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健康:毛衣暢想曲
一、活動背景:
活動《毛衣暢想曲》的設計靈感來源于一日幼兒晨鍛后,那天,由于天氣炎熱再加上運動的緣故,小朋友們紛紛脫衣,他們把脫下的毛衣有的當成紙張折來折去,有的則把毛衣團成一團扔來扔去,在對幼兒進行衛生教育的同時,我更欣喜地捕捉到了這是一個絕好的教育信息——小小的毛衣對于孩子來說不僅僅是可以保暖的衣服,還可能是一件新鮮的“玩具”,而對于教師來說更可能是一件容易讓人忽略的好教具,新《綱要》中明確指出:教師要善于捕捉教育挈機,于是我發動幼兒收集穿不下的干凈舊毛衣,并設計了此活動,整個活動始終圍繞“毛衣”層層展開—— “變魔術”、“做游戲”、“跳舞”,并進行跳、爬等動作技能訓練,讓幼兒玩的高興,學地輕松。
二、過程實錄:
(一)活動目標:
1、根據毛衣的特點,引導幼兒學習嘗試多種玩法,進行跳、爬等動作技能訓練。
2、鼓勵幼兒積極參與活動,與同伴友好合作,體驗合作游戲的快樂。
(二)活動準備:
1、人手一件毛衣2、磁帶一盤
3、場地要求在地毯或草地上。
(三)活動過程:
一、以謎語引出活動。
師:“小朋友,我們來猜一個謎語:有毛不是羊,有手不會動,摸一摸,軟綿綿,穿一穿,暖洋洋,天冷不離身,天熱躺衣柜,請你猜一猜,這是什么?”
幼兒a:衣服
幼兒b:毛衣。
(評析:以謎語的形式自然呈現活動的主角——毛衣,可以一開始就緊緊吸引孩子的注意力,為接下來的活動做好了鋪墊。)
二、毛衣——變、變、變
(1)、師:“毛衣在平時有什么用?”
幼兒a:可以穿
幼兒b:可以使自己變的好看。
幼兒c:可以保暖。
(評析:引發幼兒按常規思考,為教師以后的“特別事件”埋好“伏筆”。)
(2)、師:“今天,老師要用毛衣來做件特別的事——變魔術,你信嗎?來,讓我變一個給大家看看!!(請你仔細聽好魔語)——毛衣、毛衣,變變變,變根骨頭,啃啃啃。(我變的棒不棒,給點掌聲表揚我一下)恩,我再來變一個,你們來幫我念魔語:毛衣、毛衣,變變變,變只小鳥,飛呀飛。你們會讓毛衣變魔術嗎?自己趕快試試吧!”
幼兒:我們也想變魔術。
(評析:教師變“魔術”,引領幼兒展開想象的“雙翼”。)
(3)師:“誰來變給大家看一看!”
幼兒a:毛衣、毛衣,變變變,變只飛機,飛呀飛
幼兒b:毛衣、毛衣,變變變,變只小船,開呀開
幼兒c:毛衣、毛衣,變變變,變塊餅干,啃一啃
幼兒d:毛衣、毛衣,變變變,變張報紙,看呀看……
(評析:鼓勵幼兒自己“變魔術”,并進行同伴間的交流,初步體驗“變魔術”的樂趣。)
三、毛衣——做游戲
(站成兩排,比一比哪個隊想的方法多)
1、師:“小朋友們變的可真棒!可老師我呀,不但可以讓毛衣變魔術,還可以讓它做游戲,你們可要仔細看好了。”(傘——學小矮人走路)(放音樂)“誒,毛衣還可以變成什么?你想怎樣玩?自己趕快試試吧!”
幼兒a: 蝸牛殼——爬著走
幼兒b:馬尾巴——學小馬跳
幼兒c : 牛角——學斗牛……)
(評析:在“變魔術”的基礎又進行單件毛衣邊變魔術邊做游戲,讓幼兒嘗試多種玩法。)
2、師:“和你對面的小朋友一起合作讓兩件毛衣緊緊的拉起手來,看看現在毛衣又變成了什么,可以怎么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