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語言活動:兩只老虎
設計意圖:
兒歌《兩只老虎》是幼兒非常喜歡的一首趣味歌,旋律流暢,歌詞淺顯易唱。針對兒歌的性質和小小班幼兒的學習特點,我就把目標定位于創編部分內容,并以游戲的形式帶動幼兒念歌的積極性,使幼兒對這首兒歌百念不厭。
重點:
能為兒歌創編部分內容。
難點:
能有 # 貼到自己身體的某部位,并把此編到兒歌中。
難點解決:
教師的示范,引導幼兒進行獨立創編。
目標:
1. 在熟悉兒歌的基礎上,能創編部分內容,感受兒歌的幽默。
2. 體驗與同伴合作游戲的快樂。
工具及材料的準備:
1. 幼兒經驗準備:已熟悉兒歌的內容。
2. 材料:幼兒打扮成“小老虎”,教師打扮成“老虎媽媽”。
過程:
1. 邊念兒歌邊進活動室。
2. 創編兒歌:
(1) 教師用動作示范“一只沒有 ,一只沒有 ”。
教師:“剛才的兒歌真奇怪,老虎怎么會沒有 和 呢?我們想一想,老虎還會邊、變成哪些奇怪的樣子?
(2) 幼兒編兒歌,集體念兒歌。
3. 幼兒表演:
幼兒找一個好朋友進行表演兒歌。
反思:
設計開展本次活動,教師也是對幼兒日常活動的觀察中突然發現的,針對本班幼兒的在語言發展方面的特點進行的。教師一開始將大家都打扮成“老虎“的樣子,是想營造一個較好的活動氛圍。活動中教師設計使用 * ,將其比成小貼士,發覺不是很合適,而且最主要的是幼兒不能很好地理解,還不如直接告訴幼兒“哪里沒有了,就把 * 貼在哪里”。而且通過本次活動的開展,我也發現幼兒的語言,還缺乏連貫性,這還需要教師在日常活動中的引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