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綜合:捉迷藏(通用2篇)
小班綜合:捉迷藏 篇1
設計意圖:
看到孩子們把圓圈添畫成太陽、皮球、時鐘,讓我捕捉到幼兒創造思維的閃光點,給孩子營造一個廣闊的想象空間。《捉迷藏》教學活動,結合了美術知識技能,內容豐富多彩,形式妙趣橫生,運用不同的表現形式,讓幼兒在說說、連連、圈圈、畫畫的趣味活動中,產生不同的藝術感受和情趣,獲得美的享受,啟開思維創造的心扉。
活動目標:
1、讓幼兒在趣味活動中,學會完整表達,發現、感受藝術的美。
2、引導幼兒積極探索,動手動腦,發揮想象,創造性的表現美,體驗合作的快樂。
活動準備:
動物捉迷藏掛圖;圓形、半圓形、三角形拼成的魚、松鼠、兔子卡片圖;幼兒人手一份數字點畫卡;每組一張4開線條圖
活動過程:
一 它們在哪里
1、 出示動物捉迷藏圖:“大森林里住著許多小動物,瞧!他們正在玩捉迷藏的游戲呢!我們一起去找找看,它們都藏在哪呢?
2、引導幼兒說完整的話。如:長頸鹿藏在大樹后面,小熊躲在小山坡后面……
(設計意圖:幼兒看到動物在捉迷藏,頓時興趣盎然,在找找、說說中,既發展了幼兒的觀察力,又發展了語言表達能力)
二 圖形寶寶
1、“小朋友的眼睛真亮,說得真好呀!還有幾只小動物也想來玩捉迷藏的游戲,你們愿意請它們來嗎?”
2、師出示松鼠、魚、兔子卡片圖:它們的身上藏著好多圖形寶寶,你們能找到嗎?”
3、請幼兒說說:我在身上找到了形寶寶”,并將圖形抱下來。
4、幼兒將圖形分類,送圖形寶寶回家。
(設計思路:在完整的表述中,幼兒驚奇的發現,原來簡單的圖形竟能變成那么多有趣的小動物,既發展了幼兒的思維能力,也留給了幼兒課后創作空間。)
三、數字娃娃
1、“數字娃娃看到我們這里這么熱鬧,也來做客了,它們在哪呢?”
2、師掀起捉迷藏圖,露出按五角星順序排列的數字
。1
。9 。10 。2 。3
。8 。4
。6
。7 。5
3、他們的身上藏著神奇的秘密,你們能發現嗎?(引導幼兒探索,只要把數字娃娃按順序手牽手,就能發現奇妙的圖形)
4、播放輕音樂:大家趕快行動起來,一起尋找神奇的秘密去吧!(幼
兒人手一張數字娃娃圖,按順序連線)
5、幼兒匯報:老師,我的數字娃娃變成飛機(帆船、房子、星星、大樹)啦!
(設計思路:給幼兒營造探索的空間,當幼兒把一個個數字娃娃變成了有趣的圖畫時,他們體驗到了學習的快樂和成功的喜悅。)
四 會跳舞的線
1、師幼隨音樂韻律活動
1、 有一條奇妙的線也愛跳舞,我們一起去瞧瞧吧!
2、 師邊說邊畫:有一條奇妙的線,它最愛在紙上快樂的跳舞,你瞧,
它在這兒轉了一個圈,又在那兒轉了一個圈,在每一塊空地上都留
下了痕跡。
4師幼一起觀察會跳舞的線,找找它們身上藏著什么。
5、引導幼兒在會跳舞的線上添畫圖案,如:添畫小魚的眼睛、嘴巴、
鰭、花紋變成小魚。
6 播放輕音樂:幼兒小組合作作畫(啟發幼兒發揮想象,創造性地添畫各種圖案,如:太陽、花朵、小動物頭、笑臉……)
7 指導幼兒給添畫好的圖案穿上漂亮的衣裳(啟發能力強的幼兒注意色彩搭配、畫面安排)。
8、展示、欣賞、交流作品。
(設計思路:為幼兒營造了一個廣闊的想象空間,讓幼兒手、眼、腦并用,創作出一幅幅新穎、獨特的畫面,并體驗與同伴合作的快樂)
教學反思:
“藏”和“變”總讓幼兒的眼睛閃亮、童心閃爍,在《捉迷藏》的綜合活動中,我巧妙地引導幼兒將語言、數學、繪畫等滲透到美術教學中,給孩子一個自由表現的空間,促進幼兒智力的發展,特別是觀察力、記憶力、想象力、思維創造能力及語言表達能力上。
在“數字娃娃”這一教學環節中,我讓幼兒探索數字娃娃身上的秘
密,當他們發現只要將數字娃娃按順序連線,就能發現奇妙的圖形時,
孩子們興奮地告訴我:“老師,我的數字娃娃變成飛機了。”“老師,我的數字娃娃變成帆船啦……”我看到一張張撲閃著自信與滿足的臉蛋。
“會跳舞的線”教學中,我最大限度地放開幼兒的手、眼、口、腦,
充分鼓勵孩子們小組合作,動手動腦,激發、誘導孩子們展示自己的想象與才智,添一添、畫一畫,探索會跳舞的線里還藏著什么神奇寶貝,孩子們創作表現欲高漲,不時有幼兒告訴我,“老師你看,我把小魚找出來了”“老師,我的會跳舞的線里藏著太陽呢”“老師,我把小熊請來了……”一幅幅生動活潑、情趣盎然的畫躍然紙上,盡管有的夸張變形,有的稚拙,但這些都是的天性、天真、天趣,是成人作品不可比擬的獨特美麗。
通過這樣的教學活動,讓我深切地感受到當今時代,孩子們的視野開闊,思維活躍,認知能力強,想象力豐富,更需要我們教師要善于創造新穎、獨特的方法,選擇豐富多彩的內容,吸引幼兒的好奇心和興趣,留給幼兒充足的想象空間,激發創作欲望,我們要通過手、眼、口、腦并用來開發幼兒的智力,更好地培養出二十一世紀具有創造性和開拓性的新型人才!
小班綜合:捉迷藏 篇2
教學目標:
1、嘗試從整體到局部觀察常見的水果,提高觀察能力。
2、樂于用語言表達自己的觀察和發現。
教學準備:
1、已有經驗:幼兒對常見水果的名稱、形狀、顏色等有初淺的認識。
2、材料準備:1)教師用具:用多張頁面遮擋蘋果、梨、香蕉的圖書、實物水果:蘋果(紅黃綠)2)幼兒操作材料(黑色紙做成的蘋果、梨、香蕉;透明塑封紙做成的蘋果、梨、香蕉;紅、黃、綠的kt板)
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幫助孩子整理已有經驗
1、小朋友你吃過些什么水果呢?那水果是什么樣子的呢?還吃過什么水果?紅紅的蘋果是什么樣子的?
2、小結:哦,我們認識這么多水果,知道紅紅的蘋果、彎彎的香蕉、……
二、幫水果寶寶找家
1、今天老師也請來了一些水果,一起看看是誰呀?(蘋果、梨、香蕉)。他們的影子已經悄悄地躲到了我們后面的小口袋里,請你把它請出來,跟你旁邊的小朋友說一說你手里的是什么水果的影子?
2、提問:你手里的是什么水果的影子?你怎么知道是寶寶的影子?
(香蕉寶寶在哪里?誰也是蘋果的舉起來。和他一樣的水果寶寶舉起來。)
3、哦,影子寶寶們玩累了,想回家。好,請你把它們送回家。
4、幼兒操作,教師指導:
集中交流:你剛才給哪個水果影子找朋友了?為它找了什么水果朋友?為什么?我們一起看看有沒有找對朋友?
5、小結:原來我們是根據不同的形狀找到了蘋果、梨、香蕉的家。蘋果的形狀是圓圓的。梨的形狀是一頭大一頭小,香蕉的形狀是長長的、彎彎的。
三、幫水果寶寶找衣服
1、小朋友們真棒,一下子就找到了水果寶寶的影子。水果寶寶還想和你們玩一次,你們準備好了嗎?
2、看,水果寶寶們又來了,咦,它們身上的衣服怎么不見了呀,我這里有紅色、黃色、綠色的板,請你們想一想蘋果、梨子、香蕉都穿什么顏色的衣服?你覺得它穿什么顏色的衣服就貼到什么顏色的板上。
3、我把板放到后面,等會兒請你們選一盆水果幫水果寶寶們去找衣服。好現在開始吧!
幼兒操作,教師指導:你為蘋果、梨、香蕉找到了什么顏色的衣服?
4、集中交流:看看有沒有幫水果寶寶們找到自己的衣服?
1)我們一起來看看紅顏色的板,水果寶寶們都穿對衣服了嗎?
梨子是什么顏色的衣服?香蕉是穿什么顏色的衣服?
我請幾個寶寶來幫他們找衣服。嗯,現在對了嗎?
2)我們一起來看看黃顏色的板,水果寶寶們都穿對衣服了嗎?蘋果是什么顏色的衣服?蘋果寶寶有沒有黃顏色的衣服?(出示一個黃蘋果,看看這是什么?蘋果)原來蘋果也有黃色的衣服呢。)
3)我們一起來看看綠顏色的板,水果寶寶們都穿對衣服了嗎?那你還在哪里看見過綠顏色的蘋果?出示看看這是什么?蘋果,原來蘋果還有綠色的衣服呢。
5、小結:不同的水果有不同的顏色,同一種水果也會有不同的顏色。就像蘋果,有紅色的、黃色的、綠色的,三種不同顏色的衣服
四、尋找躲在門后的水果
1、你們一會兒就幫寶寶們找到了我們衣服,水果寶寶們還沒有玩夠呢?他們又躲起來了,這次可有點難度哦。
2、這次他們躲在門背后,只露出一點點,我們來猜猜后面躲的到底是誰?
3、幼兒觀察判斷,誰躲在門后
1)你從哪里看出來是蘋果、梨、香蕉?哦,你們都確定是蘋果嗎?我們一起打開門看看。哇,真的是蘋果呀。你們真能干,從顏色就可以猜出是蘋果寶寶。
2)那我們再來看看其他的門背后藏了誰?
都是黃色的。梨子和香蕉都是黃色的,從顏色看我也猜不出來,那我們再開一扇小門看一看,是不是和你們猜的一樣呢?你們都確定是梨嗎?你從什么地方看出來的?
我們一起打開門看看。哇,真的是梨呀。你們真能干,從形狀上猜出是梨子。
4、小結:有的水果單看顏色就能猜出來,有的水果除了看顏色還要仔細觀察它們的形狀才能猜出來
延伸:
小朋友們真厲害,我們只露出一點點還是被你們認出來了。下次我們好要請其他水果寶寶來和你們玩游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