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健康《漱口》(通用11篇)
小班健康《漱口》 篇1
活動目標:1、初步學習正確的漱口方法。2、知道漱口可以保護牙齒,餐后愿意主動漱口。活動準備:1、教學課件。2、水桶兩個。3、茶杯人手一個。4、大號鏡子若干。活動過程:一、欣賞課件第一部分,導入活動,激發幼兒已有經驗。——播放至雙胞胎小朋友圖片暫停,引起活動興趣。這兩個小朋友長得一模一樣,我們說他們是:“雙胞胎”。跟他們問個好吧。(叮叮當當好!)——引導幼兒注意觀察叮叮當當牙齒的不同。 叮叮當當是雙胞胎,看起來是一模一樣的,但是他們也有地方不一樣,小朋友猜一猜他們哪里不一樣呢? (幼兒猜測。)原來他們嘴巴里的牙齒不一樣。(繼續播放課件至牙齒對比圖處,教師注意引導幼兒觀察兩人牙齒的不同)為什么當當牙齒會這樣呢?(幼兒猜測)二、欣賞課件第二部分,了解不漱口對牙齒的危害。——播放至叮叮去漱口處暫停,驗證幼兒之前的猜測。剛才小朋友猜的對不對呢,我們一起來看看動畫片里怎么說的。(因為當當為了玩火車,吃完東西不漱口。)——繼續向后播放課件,結合課件,了解不漱口對牙齒的危害。當當不漱口,最后牙齒怎么啦?(長蛀牙,牙痛,看醫生)那小朋友吃完東西要記得做什么事情呢?(漱口)三、學習正確的漱口方法。——初步學習正確的漱口方法。 可是當當不會漱口,小朋友你們會嗎?(集體回憶已有經驗,用模仿動作練習漱口。) 漱口時先做什么?然后呢?(此處空口練習漱口的動作)——重點模仿咕嚕咕嚕的動作。 要讓水和每個牙齒親一親,牙齒就會變干凈。——通過兒歌動畫輔助,進一步練習正確的漱口方法。“手拿小茶杯,接好半杯水。喝口水,閉上嘴,咕嚕咕嚕吐出水。杯里水用完,放好小茶杯。”引導幼兒邊觀看兒歌動畫,邊學習漱口的方法。——教師小結,幫助幼兒了解漱口可以保護牙齒,激發幼兒主動漱口的意愿。 漱口能讓牙齒變干凈,保護我們的牙齒。小朋友吃完東西牙齒上留有食物,要記得去干什么呢?(漱口)——通過討論,激發幼兒日常生活中保護牙齒的意識。 那除了吃完飯后要漱口,還有什么時候要漱口呢?(此處根據幼兒的回答,做相應的引導,如漱口時接水量的多少)三、幼兒練習漱口,教師指導。——教師提出漱口的要求。等會請寶寶用小茶杯里的水來漱口,記得要咕嚕咕嚕,牙齒才會又白又干凈。最后還可以照鏡子檢查一下,看看牙齒是不是真的變干凈了。——組織幼兒漱口,教師指導。——利用照相機和電視機,再現小朋友漱口的樣子,幫助幼兒體驗漱口后牙齒變干凈的成就感。附:兒歌 手拿小茶杯,接好半杯水。 喝口水,閉上嘴,咕嚕咕嚕吐出水。 杯里水用完,放好小茶杯。
小班健康《漱口》 篇2
作者:上海市松江區洞涇幼兒園 朱文燕
1、通過活動幫助幼兒掌握正確的漱口方法。
2、讓幼兒知道漱口可以清潔牙齒 材料準備:芝麻糖、調羹、鏡子、杯子、水、水桶等。 重點難點:讓幼兒掌握正確漱口的方法 設計思路:小班幼兒剛剛進入幼兒園,在生活自理能力和衛生習慣方面比較欠缺,缺乏自我服務的意識,而小班第一學期的培養目標主要是培養其良好的生活習慣和衛生習慣的養成,然后針對我們班幼兒在近階段的出現的飯后、點心后不會主動擦臉、漱口等現象,并根據我園近階段的要求,因此我設計了本次活動。本次活動利用請客的方式激發幼兒參與活動的興趣,并利用兒歌的的形式幫助幼兒了解正確的漱口方法。 活動流程:活動導人——幼兒討論——教師總結——學習漱口方法——嘗試漱口——比比誰的牙齒最干凈 活動過程:
一、活動導入,請客吃糖:
1、“今天老師給小朋友帶來了禮物想不想知道是什么呀?(教師出示芝麻糖,讓幼兒品嘗)
“老師帶來的糖好吃嗎?哎呀,你們的牙齒怎么了呀?(引導幼兒發現牙齒上的黑芝麻,引導幼兒之間相互觀察自己的牙齒)。
3、幼兒自由討論清潔牙齒的辦法。
4、教師總結:
牙齒臟了可以用牙刷刷牙,也可以用漱口的辦法,可是幼兒園里沒有牙刷,就讓我們來漱口吧。那誰在家里漱過口的,請你來試一試。(請個別幼兒示范漱口)
4、請幼兒討論漱口的方法是否正確。
5、集體學習:正確漱口的方法 (1)、教師演示:手拿小杯子,喝口清清水,抬起頭,閉起嘴,咕嚕咕嚕吐出水。
(2)、幼兒邊念兒歌邊學習正確漱口的方法。(空手模仿)
(3)、請個別幼兒聽口令做動作。
(4)、集體聽口令,做動作。 5、漱口,幼兒拿好杯子喝水漱口,吐在水桶里。 6、照照鏡子,比一比,誰的牙齒最干凈。
小班健康《漱口》 篇3
教學目標:
1、能在語言環境中認讀“口、手、茶、杯、吐” ,會 描寫“口、手、杯”三個字。
2、認識三拼音,會拼讀音節。
3、正確朗讀兒歌,做到不添字,不漏字,熟讀成誦。 教育學生從小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
教學重點:
能用不同方法有側重的識記生字,能讀準字音,認 清字形。
教學難點:
能正確拼讀音節。
教具準備:
多媒體課件、生字卡片。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揭示課題
1、師:小朋友,你漱過口嗎?平時你什么時候會漱 口?你為什么要漱口?
2、師:今天我們要學習一篇有趣的課文,讓我們一 起來看看課文中的小朋友是怎樣漱口的。
3、出示課題: 9 漱口 4 學習生字:口 師: “口”是一個象形字。 請學生書空, 并給“口” 找朋友(組詞)。
二、讀兒歌,學生字
用具有生活氣息的教學 內容來吸引學生的學習 興趣,訓練學生的聽、 說能力,培養學生的口 語表達能力。
1、聽課文錄音,注意聽清生字的讀音。(媒體出示課 文內容) 手拿小茶杯, 喝口清清水, 抬起頭,閉著嘴, 咕嚕咕嚕吐出水。
2、師領讀,生跟讀,思考:文中的小朋友漱口的時 候做了哪些動作? 根據學生回答板書: 拿茶杯 喝水 抬頭 閉嘴 吐出水 放手讓孩子自主識字, 讓他們自己發現字的結 構特點、與形近字的區 別、應該注意的地方、 拿茶杯 吐出水 找找好朋友等,引導學 生注意傾聽,取人之長, 補己之短。
3、學習生字: 手、茶、杯、吐。
4、把生字組成詞語讀一讀。 出示:漱口 喝口水 小手。
5、指導朗讀兒歌。
6、配上動作表演讀。
7、背誦兒歌。
三、學習拼讀音節
1、復習聲母: g k h。
2、出示生字和音節: gu ku hu gua kua hua guo kuo huo 為避免連續拼讀的枯 燥,采用不同形式拼讀, 讓學生拼讀音節連連詞 語,既幫助記憶又能擴 大詞匯量。
3、生開火車練習拼讀。
4、練習拼讀四聲。
5、總結拼讀方法:三拼音的拼讀方法是:一二三一起 拼,拼成一個音。
四、學習三拼音的拼讀
1、出示音節: luo tuo。
2、點名讀。
3、生跟讀。
4、全班齊讀。
5、不同形式讀。
luo bo he hua 三拼音的拼讀對學生來 說有一定的難度,在教 學時不機械地反復拼 讀,而是教會學生正確 的拼讀方法,發揮榜樣 的作用,讓拼讀熟練、 準確的學生來示范,帶 動全班學生拼讀的積極 性。
五、復習鞏固
1、抽讀生字卡片。
2、指導書寫: 手 師范寫,要求學生看清筆順以及生字在田字格的位置。
3、生描一描。
小班健康《漱口》 篇4
活動目標:
1、 學會念兒歌,培養幼兒對兒歌的興趣。
2、 知道漱口可以保護牙齒,養成飯后漱口的好習慣。
活動準備:
幼兒喝水的小花茶杯,數目和幼兒人數相等。
活動過程:
1、 教師表演兒歌內容,激發幼兒學兒歌的興趣。
⑴教師手拿小花茶杯,做漱口的動作,引起幼兒的注意。
⑵教師:“剛才你們看到老師在干什么?”(幼兒:“漱口”)
⑶教師邊動作過示范朗讀兒歌。 手拿花花杯,喝口清清水, 抬起頭,閉著嘴,咕嚕咕嚕吐出水。
2、 提出兒歌的名稱,提問兒歌的內容。
⑴教師:“剛才老師在漱口,還念了一首兒歌,兒歌的名字叫漱口。”
⑵ 提問兒歌的名稱,
⑶幼兒再次觀看并注意聽,教師邊動作邊念兒歌。
⑷提問:
a、“教師手里拿著什么?”(引導幼兒說出手拿花花杯)
b、“喝口什么?”(引導幼兒說出喝口清清水)
c、“然后頭怎樣,嘴怎樣?”(引導幼兒說出抬著頭,閉著嘴)
d、“水吐出來發出什么樣的聲音呢?”(引導幼兒說出咕嚕咕嚕吐出水)
3、集體學念兒歌:
(1)、 全體幼兒和教師一起念兒歌1—2遍。
(2)、 幼兒每人一只小花茶杯,邊動作邊念兒歌1—2遍。
4、結束: 教師和幼兒一起小結,讓幼兒知道要養成飯后漱口的好習慣。
延伸:在日常生活中注意飯后漱口,并對兒歌及時進行鞏固。
小班健康《漱口》 篇5
活動目標:
1、通過討論和教師的引導知道漱口可以清潔牙齒。
2、掌握正確的漱口方法
3、初步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
4、了解主要癥狀,懂得預防和治療的自我保護意識。
活動準備:
芝麻糖、鏡子、杯子、水、
活動過程:
一、游戲導入:
師:小朋友們,今天是巧虎的生日,它給帶來了很多好吃的東西要和我們大家一起分享!大家看看巧虎給大家帶什么來啦?
師:哇,巧虎給我們大家帶來這么多好吃的,那現在老師來請小朋友們品嘗吧。
二、送禮物,照鏡子:
師:我還準備了一面小鏡子,你們看看是什么?(鏡子)今天我們來照照嘴巴里面有什么?(牙齒)牙齒是什么顏色的?有臟東西爬到牙齒上去了,牙齒變臟了,你有什么辦法把臟東西從牙齒上趕走嗎?
三、幼兒自由討論清潔牙齒的方法
四、教師總結:
牙齒臟了可以用牙刷刷牙,也可以用漱口的辦法,可是幼兒園里沒有牙刷,就讓我們來漱口吧。
五、學習正確漱口的方法:
(1)教師演示:手拿花花杯,喝口清清水,抬起頭,閉起嘴,咕嚕咕嚕吐出水。
(2)幼兒邊練兒歌邊學習正確漱口的方法。(空手模仿)請個別幼兒聽口令做動作。集體聽口令做動作。
六、著重提醒幼兒不能把水咽下去,還應提醒幼兒不是簡單地含水、噴水,而是含水閉嘴鼓動腮幫而后把水輕輕吐出來。
七、唱著音樂結束活動。
教學反思:
活動形式符合幼兒好奇、好動的心理特征。給幼兒提供豐富的物質環境,刺激幼兒去感受美和表現美。“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幼兒心理發展的特點是好動,對一切事物充滿了好奇心,求知欲望強烈。及時表揚幼兒的點滴進步,肯定和鼓勵幼兒的好奇心和探索舉止,樹立自信心,挖掘幼兒的創造潛能。
小班健康《漱口》 篇6
活動目標:
1、借助兒歌,幫助幼兒掌握正確地漱口方法。
2、知道漱口可以保護牙齒,養成飯后漱口的好習慣。
3、引發幼兒學習漱口的興趣。
4、發展幼兒的觀察、分析能力、動手能力。
活動重點:
念兒歌學會正確地漱口方法。
活動準備:
教具準備:丁丁人物頭像(配班教師戴)、米飯、青菜等食物卡片(卡在“丁丁”的牙齒中)、裝有水的杯子若干(比幼兒人數多幾個)、水桶4個。
活動過程:
一、談話導入活動。
1、師:小朋友們好!今天我有一個好朋友也來了,看看是誰?(師喊:“丁丁、丁丁,你快出來吧!”)
2、配班教師戴丁丁頭像,并且牙齒里插好食物圖片跑出和幼兒打招呼:小朋友們好!
(分析:這個環節主要滲透一些禮貌教育,幫助幼兒知道要和朋友打招呼、有禮貌,如:和丁丁打招呼,請丁丁坐下等等,而且活潑可愛的丁丁很能吸引幼兒的注意力,提高幼兒參與活動的興趣。)
3、介紹丁丁:丁丁是我的好朋友!他長的圓乎乎的,可結實啦!丁丁每天都要吃好多好多的東西,我們來看看他今天吃了什么?(米飯、青菜、魚、香蕉)那他一共吃了幾樣東西呢?(請幾位幼兒回答)
4、師帶領幼兒一起數一數:那他到底吃了幾樣東西呢?我們一起來數一數,從上面數到下面,從左邊開始數,伸出你們的手指:1、2、……
(分析:這幾個環節主要滲透一些數學知識,引導幼兒手口一致地點數卡在牙齒中的食物,幫助幼兒用更清楚地方法數數。)
二、幫助幼兒學會正確地漱口方法。
1、(配班教師“丁丁”:吃了這么多東西我困了,我想睡覺了。)
(1)師:等等等等丁丁,小朋友們看!丁丁的牙齒里還有這么多東西他能不能去睡覺呀?牙齒會怎么樣的?怎么辦呢?誰來幫他想想辦法?(引導幼兒說出“漱口”)
(2)師:對呀!丁丁可以漱口呀!那么,漱口要用到什么呢?(杯子、水)
(分析:通過觀察丁丁牙齒中的食物,聯系自己的生活經驗,讓幼兒發現并明白不漱口就去午睡會蛀牙,自然而然地引入“漱口”。)
2、引導個別幼兒上前漱口。
(1)師:看!老師這里有個小水杯,誰愿意來試一試?(請一位幼兒上前試一試)仔細看他是怎么漱口的!
①若幼兒沒有用正確地方法漱口,則教師說:他是這樣漱口的,那誰能把牙齒漱的更干凈些呢?(再請一位幼兒上前試一試)
②若幼兒漱口時嘴巴里已經發出“咕嚕咕嚕”的聲音了,則老師強調“咕嚕咕嚕”:剛才嘴巴是怎么動的?(咕嚕咕嚕)
(分析:根據不同幼兒的不同表現,引導幼兒仔細觀察,發現并說出他們是怎么漱口的,從而學會自己用正確地方法漱口。)
(2)看看老師是怎么做的?(師漱口給幼兒看并聽聽聲音)
提問:剛才老師是怎么做的?有沒有聽到什么聲音?(水喝到嘴巴里要一動一動的,學一學,看看你旁邊的小朋友的嘴巴。)
(3)師小結正確地漱口方法:嘴巴咕嚕嚕,然后把水吐掉,我們的牙齒會變得更干凈!
(分析:通過教師親自示范,幫助幼兒形象生動地了解漱口的正確方法是嘴巴要“咕嚕嚕”,讓幼兒能夠學會正確漱口。)
3、帶領幼兒一起學一學漱口。
(1)師:原來漱口是這樣的呀!我們一起來學一學!(帶領幼兒邊做動作邊念兒歌)
兒歌:拿起小水杯,喝口清清水,嘴巴咕嚕嚕(重點強調),吐……牙齒真干凈!
(2)師:剛才呀老師看見有一些小朋友跟著我一起邊念兒歌邊做動作,真棒!可是還有一些小朋友可沒有念兒歌哦,現在我們再來一遍!(帶領幼兒一起再做一次,重點突出“嘴巴咕嚕嚕”。)
(分析:教師帶領幼兒一起練習并念兒歌,借助兒歌幫助幼兒學會正確地漱口方法。)
三、幼兒漱口。
1、師:你們都學會漱口了嗎?丁丁你學會了嗎?(丁丁:我還沒有學會……)沒關系沒關系,小朋友,你們教教丁丁好嗎?現在請你們每人去拿一個杯子漱漱口,一邊漱一邊說兒歌,丁丁要來向你們學習的噢!
(分析:通過讓幼兒幫助丁丁漱口激發其漱口的興趣,通過教丁丁漱口幼兒自己也學會了漱口,在快樂學習的同時也增加了一些經驗。)
2、幼兒邊漱口邊念兒歌,丁丁去學習,教師作個別輔導。
3、提問:誰來告訴丁丁,你剛才是怎么漱口的?
4、師:我們小朋友可真棒,都學會了漱口,丁丁你學會了嗎?(丁丁:我會了!我會了!我也想來漱漱口!但是我想請小朋友幫我一個忙,你們來說,我來漱,好嗎?)我們大聲幫丁丁念兒歌哦!(丁丁邊做動作邊將卡在牙齒中的圖片拔出,若來不及拔完可以再漱一遍。)
(分析:在幫助丁丁漱口的同時,進一步鞏固漱口的正確方法,更好的達成目標。)
四、幫助幼兒拓展保護牙齒的方法。
1、師:除了漱口還有什么方法來保護我們的牙齒呢?
2、小結:早晚都要刷牙,飯后要漱口,這樣我們的牙齒就會變得更干凈更健康!
3、師:現在我們一起和丁丁出去玩吧!
(分析:在最后幫助幼兒拓展知識經驗,知道除了漱口之外還要刷牙,更好的保護牙齒,養成飯后漱口、睡前起床刷牙的好習慣。)
活動反思:
整個活動目標的達成較好,活動給孩子創設了一個能讓他們親自去感知、去操作、去體驗的環境。親切可愛的“丁丁”形象讓幼兒對活動產生了極大地興趣,他們通過幫助丁丁漱口的過程來自主體驗和自主探究,并且通過兒歌的形式形象地幫助幼兒梳理了漱口的方法,符合小班幼兒年齡特點,從而使孩子們真切地感受到了漱口的作用,并學會了正確的漱口方法。在整個活動中,教學目標得到了真正的'落實,兒童的生活技能得到了實實在在的提高。養成飯后漱口的好習慣不能通過今天一個活動達成,而需要我們老師、家長持之以恒地去引導與培養,因此在后續活動中我還將進一步把生活課堂和家庭生活有效鏈接,形成教育合力,逐漸把這種認識變成孩子自覺的行動。、
小班健康《漱口》 篇7
教學目標
1 能在語言環境中正確認讀“口、拿、喝、頭”5個生字。
2 正確朗讀兒歌,做到不添字,不漏字,熟讀成誦。
3復習聲母g、k、h,并能正確拼讀音節。
4 在老師的指導下,正確描摹“口、頭”
重點和難點
1認識本課5個生字。
3正確拼讀三拼音。
教學過程
一 談話引入、揭示課題
1 師:小朋友,你漱過口嗎?平時你什么時候會漱口?你為什么要漱口?
2 師:今天我們要學習一篇有趣的課文,讓我們一起來看看課文中的小朋友是怎
樣漱口的?
3出示課題: 18 漱口
4學習生字:口
師: “口”是一個象形字。請學生書空,并給“口”找朋友。
二 整體感知、學習生字
1 出示課文內容: 手拿小茶杯,
喝口清清水,
抬起頭,閉著嘴,
咕嚕咕嚕吐出水。
2 聽課文錄音:注意課文中生字的讀音。
3 師領讀,生跟讀,思考:文中的小朋友漱口的方法是什么?他做了哪些動作?
根據學生回答板書: 拿 喝水 抬起頭 閉著 吐出
4 學習生字:
拿:請學生做做動作。
用順口溜記憶:手合起來,拿拿拿。
喝:師:有什么好辦法記住它? (喝水要用嘴巴,所以用“口”字旁。)
請學生注意右半部分的寫法。師范寫。生書空。
頭:師:你在什么地方看見過這個字。
給“頭”找朋友
5 把生字組成詞語讀一讀。
出示: 漱口 拿茶杯 喝口水 抬起頭 閉著嘴
6 指導朗讀兒歌。
7 配上動作表演讀。
8 背誦兒歌。
說明:
生字教學各有側重。字不離詞,詞不離句。閱讀教學以讀為本,讀的形式多樣。
三 學習拼讀音節
1 認讀聲母: h g
2 師:把“喝水”的“喝”和“咕嚕”的“咕”讀得輕短些就是這兩個聲母的讀音。師范讀,學生跟讀:h g
3 出示生字和音節: he gu
喝 咕
4 生開火車練習拼讀。
說明:
從漢字引出音節、聲母,學生學習拼音不覺得枯燥,也比較容易掌握。)
四 學習三拼音的拼讀
1 出示圖畫:蘿卜、鍋、花朵 師問:圖上畫的是什么?
2 出示音節: luo bo guo hua duo
師范讀 luo---l-u-o
總結拼讀方法:一二三一起拼,拼成一個音。
3 生跟讀。
4 全班齊讀。
5 不同形式讀。
說明:
三拼音是學生比較難掌握的音節。教師借助圖片,示范拼讀,最重要的是
用順口溜總結拼讀的方法,幫助學生突破難點,學生用各種方式練習拼讀,掌握要領。
五 復習鞏固
1 抽讀生字卡片。
2 做游戲(找牙刷),鞏固生字。
3 指導書寫。描一描: 口 頭
師范寫,要求學生看清筆順以及生字在田字格的位置。
4 生描一描。
說明:
抽讀生字卡片、做游戲,都是鞏固識字的好辦法。看教師示范寫字前先提出
明確的要求,要求學生看清筆順以及生字在田字格的位置。然后再自己動手描一描,這樣的寫字指導比較有效。)
六 總結
小班健康《漱口》 篇8
教學目標:
1 能在語言環境中認讀“口、手、茶、杯、吐”五個生字,會描寫“手、口、杯”3個字。
2 會拼讀三拼音和課文中所出現的音節。
3 正確朗讀兒歌,能模仿兒歌說一兩句話。
教學重點:
能在語言環境中認讀“口、手、茶、杯、吐”五個生字,會描寫“手、口、杯”3個字。
教學難點:
會拼讀三拼音和課文中所出現的音節。
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生字卡片、拼音卡片
教學過程:
一、談話引入,揭示課題。
1、小朋友,你們每天早上起床第一件做的事是什么?
刷牙我們也可以說是漱口。
2、揭示課題。師板書課題:18 漱口
3、齊讀課題。
4、學習生字“口”。(給“口”找好朋友)
5、你什么時候漱口?為什么要漱口呢?(交流漱口的好處)
6、師小結:每天晚上睡覺前要刷牙,刷牙后不能再吃東西,預防蛀牙;每天早晨也要刷牙。除了早晚要刷牙外,每天中午吃完飯要漱漱口,這樣才能保護牙齒。
二、讀兒歌,學生字。(媒體出示課文插圖)
1、這個小朋友是怎樣漱口的呢?學生邊聽錄音邊思考。
請小朋友交流聽到的漱口方法。
學生交流漱口方法,并拿著杯子演示。
2、哪些字寶寶你認識了?請會的小朋友來讀一讀。(媒體出示兒歌)
學生邊看兒歌邊認讀自己會讀的生字。
師:兒歌里還有3個生字寶寶,請小朋友以最快的速度把他們從兒歌里找出來,圈一圈。
學生交流,多媒體任意出現生字。
3、師:小朋友真聰明,這么快就找到了生字。哪個生字你認識了呢?你能用什么好方法記住他們?學生交流記生字的方法。
拿:兩手一合,拿拿拿
喝:部件分析等
4、開“小火車”認讀生字卡片,再全班齊讀。
5、朗讀兒歌。男女生賽讀、分小組讀、齊讀、加上動作表演讀。個別學生點評。
6、看著插圖背一背兒歌。(多媒體出示插圖。)
7、游戲鞏固。
1)營救行動(多媒體出示池塘、兔子、猴子圖。)
小猴與小兔是對好朋友,小兔有困難小猴來營救,越過小石頭,勝利在前頭。
小朋友只要讀準石頭上的詞語,就能幫助小猴營救出困在孤島上的小兔。
學生齊讀石頭上的詞語。(漱口、抬頭、茶杯、清水、喝茶、拿手、咕嚕等)
2)“手”字開花(媒體出示鮮花圖。)給“手”找好朋友,誰找得多,花就開得艷。
三、學習拼音。
(一)兩拼音
1、出示聲母卡片:ɡ h 學生認讀2個聲母。
2、請學生復習聲母順口溜:9字加彎ɡ ɡ ɡ 一把椅子h h h
學生齊背聲母順口溜。
3、同桌練習單韻母e u的四聲。
4、學生練習拼讀音節。(媒體出示生字和相應的拼音。)hē喝ɡū咕
自己拼讀、小小組練習、開火車拼讀、齊讀。給拼音音節找好朋友。
(二)三拼音(媒體出示三拼音音節ɡuā )
1、師:仔細看看,這個音節和我們以前學過的音節有什么不一樣呢?學生自由交流。
2、師:在這個音節中,“ɡ”是聲母,在前邊:“u”,在中間:“ā”是韻母,在后邊。我們把中間的“u”叫介音。由聲母、介音、韻母組成的音節叫三拼音節。拼讀時先讀聲母“ɡ”,再讀介音“u”,緊接著讀韻母“ā”,連成一個音節。一二三,一起拼,連成一個音。
3、師范讀,小老師領讀,開火車讀,齊讀。
找好朋友編兒歌。
4、拼拼讀讀,把三拼音圈出來。(媒體出示書上練習圖和音節。)學生自己拼讀,并圈出三拼音音節。全班交流。師生共同拼讀書上音節。
四、寫字練習:
1、念《寫字歌》。
2、要求學生看清“口、手、杯”的關鍵筆畫,認真書寫。
3、師巡視指導。
小班健康《漱口》 篇9
教學目的:
1、知道漱口可以清潔牙齒。
2、學習漱口方法。
教學準備:
巧克力、勺子、小鏡子、水杯等
教學過程:
1、請幼兒吃巧克力。
2、請幼兒照鏡子觀看自己的牙齒。
老師:我們來看看嘴巴里有什么?牙齒是什么顏色?
引導幼兒發現牙齒上粘滿了巧克力,黑黑的。
3、討論如何清潔牙齒。
老師:有什么辦法可以把牙齒上面的`巧克力趕走?
引導幼兒說出刷牙和漱口。幼兒園里沒有牙刷,我們可以漱口。
4、學習漱口方法
教師邊讀兒歌邊做示范:手拿小杯子,喝口清清水,抬起頭,閉起嘴,咕嚕咕嚕吐出水。
幼兒模仿老師動作學習正確漱口方法
5、比一比
幼兒漱口后,請老師評價誰的牙齒最干凈。
小班健康《漱口》 篇10
一、活動目標 1、讓幼兒學習漱口的方法,并知道飯后,睡前要漱口。
2、學習"漱口"的正確發音。
二、活動準備:漱口的溫開水、杯子。
三、活動過程 (一)向幼兒解釋什么是漱口?為什么要漱口?
1、師:我們出東西時,有一些很小的東西躺在牙縫里,這些小東西會生出很多小蟲子,躲在牙縫里,這樣牙齒便蛀掉了,牙齒就很疼,東西也不能吃。要是把躺在牙縫里的.小東西趕走,就不會生出蛀牙齒的小蟲子,怎么樣才能把這些小東西趕走呢?我們有一個好辦法:吃完東西以后,睡覺前要漱口,嘴里的小東西就會被趕走,牙齒就不會蛀掉。
2、幼兒學說:吃飯后睡覺前,要漱口。
(二)教幼兒正確漱口的方法:
1、念兒歌:含口水,閉上嘴,咕嚕咕嚕吐出水,牙齒干凈白又白。
2、師示范:先喝口水,然后閉上嘴,兩腮鼓動,最后輕輕地把水吐出來。共三次。
3、幼兒臨空練習:老師邊念兒歌邊指導幼兒練習,重點檢查幼兒兩腮鼓動的聲音,最后念兒歌一遍。
4、幼兒操作練習:(在盥洗室)手拿杯子,先含口水,再閉上眼,接著,兩腮鼓動,提醒幼兒不能把水咽下去,也不能噴出來。最近后把帶有飯屑的水輕輕地吐出來(幼兒反復練習3-4次)
5、復習兒歌1-2遍
小班健康《漱口》 篇11
【活動目標】
1.知道漱口可以清潔口腔,保護牙齒。
2.學習正確的漱口方法。
3.愿意堅持飯后漱口。
4.初步了解健康的小常識。
5.能夠將自己好的行為習慣傳遞給身邊的人。
【活動準備】
鏡子、杯子、水、毛巾等。
【過程建議】
1、午餐、午點后,請幼兒說說吃了什么?好吃嗎?
2、送禮物,照鏡子:今天準備了小禮物送給你們,看看是什么?(鏡子)我們來照照嘴巴里面有什么?(牙齒)牙齒是什么顏色的?(引導幼兒發現牙齒上的'食物殘渣)它們爬到牙齒上去了,牙齒變臟了,你有什么辦法把它們從牙齒上趕走呢?
3、幼兒自由討論清潔牙齒的方法。可以刷牙、漱口或用牙簽。討論哪種方法方便快捷?
4、學習正確漱口的方法:
(1)教師演示:手拿小杯子,喝口清清水,抬起頭,閉起嘴,咕嚕咕嚕吐出水。
(2)幼兒邊念兒歌邊模仿學習正確漱口的方法。
5、嘗試漱口:幼兒拿好杯子喝水漱口。
6、互相看看誰的牙齒最干凈。
【延伸提示】
1、利用生活環節,鞏固漱口的方法。
2、與家長聯系,要求幼兒在家中也養成飯后漱口的習慣。
3、開展幼兒齲齒的防治工作。
活動反思:
在整個活動中,教學目標得到了真正的落實,兒童的生活技能得到了實實在在的提高。養成飯后漱口的好習慣不能通過今天一個活動達成,而需要我們老師、家長持之以恒地去引導與培養,因此在后續活動中我還將進一步把生活課堂和家庭生活有效鏈接,形成教育合力,逐漸把這種認識變成孩子自覺的行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