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科學:天氣預報(精選2篇)
中班科學:天氣預報 篇1
活動目標:1、了解天氣預報的內容以及與我們生活的關系2、能用繪畫的方式來記錄氣象3、增強關注氣象的興趣活動準備:各種氣象的圖片、紙、油畫棒、天氣預報的錄音活動過程:一、話題引入1、 老師遇到了一個難題,想請小朋友們來幫幫我,我明天想出去玩,但是我不知道明天的天氣怎么樣,我該怎么辦呀?誰能幫幫我。2、 哪里有天氣預報?3、 天氣預報里都說些什么東西呢?二、聽天氣預報,討論天氣預報與我們生活的關系1、現在我們來聽一聽天氣預報,聽完之后我請小朋友來說一說你在天氣預報里聽到了什么?2、你在天氣預報里聽到了什么?(如果有些內容沒有聽出來,再放一遍錄音)3、天氣預報為什么要告訴我們這些東西?三、用畫來記錄天氣1、今天的天氣怎么樣?2、天氣除了晴天,還會是怎么樣的?3、你們能不能把這些天氣畫出來?4、每個小朋友選擇一種或兩種不同的天氣,把他畫在紙上,讓別人看了之后能夠知道你畫的是什么天氣。5、我請小朋友來說一說你畫的是什么天氣。四、認識天氣預報中一些氣象的標志1、老師給你們帶來了天氣預報中用到的一些標志,我們來看看他們表示的是什么天氣。活動延伸:在教室里設置一塊天氣預報,請幼兒流來畫當天的天氣,將畫貼起來指導老師建議:1、提問:“天氣預報里都說些什么東西”這個問題太寬泛,可以問“天氣預報對我們有什么幫助?”提問要準確,切入點要小。2、科學活動中要避免問題繞來繞去,第三環節中“天氣預報為什么要告訴我們這些”與引入當中那個問題討論的是同一個問題,回答的時候也有幼兒說可以讓我們知道什么時候去玩。3、活動準備方面:把錄音改成視頻,有一個圖像的呈現,這樣能更好地提起幼兒的興趣,天氣標志的圖片再豐富一些。活動中幼兒有提到雷陣雨之類的,但是這個圖標沒有呈現出來。4、引入的時候,可以先問幼兒“今天天氣怎么樣”,幼兒說:“晴天”,然后出示晴的標志,緊接著再來看一看其他的一些天氣標志,然后再來看一段天氣預報的視頻,在看的過程當中可以觀察那些天氣的標志。活動的側重點可以放在天氣標志的識別上,在認識了之后,再請幼兒來自己設計天氣的標志。自我反思:整個活動下來,最大的感覺是一開始就沒有提起幼兒興趣,再加上錄音聲音比較輕,而且只有聲音,沒有圖像,導致后來的活動過程不活躍,提問之后沒有回應,沒有勾起他們討論的欲望。在設計圖標這個環節,目的應該是讓幼兒畫出一種氣象的標志,但是之前沒有出示過那些規范的氣象標志,所以在幼兒的繪畫中,可能幼兒會用一種畫面來表示,缺少標志的意義,所以如果把對標準標志的認識放在前面的話,可能會更好一些。
中班科學:天氣預報 篇2
活動目標:
1、了解氣象知識,萌發樂意關注天氣的興趣。
2、在交流講述中,感受天氣變化與人們生活的關系。
活動準備:ppt,統計表格
活動過程:
一、交流天氣(價值點:了解一些常見天氣及其圖標。)
提問:(出示“天氣”兩字)你們認識字嗎?這是什么字?
關鍵提問:你們知道哪些天氣?
追問:(教師點擊出天氣標志)你們知道這是什么天氣?你從哪里看出來?(重點講解霧霾和沙塵暴的標志)
小結:這些就是我們經常會遇到的一些特殊的天氣情況。
二、天氣預報(價值點:知道天氣預報的組成和出處。)
關鍵提問:你一般可以從哪些地方了解這些天氣情況?(可共同找報紙上的天氣預報)
小結:原來電視上、手機上、報紙上、電腦上、以及生活中的許許多多的地方都能了解到天氣預報。
關鍵提問:天氣預報會播報哪天的天氣?有哪些內容?
小結:報紙上、電視上播報的都是今天的、明天的以及未來幾天的天氣,所以才叫天氣預報。
提問:為什么我們要預先知道未來幾天的天氣呢?
小結:不同的天氣我們需要做不同的準備,了解天氣預報跟我們的生活有很大的關系。
三、幼兒操作(價值點:體會天氣與人們生活的關系。)
關鍵提問:天氣情況的改變會影響我們的生活,(出示表格)這張表上有什么?
引導語:左邊一排是各種天氣,上面是很多物品,這張表是在問你這些天氣要帶上面的哪些物品,要帶的在物品的下面打鉤。
四、統計結果(價值點:交流自己的想法,進一步體會天氣與人們生活的關系。)
1、教師用舉手的方法統計結果。
引導語:這是老師的統計表格,請你看好自己的小格子。
2、根據結果提問幼兒選擇的理由。
小結:答案沒有規定,只要是適合的、需要的都是對的。
五、活動延伸
(出示中國地圖)
提問:如果我要去北京、海南島旅游,我的包包里需要帶哪些物品?請你回家了解一下這幾個地方的天氣,明天來告訴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