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貓》教學設計(精選3篇)
《熊貓》教學設計 篇1
教學目標:
1 認識“物、數、胖、尾、巴、全、黑、圓、侯、活、喜、爪、皮、呼”14個生字;會寫“巴、爪、皮、雙、許、動、全、黑”8個生字,學習三個新部首:“言字旁、人字頭、四點底”。
2 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3 學習觀察,并通過觀察與學習,了解大熊貓,認識大熊貓,喜歡大熊貓。
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 1 認準14個生字,正確書寫8個生字。
2 指導學生朗讀課文。
難點: 朗讀中感受大熊貓的可愛。
課前準備: 生字卡片、教學掛圖、小黑板
課時安排: 兩課時
第一個課時
課時目標:
1 認識“物、數、胖”等14個生字,會寫“巴、爪”等8個生字。
2 學習三個新部首:“言字旁、人字頭、四點底”。
教學過程:
一 激情導入,揭示課題
1、同學們今天老師帶你們到動物園去玩兒,好嗎 ?動物園有許多動物,現在咱們就去看一種珍奇的動物吧!
2、出示教學掛圖:小朋友們快看,是誰來迎接我們啦?(板書課題---大熊貓)讓我們大聲地跟它打招呼吧(齊讀課題)
3、學生自由發言:看到大熊貓你想說什么?
[此舉在于發展學生的語言,同時激發學生對大熊貓的情感,為后面的學習打下基礎。
4、導入:我們今天要學的就是關于大熊貓的課文,課文中介紹了什么內容呢?那就讓我們一起讀課文吧!
二 初度課文,認識生字,讀通全文
1、借助漢語拼音自由讀課文,遇到不認識的字圈出來,用適合自己的方法認會。(看生字表、看查字表,問同學、老師)要求:讀準字音。
2、同桌合作學習生字。
3、出示詞語(小黑板)
(1)自瀆 (2)齊讀 (3)指名讀
4、檢查識字情況:
老師抽讀生字卡片,指名讀,開火車讀或游戲讀。
5、交流識字方法。
6、再讀課文,整體感知:課文介紹了有關大熊貓的哪些內容?引導學生看圖想象大熊貓憨厚可愛的樣子。
7、數一數課文共有幾個自然段,了解每個自然段的內容。
(學生讀后交流,師做恰當的引導或訂正。)
三 識記生字,指導寫字。
1、出示要求會寫的生字:巴 爪 雙 許 動 全 黑 皮
2、觀察生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3、交流:寫字應注意些什么,怎樣才能把字寫好。
4、師—范寫,生—練習描紅。
5、在《在寫字本》上描紅。
四 作業:練習本課生字。
第二課時
課時目標: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學習觀察,并通過觀察與學習,了解大熊貓,認識大熊貓。喜歡大熊貓,從而激發學生對動物的喜愛之情。
教學過程:
一、復習導入:
1、以游戲方式讀生字卡片。
2、讀讀“詞語花籃”中的詞語,再自主選擇,填寫自己喜歡的詞語。
二、 指導朗讀,理解感悟
1、再讀課文,把自己喜歡的段落多讀幾遍。
2、同學們都感受到了大熊貓的可愛,那么你從課文的哪些地方感受到的呢?仔細讀課文,找出有關的詞語畫一畫。
3、品讀所畫的詞語,交流感受并指導朗讀。
(1)自由讀第二自然段
導讀:出示句子對比讀,體會不同情感。練習感情朗讀。大熊貓的身子胖胖的,尾巴很短,全身的毛又厚又光滑。大熊貓的身子很胖,尾巴很短,全身的毛又厚又光滑。
3、 (2)第三自然段:創設爭論引發思考,感悟情趣:你認為小時侯的大熊貓可愛呢?還是長大后的大熊貓可愛?為什么,從那些地方可以看出來?把你的喜愛之情讀出來。
4、指導朗讀全文。
三、 拓展學習
1、對于大熊貓你還想了解什么?想做點什么?(給學生交流信息的時間與空間。引導學生進行綜合實踐活動。如:畫像、寫介紹、拍照、作詩等〕
四、布置作業
把你喜歡的熊貓介紹給大家。(可以采取自己喜歡的方式)
附:板書設計
大熊貓
(外形特征) 身子胖 尾巴短
毛光滑 黑眼圈
(生活習性) 爬上爬下 呼呼睡
扭動身子 找東西吃
《熊貓》教學設計 篇2
教學目標:
1 認識“物、數、胖、尾、巴、全、黑、圓、侯、活、喜、爪、皮、呼”14個生字;會寫“巴、爪、皮、雙、許、動、全、黑”8個生字,學習三個新部首:“言字旁、人字頭、四點底”。
2 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3 學習觀察,并通過觀察與學習,了解大熊貓,認識大熊貓,喜歡大熊貓。
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 1 認準14個生字,正確書寫8個生字。
2 指導學生朗讀課文。
難點: 朗讀中感受大熊貓的可愛。
課前準備: 生字卡片、教學掛圖、小黑板
課時安排: 兩課時
第一個課時
課時目標:
1 認識“物、數、胖”等14個生字,會寫“巴、爪”等8個生字。
2 初讀課文,了解課文內容。
教學過程:
一 激情導入,揭示課題
1 謎語激趣
2 板書課題---大熊貓,齊讀課題。
3、學生自由發言:看到大熊貓你想說什么? [此舉在于發展學生的語言,同時激發學生對大熊貓的情感,為后面的學習打下基礎。
導入:我們今天要學的就是關于大熊貓的課文,課文中介紹了什么內容呢?那就讓我們一起讀課文吧!
二 初讀課文,認識生字,讀通全文
1 借助漢語拼音自由讀課文,遇到不認識的字圈出來,用適合自己的方法認會。(看生字表、看查字表,問同學、老師)要求:讀準字音。
2 同桌合作學習生字。
3 出示詞語(小黑板)(1)自瀆 (2)齊讀 (3)指名讀
檢查識字情況: 老師抽讀生字卡片,指名讀,開火車讀或游戲讀
三 再讀課文,整體感知:
1數一數課文共有幾個自然段,了解每個自然段的內容。
(學生讀后交流,師做恰當的引導或訂正。)
2通過朗讀,你知道了什么?指導朗讀
3有感情朗讀全文。
四 寓學于練:
1 口頭填空:
大熊貓小時候很_____________,喜歡_____________,像個___________。長大后不大愛______________,愛_____________。
2 讀一讀,說一說:
大熊貓走來走去找東西吃,
小鳥在風雨中__來__去,迷了路。
小魚在水中__來__去做游戲。
小狗在院子里__來__去,找骨頭吃。
五 指導寫字
板書設計
樣子(很可愛)
7 大熊貓 小(很活潑)
大(愛睡覺)
愛吃(竹子 竹筍)
《熊貓》教學設計 篇3
活動背景:
今天的紙版畫活動是《熊貓》,熊貓雖然小朋友們都沒有親眼看過,但在電視里或者書上看過,所以比較熟悉,繪畫的熊貓小朋友都剛畫過,這次要來進行紙版畫的熊貓,小朋友們都特別感興趣。
活動過程:
一、動物猜謎,導入活動主題
教師:腦袋圓圓的,眼睛黑黑的,身穿黑白衣,愛吃嫩竹子。(熊貓)
二、引導幼兒觀察熊貓圖片,進一步了解熊貓的外形特征。
提問:
1、它的頭是什么樣子、什么顏色的?
2、眼睛是什么樣子、什么顏色的?
3、它的耳朵是什么形狀、什么顏色的?
4、它的四肢是什么樣子、什么顏色的?
教師總結:熊貓的頭是圓圓的,耳朵像半個圓,熊貓的身體胖胖的,像個氣球,四肢短短的,有點像橢圓形,它的身體上有黑色和白色的毛。
(趙凌越說:我在書上看見的熊貓身體都是圓圓的,胖乎乎的很可愛的;周琦說:我知道熊貓喜歡吃竹子的;華夏飛說:熊貓我在電視里也看見過的,它不咬人的——)
幼兒由于平時在圖書、電視里經常能夠接觸到熊貓,所以對熊貓比較熟悉,對熊貓的一些基本特征和生活習性也比較了解,能夠把熊貓的樣子比較清晰描述出來。
三、教師根據幼兒的講述,完整示范操作過程
1、用一張完整的硬紙板用剪刀依次剪出熊貓的頭、耳朵、身體、四肢。
2、把熊貓的各部分進行組合,用膠水貼在紙上。
3、用黑色和白色兩種顏色給熊貓涂色,進行拓印到底版上。
四、幼兒操作
1、在幼兒操作時,教師幫助個別幼兒,鼓勵能力強的幼兒剪出熊貓的不同形態。
2、提醒幼兒涂色時,要均勻涂色,保持畫面和衣物的整潔。
(沈奕棋拿著紙板說:“老師熊貓的圓圓的頭怎么剪呀?”徐振宇說:老師我也不會剪,我剪不圓。)
雖然小朋友們在小班時經常進行剪紙類的手工游戲,已經有了初步的經驗,但是我發現我班小朋友的剪紙能力還很弱,連一些簡單的圓形都剪起來很吃力,有些新小朋友連剪刀也不會拿)
五、結束活動
1、展示幼兒作品,讓幼兒說說自己畫的熊貓在干什么?
2、鼓勵幼兒要愛護大熊貓。
活動反思:
在整個活動中,幼兒的興趣雖然很濃,但是由于是第一次嘗試紙版畫,對幼兒們有些困難,特別是在進行制版時,小朋友們都不能用剪刀剪出完整的圖形,連最簡單的圓圈都很吃力,有些幼兒剪好后,再用膠水貼起來時,自己剛剪的東西(像頭、眼睛、嘴巴等)就找不到了,不是混到其他下小朋友那里去了,就是掉哪里地上了。我想可能跟我剛才不合理的示范有關吧,如果讓小朋友先用剪刀剪出熊貓的一部分,如頭,然后馬上用膠水貼住,這樣操作起來會方便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