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數學分類活動:《摘蘋果》及研討記錄(中心園)
美林中心小學 “幼兒園優質數學教育活動”評選
小班數學分類活動:摘 蘋 果
執教者:美林中心幼兒園 黃彩玉
時 間:年11月19日
聽 課 記 錄
▼活動目標:
1、能用語言表達出蘋果的特征,并能按顏色、大小分類擺放;
2、愿意參加集體活動,體驗游戲的快樂。
▼活動準備:
情景布置:蘋果園。大的紅蘋果50個,小的紅蘋果50個,大的綠蘋果50個,小的綠蘋果50個。
▼活動過程:
1、感知活動:以“小刺猬和小朋友做游戲”引入主題,組織幼兒參觀果園,初步感知蘋果的大小、顏色。
導語設計:今天小刺猬和小朋友一起到果園里去玩一玩,看一看,果園里有什么果子?
2、體驗活動:師幼一起摘蘋果,共同感知蘋果的大小、顏色。
導語設計:“這些蘋果有什么不一樣?”(引導幼兒說顏色和形狀不一樣)
3、操作活動:幼兒操作,老師組織幼兒區分蘋果的種類并分類擺放。
導語設計:“紅色的房間可以用來擺放什么顏色的蘋果?綠色的房間可以用來擺放什么顏色的蘋果?大大的紅蘋果屋可以用來擺放什么形狀的蘋果……”
指導重點:教師重點引導幼兒按顏色、大小分類擺放。
4、結束活動:以歌曲結束活動,體驗參與游戲的快樂。
導語設計:“有了這么多的蘋果,小刺猬不愁冬天沒得吃了,他真開心,他說:‘我們一起唱歌吧!”
研討記錄:
優點:
1、以游戲“幫小刺猬分蘋果”貫穿整個活動,適合小班幼兒年齡特點,環節過渡自然,層次分明。
2、教具比較新穎,能讓幼兒有單獨操作的機會,避免了幼兒分類時“跟風”的現象。
3、音樂加上蘋果園情景的設置,幼兒真實地投入游戲之中。
4、教師注重幼兒完整句的培養,能很好地促進小班幼兒語言的發展。
不足及建議:
1、目標定位偏高,小班幼兒較難完成,建議兩種特征的分類要分開進行。
2、教師導語的設計應精煉。
3、幼兒分類前,教師應提清楚操作要求,避免幼兒盲目操作。
4、幼兒表述蘋果的不同時,教師應及時小結,幫助幼兒提升經驗。
5、盡量減少干擾幼兒的因素,如框框、蘋果園標記的設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