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教育隨筆(游戲樂趣多)
孩子心理是不是有問題?我帶著這些疑問,與經常接送王仁成的媽媽進行了溝通。王仁成的爸爸因為工作原因經常出差不在家,媽媽性格很內向,加上工作繁忙,很少與王仁成交往。這讓王仁成缺失了安全感,使得王仁成性格孤僻。
我們建議家長平時在家中多與王仁成交談,每天抽出時間陪孩子說說話,不要讓孩子的記憶里只有幫阿姨掃垃圾的情景,并希望家長與老師加強溝通,一起幫助王仁成改善性格。
在幼兒園,我經常找各種話題引發王仁成開口說話。有一天,我針對他依戀感強的特點和他談起家里的事。王仁成終于開口了,告訴我家里有什么玩具,還告訴我他最喜歡掃地車。話雖不多,我卻如獲至寶。下午當他媽媽來接他時,我有意當著王仁成的面贊賞他認識的汽車很多,都成了小老師了。王仁成的媽媽也默契配合,立即表揚了王仁成。王仁成露出美滋滋的表情,不好意思地低下了頭。
可見,兒童色彩心理很微妙,通過孩子運用的色彩及表達方式,我們也可以更好地幫助孩子調整他們的情緒、狀態,讓他們更好地宣泄表達自己的情感和情緒。當然,孩子對顏色的喜歡沒有一個固定的標準,我們要根據孩子的表現去理解去分析,以更好地幫助孩子成長。
四、游戲樂趣多
又到了游戲時間,我組織孩子們玩“盲人和拐杖”的游戲,要求孩子兩兩組合,一個孩子用布蒙著眼睛做“盲人”,另一個孩子做“拐杖”帶領“盲人”走過“高山”“天橋”“小河”等,到達終點后再互換角色,但“拐杖”不能用語言提示“盲人”。
游戲就要開始了,這時,耿俊杰輕輕地走到我的身邊:“老師,我想跟你一起做裁判,小朋友沒有人愿意跟我玩的。”這時我才意識到班上有35個孩子,這意味著有一個人將沒有搭檔,而耿俊杰平時非常淘氣,經常在同伴活動時進行搗亂,所以很少有人愿意跟他一起玩。于是,我對他說:“我跟你一組吧,我也沒有搭檔呢。”他開心地笑了。
孩子們快樂地游戲著,很多小組的配合都很默契。最后輪到我們了,經過商量,我先做“拐杖”,在帶領耿俊杰經過障礙物時,只見耿俊杰抬著一條腿,似乎在等待我的幫助,因為事先沒有約定好,我不知道該怎樣用動作來帶領他,看他一次次地遭遇“危險”,情急之下,我小聲地提示著他“向左”“向右”“跨”“前進”,好不容易完成了一輪游戲。接下來輪到我做“盲人”了,耿俊杰對我說:“老師,要向前跨時我就拍一下你的手,要向左轉時我就拉拉你的左手,要向右轉時我就拉拉你的右手。”游戲開始了,我的眼前一片漆黑,感覺很無助,完全依賴“拐杖”的照顧。耿俊杰耐心地攙扶著我,輕輕地拍著我的手,有時我沒能領會他的意思,他就蹲下身子來搬我的腳。走上“天橋”時.他轉過身子倒退著走,慢慢地帶我向前移動……終于我們順利地到達了終點。孩子們給了我們熱烈的掌聲,而此時的耿俊杰也笑成了一朵花。
這次游戲過程讓我感慨萬千:沒想到平時不受同伴歡迎的耿俊杰在游戲中的表現遠比我出色,也許他平時的“淘氣”“搗亂”只是源于沒有表現的機會,周圍的人對他也缺乏足夠的耐心和尊重。我想,為了促進每個幼兒的發展,教師應該為孩子創設表現的機會,讓他們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展示自己的潛能,鍛煉自己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