托班音樂:袋鼠媽媽
活動目標:1、初步熟悉、理解歌曲內容,認識袋鼠,在歌曲中體會“相親相愛”的幸福快樂。2、能夠嘗試跟隨教師一起出聲學唱歌曲。3、在唱唱、跳跳中感受和老師小朋友共同唱歌游戲的快樂。活動準備:1、活動場地:教室,幼兒圍坐成半圓形。2、袋鼠圖片活動過程:一、引入:師:“老師今天請來了兩位小客人,你們猜猜看是誰?”“老師念首兒歌給你們聽,兒歌里面說到了我們今天請來的小客人,請小朋友們聽完告訴我,老師請了誰來到我們貝貝班。”教師念一遍歌詞,發音力求清晰,讓幼兒先對歌詞有一個整體印象。“老師今天袋鼠媽媽和袋鼠寶寶,剛才老師念的兒歌還可以用歌聲唱出來呢。我們今天要聽一首好聽的歌,叫《袋鼠媽媽》。”二、發聲練習:《我愛我的小動物》1、師:“我數一二三,我們請袋鼠媽媽和袋鼠寶寶出來好不好?一、二、三!”出示圖片(只有袋鼠媽媽,沒有袋鼠寶寶。)“咦?怎么只有袋鼠媽媽呀?袋鼠寶寶呢?哦,我知道了,袋鼠寶寶比較害羞,所以老師請小朋友們用歌聲請她們出來,小朋友們要唱得好聽哦。”2、教師彈唱:“我愛我的小狗,小狗怎么叫?”“汪汪汪,汪汪汪,汪汪汪汪汪。”(強)“我愛我的小貓,小貓怎么叫?”“喵喵喵……”(弱)“我愛我的小鴨,小鴨怎么叫?”“嘎嘎嘎……”三、初步熟悉歌詞內容1、教師范唱歌曲。師:“小朋友們唱得很棒,下面老師要邊唱邊請小袋鼠寶寶出來。”教師一邊唱,一邊跟著歌詞畫出袋鼠寶寶和表示“相親相愛”的心形。師:“袋鼠寶寶出來了,我們跟她打個招呼吧???”2、理解歌詞師:“老師剛才唱了《袋鼠媽媽》這首歌,現在我要考考你們,看看你們有沒有認真聽哦,老師剛才唱到,袋鼠媽媽身上有個什么?”指著畫面上的袋鼠媽媽的袋袋作為提示。“袋袋里面有誰?”(如果幼兒回答袋鼠寶寶,進一步追問“袋鼠寶寶又可以叫什么?剛才歌里是怎么唱的?”)(如果幼兒回答不出來,老師再唱一遍,請小朋友帶著問題認真聽。)3、情感再現師:“剛才老師唱到袋鼠媽媽和袋鼠寶寶相親相愛。‘相親相愛’是什么意思?”“我們班里面你最喜歡的好朋友是誰?請你跟他抱一下。”請幾個小朋友和自己喜歡的伙伴抱抱,解釋:“這就是相親相愛。”師:“小朋友們都有自己喜歡的人,有爸爸媽媽、老師、還有自己的好朋友,老師想知道你們喜不喜歡你們的媽媽?”師:“老師知道,在媽媽的心里,小朋友們都是媽媽的心肝寶貝,媽媽最愛自己的寶寶,寶寶們也最喜歡自己的媽媽。我們可以用一個好聽的詞來說,就叫做‘相親相愛’。媽媽愛寶寶,寶寶愛媽媽,我們就可以說,媽媽和寶寶相親相愛。”四、伴隨表演理解歌詞1、學學袋鼠跳師:“我們先來學一下袋鼠媽媽,袋鼠是怎么跳的?請小朋友們跟著老師一起。”2、邊唱邊動作老師一邊唱一邊做動作,做兩遍或者更多,視幼兒掌握情況而定,并請做得好的小朋友當小老師,來做示范。3、邊唱邊玩。唱完“相親相愛”,請幼兒找到自己最喜歡的小朋友擁抱一下,表現“相親相愛”。4、請男孩子和女孩子分別表演。五、幼兒試唱1、師:“這么好聽的歌小朋友們想不想學會,唱給自己的媽媽聽?小朋友們可以跟著老師來一起唱。”老師一邊彈琴一邊唱,注意幼兒的掌握情況,鼓勵大家一起跟著唱,表揚積極跟隨音樂唱歌的小朋友。2、變換歌唱的形式繼續歌唱。活動結束:師:“我們今天學了一首很好聽的歌,叫什么名字?有的小朋友已經學會了,學得很認真,有的小朋友還沒學好,也沒關系,我們以后還會繼續學,等小朋友學會了,回家唱給媽媽聽好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