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科學《善跳的袋鼠》
活動目標:
1.培養幼兒對野生動物感興趣,激發幼兒保護動物的情感。
2.通過對袋鼠知識的調查培養幼兒對科學的探索精神,初步培養幼兒在科學活動中的操作常規。
3.了解袋鼠的生活習性及其外形特征,讓幼兒了解袋鼠是一種善跳的野生動物。
重難點分析:
重點:了解袋鼠的生活習性及其外形特征,讓幼兒了解袋鼠是一種善跳的野生動物。
難點:初步培養幼兒在科學活動中的操作常規。
活動準備:
物質準備:課件拼圖《袋鼠》 、視頻《袋鼠跳躍》、音樂《袋鼠媽媽》、袋鼠跳躍操、袋鼠媽媽口袋有寶寶視頻、袋鼠搓拳擊視頻、鉛筆一支、2米高7米長標志。
知識準備:家長提前帶領幼兒搜尋袋鼠的知識,并帶來有關袋鼠知識的資料。
活動過程:
(一)導入:拼圖游戲“袋鼠”,激發幼兒興趣 。(3分鐘)
引導語:“小朋友,你們玩過拼圖游戲嗎?今天啊,老師就帶來了一個大拼圖,誰想知道它拼出來會是什么圖案呢?那好,就讓我們大家一起來努力玩拼圖的游戲吧!”
(二)展開:
1.初步認識袋鼠:我是小小科學家。
(1)讓幼兒說一說自己對袋鼠的認識,活動前請家長帶領幼兒提前找尋有關“袋鼠”的資料。
引導語:親愛的小朋友,前幾天,老師請爸爸媽媽帶領你們調查有關袋鼠的小知識,你都了解到了哪些內容?老師給每個小朋友發了一張了解袋鼠的表格,請小朋友看一看、擺一擺你了解的袋鼠知識吧!(請幼兒看著爸爸媽媽和自己搜集的資料介紹自己了解過的袋鼠的知識,教師根據幼兒的回答操作動畫。)
(表格如下:)幼兒每人一張小表格,教師一張大表格。
可愛的小袋鼠(內容提前打印出來,孩子邊說,教師邊粘) 袋鼠生活在哪里? (哦,原來袋鼠是澳大利亞特有的動物,它生活在大草原上。) 袋鼠吃什么? 通過小朋友們的搜集我們發現袋鼠是食草類動物。 袋鼠的種類?
提問:誰能看著表格說一說你了解的袋鼠。浚ㄕ3名左右的幼兒說一說)教師根據幼兒的敘述進行操作。
師小結:通過小朋友們的調查我們知道了袋鼠是一種生活在澳大利亞大草原上的食草類動物,它的種類繁多,有紅袋鼠、白袋鼠、灰袋鼠、巖袋鼠、短尾矮袋鼠等50多種呢!
2.讓幼兒了解袋鼠后腿及尾巴的特點和作用 。
引導語:剛才小朋友們說到袋鼠有一個很棒的本領,那就是善于跳躍,那你有沒有見過袋鼠是怎么跳躍的呢?讓我們一起來看一看吧!(觀看袋鼠跳躍視頻。)
提問:
(1)“袋鼠為什么跑的那么快呢?它的前腿又細又短,后腿又長又粗,有什么特點?
小結:所有袋鼠,不管體積多大,有一個共同點:長著長腳的后腿強鍵而有力。大多數袋鼠在地面生活,從它們強健的后腿跳越的方式很容易便能將其與其他動物區分開來。袋鼠的這種跳躍方式叫做“雙腳跳躍式奔跑”。
(2)袋鼠的尾巴這么粗壯,又有什么作用呢?
小結:袋鼠在跳躍過程中用尾巴進行平衡,跑起來不至于摔倒,還可以在袋鼠奔跑時幫助改變奔跑的方向;當它們緩慢走動時,尾巴則可作為第五條腿;能在袋鼠休息時支撐袋鼠的身體,像個小板凳。
(3)“袋鼠跳一次能跳多高多遠?”(2米高7米多遠,教師在教室貼一個2米高的線)再次觀看袋鼠跳躍視頻(師講解:袋鼠跑起來的時候前腿蜷縮,尾巴翹起,后腿像彈簧一樣使整個身體往前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