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綜合:玩汽車
(三)、讓幼兒充分探索,發揮想象,設計繪畫“未來的汽車”。
1、教師導入:“未來的汽車一定比現在的汽車更先進,更漂亮,本領也更大。小朋友來說說,未來的汽車會是什么樣子呢?”幼兒思考后自由發言。然后教師啟發幼兒:現在的汽車都要用汽油,會造成環境污染,還會有很多人暈車,現在的汽車只能在馬路上行駛,遇到沙漠、雪地、河水,它們能前進嗎?教師再引導幼兒想像未來的汽車能在沙漠中前進,碰到河水高山也能行駛,水朋友能設計出這樣的汽車嗎?
2、幼兒四人一組先討論,然后用卡紙和彩筆畫下未來的汽車。
3、每人用剪刀把所畫汽車剪下來,師生共同繪制“未來馬路上的車”壁畫,寬敞的馬路上奔跑著各種汽車,師生共同添上美麗的大樹,各種各樣的高樓房。
4、幼兒評畫,來看看說說哪幾個小朋友設計畫出的汽車最漂亮,最有本領。
五、活動反思
首先在“汽車展示會”中,讓孩子們各自津津樂道地向大家介紹自己熟悉的汽車種類及作用,最后通過給汽車分類,從而形成了活躍的課堂氛圍,這個活躍不僅是情緒上的,更是認知上的,是知識系統歸類的過程。展示會結束時,一個叫明明的幼兒突然對我說:“老師,電視上的賽車應該屬于哪一類車?”孩子提出了問題,我首先讓他們自己先想想是客車?貨車?是公益車還是工程車?通過比較各類車的用途,讓他們自己得出答案,賽車都不屬于上述類,賽車是專門用于汽車選手參加挑戰、比賽時用的,可單獨歸類。同時,我告訴幼兒:課堂上不可能認識所有的車,小朋友也要象明明那樣平時多觀察,多比較,看看還可以分出哪種功能的汽車。由上可知道在教學過程中,孩子隨時會提出新的問題,教師應給予幼兒鼓勵肯定的情感支持,增強幼兒解決問題的勇氣和信心。
在“開汽車”環節中,“紅燈停,綠燈行”是眾所皆知的交通規則,但由于各個幼兒家庭背景、知識經驗和能力水平的不同,能力強的幼兒在“開車”過程中,不僅遵守交通規則,跟著音樂節奏做開車動作,還會向“警察”提出問題:“我的車沒有油了,到哪兒去加油呀?”這時我就在“汽車交通城”的空白處,添畫上“加油站”,可對于能力弱,較調皮的幼兒,雖然看了課件《馬路上的車》,聽了老師對交通規則的講解,但“開起車來”就有些控制下住自己,橫沖直撞,不看交通標志,對此我認為如在游戲情節中,警察(教師扮演)應對違反交通的幼兒暫扣“駕駛證”,讓他們在邊上先學習別的司機是怎樣開車的,相信第二遍“開車”時,他們會加強對自己的“約束力”。
在“開車”游戲中,我又發現了一個問題,許多幼兒開車都喜歡按喇叭,有幾個幼兒還掩住耳朵說:“太吵了,太吵了”,我及時提出了“噪音”問題。告訴幼兒不能在大街上隨意按喇叭也是司機們必須遵守的一項交通規則。游戲做第三遍時,我對幼兒提出了要求要爭當“文明司機”,孩子們開車的興趣依舊很濃,但合作能力大有提高,出現幾輛車并行或相對時,有的司機會自覺倒車,主動讓道,讓有急事的“救護車”、“救火車”先行……
在繪畫“未來汽車”環節中,我先是讓幼兒自由想像,發散思維,然后在教師的啟發引導下,分小組討論想像,探索“未來汽車”的本領,最后動筆畫,結果能力強的幼兒想像力很豐富,他們畫出了“帶翅膀的小轎車”,碰到高山可飛躍,靠吸收太陽能量啟動汽車,不用加油的太陽能汽車,底下帶有皮帶輪,能在沙漠中、雪地上行駛的大貨車,還有暗藏伸縮槳可在水中行駛的水陸兩用小轎車……并讓這些幼兒到講臺前來講述所畫汽車的名稱和本領,他們所畫的汽車,因受表現技巧的限制,雖然不是很漂亮,但他們的想像力豐富,說得真好。能力較弱的幼兒只畫出現行汽車的模樣,但從遵循“承認和關注幼兒的個體差異”的原則出發,為使每個幼兒都有成功感,最后我讓每個幼兒都把自己所畫的“汽車”剪下,師生共同繪制壁畫“未來馬路上的車”,孩子們非常激動,圍著壁畫議論著小朋友畫的汽車最漂亮,小朋友畫的汽車最有本領……。有關汽車的教學活動就在孩子們興致勃勃的評畫中結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