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美術:小花被
一、設計思路:小花被是《白天和黑夜》主題中的一個活動,它的內容源于幼兒的生活,是小朋友日常生活中經常接觸到的東西,因此小朋友很熟悉,有一定的生活經驗。在活動設計時,我原來是想用印章印畫的方法來完成作品的,但在之前的一次用棉簽和顏料來畫畫的時候發現有的小朋友會弄臟衣服,考慮到幼兒人數多,容易把顏料弄臟衣服,還是改成了畫、折的方法。
二、活動目標:
1、學習用圓來裝飾三角形紙,然后折疊成"小花被",在紙偶上添畫簡單的五官。
2、在畫畫折折中,培養幼兒參與美術活動的興趣。
三、活動準備
1.課件《小花被》。
2.已制作好的小花被和娃娃示范畫一套。幼兒每人一張三角形紙,彩色筆若干。
3.幼兒人手一個能放入"小花被"的紙偶(小孩形狀的紙人,頭部留白,供幼兒畫五官)。
四、活動過程:
(一)看一看:睡覺的娃娃
1、.你們見過剛生出來的寶寶嗎?我們一起去看看。教師點擊《睡覺的娃娃》,演示娃娃在小花被里睡覺的動畫。
2、看課件
1)寶寶睡在什么樣的小被子里?
2)睡著的娃娃什么樣的?(兩手放在身體兩邊,兩腿伸直,眼睛、嘴巴是閉著的,臉上甜甜地笑著,睡在小花被里)
(二)學一學:我做小花被
1.教師出示示范畫(小花被里放著小紙偶)。
我們一起來學做一條漂亮的小花被。
2.教師點擊《我做小花被》,演示用三角形紙制作"小花被"的過程。
3、剛才我們看了做小花被的過程,第一步做什么?第二步干什么?
最后一步畫什么?(老師演示制作"小花被",用圓形來裝飾小花被,教師在紙偶上添畫五官后將小紙偶放入"小花被"。
(三)做一做:我的小花被
1、請小朋友每人拿一張三角形紙先在紙上畫花紋,再折成小花被,最后拿一個紙偶添畫五官放入小花被里露出頭。
2、老師巡回指導,鼓勵幼兒積極動手,及時完成。
3、展出部分作品講評,欣賞搖籃曲結束。
五、活動自我反思:
小花被是《白天和黑夜》主題中的一個活動,它的內容源于幼兒的生活,是小朋友日常生活中經常接觸到的東西,因此小朋友很熟悉,當我問:“你的小花被是什么樣的?”有的說:“我的小花被是有小兔子的。”有的說:“我的被子是紅的。”有的說:“我的被子是花的。”小朋友都能積極的回答,因為幼兒已經有生活經驗,小被子是小朋友日常見到的,自己都有的,因此小朋友有話說,調動了幼兒參與活動的積極性。
在活動設計的時候,我原來是想用印章印畫的方法來完成作品的,但在之前的一次用棉簽來畫畫的時候發現有的小朋友會弄臟衣服,考慮到幼兒人數多,容易把顏料弄臟衣服,還是改成了畫、折的方法,因此在形式上顯得有些平常,在體現美術活動的美感上有不足的地方。如我在示范時由于目標制訂上,要求用圓來裝飾,因此就用了圓形組合成花的一種方法,示范好了以后沒有啟發小朋友用重疊和大小不同等其他組合方法來表現,因此小朋友大多畫了圓的花、泡泡等,只有一個小朋友畫了小花下面還畫了莖和葉子。在顏色紙的提供上,我雖然準備了各種顏色的紙備用,可給小朋友提供的紙每組顏色都是黃色的,如果給各種顏色的就會有選擇的余地。另外活動的第一部分導入時間比較長,但總的來說,小朋友都能積極愉快參加活動,經過觀察課件,看老師的示范,聽講解等老師的引導,小朋友初步了解了小花被的制作方法,在操作過程中大多能獨立完成作品,達到了預設的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