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彩的樹葉》教案(通用3篇)
《多彩的樹葉》教案 篇1
星期二一節科學活動課《多彩的樹葉》,我帶著小朋友撿回來很多葉子。我發現他們對這些葉子發生了很大的興趣,特別是對一個棕櫚樹的葉子。因為它很大,像我們鄉下用的扇子。不同于其他的葉子。對于平常不多見的紅楓葉,梧桐葉,孩子們也呈現出了很多興趣。
看著孩子們對葉子有這么大的興趣。我馬上決定下一節美術課《衣服和褲子》改上《多彩的葉子》。興趣是最大的動力,在小班下學期的時候,我們也開展過這個美術活動。當時的要求是讓孩子給葉子涂上美麗的顏色。而今天我決定讓孩子學習用勾線筆畫出樹葉的輪廓,再給樹葉涂色。
孩子們的興趣很高,在我給孩子們示范的時候,他們也看得很認真。貌似個個都對樹葉畫法心領神會。可是,當我把白紙和勾線筆發下去讓他們自己畫葉子的時候。我發現了一個不可思議的問題,孩子們沒有畫出我意想中的美麗的葉子。不要說形似了,連神似都沒有一個。只有張畫的一個小小的葉子貌似黃楊樹的小葉子。孩子們畫的樹葉更多的像樹。
難道是我的示范不完整,讓孩子們有了這樣樹一樣的葉子?我仔細反省,慢慢看孩子的作畫過程。知道原因根底是出在我示范畫的問題上了。在示范畫葉子的時候,我想讓孩子在白紙上先給葉子定位,于是先讓他們畫葉柄。孩子們掌握的很好,都是先畫葉柄。但是他們控制筆觸的能力還不太高。所以畫出來的葉柄就像樹桿一樣,很粗很大。而第一次使用勾線筆,幼兒還不能很好地畫出弧線。所以畫出來的葉子就很小。看起來一片片葉子非常可笑。大大的白紙上都是像小樹一樣的小小的葉子。本想把葉片的弧度留給孩子們自由發揮,卻不料把關鍵要素忘記了。因為孩子興奮,我抓住了孩子的興趣點,可是因為自己的興奮,沒有太多考慮知識的整體因素。一個好的生成活動機會有些浪費了。
于是我趕緊想辦法補救,在小組間進行輔導,讓孩子們把葉子畫的大大的。鼓勵幼兒可以多畫幾片樹葉,畫了小樹葉,還可以畫大樹葉。總算有孩子把樹葉畫的有些象樣了。
如果把這堂美術課作為科學活動的延伸,運用幼兒原有的美術技術,用油畫棒涂色,也許可以有豐富的成品出現。但是這對于孩子來說,也許沒有更多的長進。可是我加了新的要求,沒有給孩子練習新技術的過程,也有點操之過急了。無論教學過程,還是教學契機,都應該是經過成熟考慮和充分的準備才能夠收到良好的效果的。
《多彩的樹葉》教案 篇2
教學內容:美術活動《多彩的樹葉》
教學目標:
1.知道秋天來了,有的樹葉變黃了,有的樹葉變紅了,學習為樹葉涂上相應的顏色。
2.鼓勵幼兒堅持把樹葉的細小部分涂完整。
3.感受秋天樹葉的色彩美。
教學準備:
物質準備:
1.油畫棒、幼兒操作卡。
2.教師范畫。
知識準備:
幼兒欣賞過秋天的樹葉。
教學重點與難點:
重點:學習為樹葉涂上相應的顏色,堅持把樹葉的細小部分涂完整。
難點:感受秋天樹葉的色彩美,學習為樹葉涂上相應的顏色。
教學方法與手段:
演示法、講解法、練習法。
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激發幼兒的興趣。
1. 師(手舉紅、黃樹葉):小朋友認識它們嗎?是什么顏色的?
2.出示沒有涂色的樹葉引導幼兒觀察。
師:那你們覺得我應該給它們涂上什么顏色呢?
二、教師講解示范。
1.重點指導幼兒從上往下均勻涂色,提醒幼兒不要涂到輪廓線外,不露白色。
師:看看老師是怎么涂顏色的?從哪邊到哪邊?看仔細了,要把露出來的白色全部涂滿。
2.鼓勵幼兒大膽選色。
師:你見過秋天的樹葉是什么顏色的?
師:這里有許多不同顏色的綠色、紅色、黃色。請你選擇你喜歡的顏色為你的樹葉涂上好看的顏色。
三、布置與指導
1.鼓勵幼兒大膽給樹葉涂色,注意涂色順序和方法。
師:想一想顏色要怎么涂?小手抓住蠟筆的哪邊?
2.表揚涂色方法正確又有耐心的幼兒,幫助個別能力弱的幼兒完成。
師:需要老師幫忙的小朋友請舉手。
四、展覽幼兒作品,評價。
師:你覺得哪片樹葉涂得最好看,為什么?
《多彩的樹葉》教案 篇3
二、教學目標:
1.學習正確的涂色方法,并為樹葉涂上相應的顏色。
2.能耐心、細心地堅持把樹葉的細小部分涂完整。
三、教學準備:
1.觀察過一些已變紅、變黃的樹的葉子。
2.兩棵空樹干。
3.蠟筆若干、印有樹葉輪廓的紙若干、視頻轉換儀、電視機
四、教學重點與難點:學習正確的涂色方法,并為樹葉涂上相應的顏色。
五、教學方法與手段:觀察法、操作法、談話法
六、教學過程:
教師活動
幼兒活動
設計意圖
一、談話,知道秋天的變化。
師:小朋友,現在是什么季節?(秋天)
師:秋天來了,天氣變的怎么樣了?
師:小朋友的衣服穿的多了,小草變黃了,秋天還有什么變化呢?(樹葉變黃了……)
引導幼兒從生活中發現秋天帶給人們的變化、景物的變化。
從人物、景物幾方面,講述秋天的變化。
通過談話法,引導幼兒從人們的變化、景物的變化等方面發現秋天的變化。
二、出示落葉,引導幼兒直觀的了解樹葉的變化。
師:瞧,樹葉寶寶也變了顏色,它們都變成了什么顏色?
重點觀察樹葉寶寶的顏色變化。
從顏色上引導幼兒觀察,為下一步涂色做基礎。
三、教師示范,激發幼兒的繪畫興趣。
出示兩棵空樹干。
師:秋天到了,樹葉寶寶們都變了顏色,風一吹,大樹媽媽們都怎么啦?
師:沒有了樹葉寶寶,大樹媽媽變的光禿禿的,不好看了!樹媽媽想請小朋友幫忙,幫樹葉寶寶穿上新衣服,把樹媽媽打扮起來,好嗎?
觀察光禿禿的大樹媽媽畫面。
由情境光禿禿的樹媽媽,引起幼兒幫樹媽媽穿新衣服的興趣。
四、幼兒涂色,教師指導、詢問。
師:我們來看一看,這棵大樹媽媽的葉子寶寶是什么顏色的?
(一棵是紅樹葉,一棵師黃樹葉)
師:那我們要樹葉寶寶只要用到什么顏色?(紅的、黃的)
師:畫的時候要注意了,靠著黑色邊框線往里畫。
幼兒繪畫,引導幼兒耐心涂完顏色。
1.觀察樹葉寶寶的顏色。
2.傾聽教師涂色的要求。
3.幼兒涂色。
在涂色要求的講解下,讓幼兒學習正確的涂色方法。在涂色的過程中,引導幼兒耐心、細心地堅持把樹葉的細小部分涂完整。培養幼兒的細心和耐心。
五、打扮樹媽媽,貼上樹寶寶,評價。
師:許多小朋友都完成了,那請你把樹葉寶寶送到媽媽那里去吧!
教師模仿大樹媽媽的口吻跟小朋友說謝謝。
師:我們一起來看一看,現在大樹媽媽漂亮了嗎?
教師表揚畫的比較細致的小朋友,讓幼兒比較一些樹葉,感受均勻涂色的樹葉比較漂亮。鼓勵幼兒以后更細致地涂顏色。
1.把樹葉寶寶送回家。
2.欣賞作品并評價。
在一個完整的情境下,幼兒把樹葉寶寶送回家,使幼兒體驗到成功感和活動的快樂。
在自己觀察、比較自己與別人的作品時,增加了幼兒的審美和榮譽感,激發了幼兒參加下一次活動的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