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園區域中教師游戲的設置與指導
三、游戲提高階段
1、幼兒表現:我想要玩——發揮想象、創造性地玩
這個階段的幼兒對于活動區已經比較熟悉,進入活動區有了一定的目的性、選擇性和堅持性。他們在活動中常常很快完成一區的活動,然后會選擇其他區域進行再次活動,也有的小朋友則隨著主題活動的開展,會不斷地去創造、去發現。
案例:我居住的地方很多小朋友都喜歡用一些瓶瓶罐罐進行搭建他們居住的地方,有的孩子們搭建的十分好,還想出來為了的家,有智能的機器,有的孩子就不能想出來。
相應措施:事先我們請家長跟孩子進行各方面的收集如:上網、看電視節目、去圖書館、去書店和孩子一起學習基本的知識,孩子們在通過已有的經驗也能很好的進行游戲,還創意出未來的家。
豐富多彩的物質環境同樣也可以促進孩子間的交往,如小小建筑區大家一起商討如何搭高樓、圍墻;漂亮的墻飾引得幼兒蹙足觀看,相互交流;自然角中,大家你一言我一語地說著小蝌蚪的趣事……在幼兒園的一日活動中,教師應給孩子充分的游戲活動的時間,因為游戲活動是幼兒進行交往、學習交往技能的最好機會。特別是角色游戲,幼兒在交往中必須要敢講話、愛講話,消除羞澀、膽小的心理,克服任性、霸道的個性。如:通過角色游戲可以使幼兒學會不同的交往方式;“娃娃家”中長輩與娃娃、商店的營業員與顧客、醫院的醫生與病人……角色游戲形同一個小社會,為幼兒走向大社會打好基礎。教師在幼兒游戲時應有意識加以引導,幫助他們處理好各種關系,培養幼兒群體意識與合作精神。
2、教給幼兒的技能和策略
幼兒需要交往,哪怕是一個內向、孤獨的孩子也需要交往,愿意交往,然而僅僅擁有一個美好的交往愿望也不一定能使交往成功。這就涉及到有關交往技能的問題,如小班幼兒的思想單純,在進行主動交往時沒有交往策略,因此,常常使交往受挫。這樣教師可創設一定的情境或在某種行為剛剛發生時,就可組織幼兒討論,學習一些簡單的交往技能。教會幼兒的交往中如何友好協商,即掌握交往的技能。教師應引導幼兒學會日常交往的語言,如:禮貌用語,見到同伴主動打招呼“你好”“我叫”“有空來我家玩”;協商語言:“給我看好嗎?”抱歉語言:“對不起”。幼兒只有具備最基礎的交往用語,才能很好地同他人進行交往。幼兒的社會交往,包括幼兒與同伴的交往和幼兒與成年人的交往,幼兒與成人的交往比較容易,成人除了要教給幼兒交往的技能外,還要教給幼兒一些交往的策略。首先,要教給孩子在與別人發生矛盾時,能準確的運用一種簡單的、正確的解決問題的方法;其次,要善于學習別人的長處為我所用;再次,要理解同伴的興趣和愛好,既能尊重別人的興趣但又不盲從別人意見,學會合作與分享,友愛與寬容。例如:幾個小朋友在一起玩,教師可以教幼兒一起商量做什么游戲,怎樣玩,在游戲中既能積極地提出建議,又能尊重別人的意見,不強迫別人接受或服從自己的意見;最后要教給幼兒和同伴共同分享玩具,有好的玩具大家一起玩,能平等地與他人交往,愉快地與同伴合作等。
3、從思想入手,改變幼兒的思維方式,讓他們敢想敢做。
從轉變教師觀念開始,樹立正確的培養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