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科學《小麥成長記》活動設計
課程設計由來:
現在正是農村的“收麥時節”,市區的幼兒無法了解小麥的生長過程,不懂農民的辛苦勞動,在幼兒園綜合活動中班有活動《美麗的田野》,教師帶領幼兒參觀“綠色的田野”,初步認識到麥苗,而到了大班上學期有活動《金色的田野》,了解有哪些農作物豐收,而本活動《小麥成長記》更為詳細地幫助幼兒了解麥子是怎樣成長的。
活動目標:
1. 了解小麥從播種到豐收的生長過程,知道農民是怎樣從田地里收割的。
2. 知道小麥能制作出哪些食品,大家品嘗,懂得珍惜糧食。
活動準備:
1.《小麥成長》的課件。收割工具:鐮刀圖片、收割機割麥的畫面場景。
2.成熟的小麥一捆,麥粒一碗。
3.小麥做出的食品:饅頭,面條,花卷,餃子皮,煎餅,大餅。
活動過程:
一、 談話
師:小朋友,你們見過小麥嗎?你知道它長什么樣子嗎?引導幼兒說一說。
二、 觀看《小麥成長》課件
1. 談話,引導幼兒了解小麥的外形特征和組成部分,認識其根、莖、葉的形狀。
師: ①小麥的外型是什么樣的?(長長的,細細的)
②小麥的根是什么樣的?(須根)小麥的莖是什么樣的?(莖稈直,空心,有節。)小麥的葉是什么樣的?(細長)
2. 了解小麥的播種和收獲季節
師:小麥什么季節播種?什么季節收獲?
秋季農民把麥種播在地里;冬季壓實麥苗;到第二年春天,麥苗長得綠油油的,并逐漸長大、抽穗、開花、結籽;5月底6月初,麥子慢慢地由綠變黃,成熟,農民伯伯收麥,叫夏收。
3. 出示成熟的小麥一捆,引導幼兒觀察其根、莖、葉,并仔細觀察麥粒。
師: ①觀察根、莖、葉,幼兒用自己的語句表達出來。
②麥粒是什么樣子的?(黃色,橢圓形)
③分組發放麥粒,供幼兒觀察。
4. 小麥是怎么樣從田地里收割的。
① 出示鐮刀圖片,告訴幼兒以前的時候科技不發達,農民是用鐮刀割小麥,然后攤在馬路上,把麥粒從麥秸上脫下來;
② 播放收割機割麥的畫面,告訴幼兒現在科技發達了,人民用收割機割麥子,方便快捷。
三、 出示小麥制作的食品,了解麥子的用途。
1. 談話,探索小麥制作的食品有哪些?
① 師:你們知道小麥可以做成什么食品嗎?
② 幼兒相互討論,請個別幼兒回答。
(饅頭,面條,花卷,餃子皮,煎餅,大餅。)
2. 教師講解小麥是怎樣制作成各種食品的,幼兒傾聽。
師:小麥成熟后,淘洗,曬干,去小麥加工廠把麥粒磨成面粉,然后制作出各式各樣食品。
3. 出示各種麥制品,引導幼兒了解這都是用麥子做的。
出示準備好的饅頭,面條,花卷,餃子皮,煎餅,大餅,幼兒知道他們各自的名稱。
4. 大家一起嘗一嘗。
幼兒品嘗各種小麥食品。
四、結束: 談話,體會農民勞動的辛苦,萌發幼兒愛惜糧食的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