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語言活動:下雨啦
(2) “想”的有趣
第二個畫面小袋鼠的出現,通過引導孩子們觀察畫面,“小袋鼠淋雨——小兔子想辦法幫助它——孩子們想辦法幫助它——小袋鼠自己想辦法”這個過程,讓孩子們慢慢體驗從故事的主人公之間的相互幫助衍生到大家一起想辦法幫助小袋鼠的快樂,而最后,小袋鼠的辦法也打破孩子們之前固有的思維,小袋鼠想出了又方便又聰明的避雨辦法,利用自身的口袋讓小白兔避雨,讓孩子們的思維從之前的“聯系生活經驗想辦法避雨——觀察畫面想辦法避雨——跳開畫面創造想象避雨的辦法——回歸故事袋鼠想的好辦法”, 試圖不斷挖掘孩子的已有經驗,鼓勵孩子們用自己的語言和肢體動作幫助小袋鼠避雨,激發孩子參與活動興趣。
(3) “聽” 的有趣
傾聽是兒童感知和理解語言的行為表現,孩子們樂于傾聽、懂得聽清,才能真正理解語言的內容,才能成為善于傾聽的人,于是我在設計中增加了“聽”這個細節,從“聽小雨聲”——"聽大雨聲”——“聽小袋鼠的辦法”,由易到難的設計了引導孩子們有意傾聽的部分,“聽小雨、大雨”,通過聽雨聲引發孩子們雨天的生活經驗,引導孩子們聯系自己的生活經驗想想避雨的方法。“聽小袋鼠想的辦法”,通過聽錄音,引導孩子們仔細傾聽,理解小袋鼠想的辦法,并用語言將自己理解的內容表達出來,對孩子們聽得要求也從簡單的聽說到有意傾聽,將活動推向高潮。
“說、想、聽”的設計是由淺入深,層層推進的。通過有趣的說、有趣的想、有趣的聽,吸引孩子們的興趣,將整個活動的有趣情境推向高潮,達成目標。從孩子現場的反應中,我感到今天目標程度達程度還是比較高的。
(4) 活動的過程中,我整合了學學小動物,動靜交替,讓孩子們重頭至尾沉浸故事的情境中,我想這是符合小班孩子的年齡特點,小班的活動應該具有游戲性。
3、活動過程的互動
在活動的過程中,作為老師,在活動過程中有機整合了一些元素。
情感體驗貫穿始終,“好朋友”的概念不僅僅是一種關系,更是一種深厚的感情。在整個活動中,借以淋雨的小白兔和小袋鼠相互幫助避雨的情感為主線,逐漸建構和諧的伙伴關系,體驗幫助別人,和別人做朋友的情感。整個活動以小白兔避雨 、小袋鼠被大雨淋濕,我們想辦法幫他們避雨等情境為載體和孩子們進行互動,激發孩子們愿意幫助他人的情感,讓好朋友的情感滲透在活動每個環節中。
鼓勵孩子們用不同的形式進行表現表達,除了讓孩子們大膽的說,我還鼓勵孩子
們大膽的用動作表現,比如用動作來幫助小袋鼠避雨這個環節,結合我園多彩表演的特色,引導孩子創造性的用肢體動作進行想象,激發孩子們為小袋鼠想辦法,孩子們在寬松的游戲情境中,自主的進行學習,創造性思維的激發對孩子的一生都是有價值的。
此外,在活動中根據孩子現場回應,我也隨機滲透了安全內容和朋友間的禮貌用語等等,盡可能捕捉出孩子們回答中有價值的點與孩子們互動。同樣在關注集體幼兒的同時,我也關注到了班級中個別膽幼兒,在活動中,通過我的語言、動作、眼神來鼓勵孩子,關注每一個孩子,讓不同的幼兒在原有基礎上得到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