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舞蹈創造
作為幼兒園老師舞蹈教授是不能只是一味的要求幼兒按照自己的意愿做動作,可以讓幼兒自己想象著做動作。但是引導幼兒進行舞蹈創編并不是件容易的事,它需要幼兒在具備一定舞蹈技能的基礎上進行再創作。引導幼兒觀察身邊美好的事物,積累創造素材。觀察是創造的基礎。身邊一切美好的東西都是我們引導幼兒觀察的對象。讓幼兒觀察可以作為舞蹈素材的事物,并試著用肢體語言來表現它們,是培養幼兒創造力的有效途徑。教師的主要任務是引導幼兒掌握觀察的方法,把觀察的重點放在觀察形態、動態、神態上。以前我們做各種動物律動往往采用一種固定的動作,如小貓捋胡子,小狗耷拉大耳朵等。其實,通過觀察你會發現,一種動物除了有平量被大家都注意到的特點外,往往還會有別的人們忽視的顯著特點。如小兔律動,大家多以雙手豎耳朵、蹦跳來表現。全班三十多只長耳朵兔一起跳來跳去,雖然動作對了,形象也表現出來了,但缺少孩子對事物的感受和體驗。于是我就在幼兒自編小兔律動膠引導他們觀察小兔子的三態。形態:長耳朵,短尾巴,前肢短,后肢長;動態:走起路來一蹦一跳,偶爾還會站起業;神態:東張西望、機警、靈敏。觀察后再進行律動創編時,幼兒就可以根據自己的興趣理解,把兔子的不同特點揉合到自己的即興表演中。有的幼兒雙手立于頭上做長耳朵的動作,有的幼兒雙手交疊于臀部做短尾巴的動作,還有的幼兒上屈肘在胸前做兔子站立狀,眼睛還機警地左右看,生動可愛,活靈活現。這就是身為幼兒園老師舞蹈教授時一種教授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