倒是已經快開始變形了,不過這回她倒也沒哭出來,“怡怡很聰明的,來,我們一起來試試。”她看看我,揉了揉眼睛對我很堅定的點點頭,嘿!成功了!這回怡怡可高興了,不停的揮舞著手中的紙,“老師,這樣對嗎?”我笑著給了她一個大拇指,“妹妹真棒!”分析: 這回我很高興她沒哭出來,雖然還是讓我看到了她幾乎快要哭了的樣子。 通過這次成功的體驗,我相信,在今后的一次次生活和學習體驗后,怡怡小朋友一定會變的更加自立和堅強起來的。措施: 又臨近月底了,在填寫《家園互動手冊》的時候,我把折小魚時的情形寫在上面,以此作為對自己和家長工作的勉勵,希望在今后孩子能通過我們的共同努力而變的更堅強一點。具體措施:一、 豐富幼兒語言,讓孩子逐漸學會用語言來表達和宣泄自己的情感。 小班幼兒的語言還不是很豐富,很多孩子在表達自己的情緒或不滿時往往會用自己某些特定的方式來表達,當碰到困難時特別喜歡哭。因此,我們在不斷鼓勵他們要堅強的同時,必須讓他們學會用言語來表達自己的情緒或想法。二、 多給孩子成功的體驗,讓孩子在嘗試和探索后,體驗成功的快樂和喜悅。 體驗成功會讓孩子們對自己信心大增,很多幼兒在碰到困難或是遇到一些事情時都會產生依賴或是害怕的情緒,怕自己做不好,也有很多是父母在家包辦一切的孩子,什么都要大人幫忙,以至遇到什么時都害怕,獨立性不夠,因此,我們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對其獨立性的培養(yǎng),讓他們多嘗試、體驗成功的快感,也有利于他們堅強性格的培養(yǎng)。三、 家長和老師要做好榜樣作用,遇到困難要堅持,不能在孩子面前表現出退縮和不耐。 很多家長在碰到困難的時候會放棄,我遇到過很多例子,有時候和孩子在一起,譬如說是和孩子一起拼圖時,遇到困難或是家長本身缺乏耐心時,有的家長往往會說:“算了、煩死了,我們不要拼了。”幼兒善于模仿,長久以往,家長的行為和思想很容易會影響到幼兒,因此,家長不應在孩子面前表現出自己的弱點,要讓孩子在你的身上找到堅強的影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