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二班活動案例《我們身邊的科學》
一、活動背景:隨著時代的前進,現代科技給人們的生活帶來了許多便利。小朋友在生活中會發現許多科學。為什么沙發有彈性?為什么輪子都是圓形?如果用方形或三角形做輪子會怎樣?為什么有光的地方就會有影子呢?為什么影子有的時候長,有的時候短?當我們仔細觀察和思考的時候,會發現我們身邊有許多秘密,等著我們去發現、去探索、去了解。
在“我們身邊的科學”這個課程活動中,我們希望通過以生活中常見的科學為話題,從生活中幼兒常接觸和感興趣的事物入手,可以激發幼兒探索的欲望,培養幼兒強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二、活動目標:
1. 對生活中的科學現象感興趣,能積極地參與探索活動,會用語言大膽表述自己的發現。
2. 通過嘗試、感知和操作,積累一定的學習體驗,形成有關概念。
3. 感受成功的快樂,增強自信心,培養獨立性和創造性。
4. 在原故事和兒歌的基礎上,想象并創編新的故事和兒歌。
5. 發展走、跑、蹲、跳的基本能力,增進想象力以及肢體創作的能力,促進動作的敏捷性。
6. 隨音樂的變化,改變動作的速度、力度和難度。
7. 積極參與觀察和探索活動,用觀察比較的方法找出相同的圖案。
8. 正確使用多種手工工具和材料,運用畫、貼、印、捏等方法進行美術活動,提高幼兒的審美能力。
三、區角環境的創設:
1.益智區:
1)幼兒比較并記錄自己的發現,看看什么更有彈 性。
2)幼兒嘗試、比較讓玩具動起來的不同方法并記錄。
2.閱讀區:
教師提供小汽車、樹、花圖片,讓幼兒有表情地講《藍汽車》的故事。
3.表演區:
利用小動物的頭飾, 等東西,根據顧客需要的物品,玩小猴賣“ ”的游戲。
4.生活區:
提供大小不同的刷子,豆類、米、沙子等;咖啡色或黑色卡紙、白色繪畫紙、黃色繪畫紙、瓶蓋子、筆、糨糊、剪刀。
5.美工區:
教師提供大大小小的牌形硬卡紙。
6.建構區:
利用大、中型積木和拼插片等材料搭建汽車等各式玩具,建一個開心科技園。
四、活動網絡圖:
最喜歡的玩具 玩具動起來 彈性 我的好幫手 輪子
會變的圖形 玩水游戲 小猴賣“ ” 顏色變變變 好玩的泥 奇妙的刷子 通信工具
五、活動過程實錄:
子活動一:最喜歡的玩具
活動目標:
1、 了解周圍人喜歡的玩具(包括大人小時侯喜歡玩什么),感知玩具的多樣性。
2、 活動中能積極大方地與人交往。
3、 讓幼兒對自制玩具產生濃厚的興趣。
幼兒言行:
韋敏:“我的玩具叫‘奧特曼遙控賽車’,它跑的速度可快了,在玩的時候要注意遙控器一定要對著汽車前的天線,這樣它可以傳送電波,汽車就能啟動了。”
郭家君:我的玩具是只會說話的小貓,你說什么,它就會說什么,不信你試試!
討論:你們知道大人小時侯玩什么玩具嗎?
華正:我爸爸小時侯用木頭做一把手槍,用木頭銷成一個陀螺。大人小時侯玩的玩具都是自己做的。
張瑋樂:大人小時侯會玩好多民間游戲 ,我媽媽說:捉迷藏、扔沙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