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美術活動:母雞蘿絲的農場
交互式電子白板的重點不在白板,而在互動。教學互動包含溝通、回饋、參與等方面。課堂上師生的人際互動包含語言信息和非語言信息的多向傳遞,是師生間的給與得,并由此引發新的理解與學習。如果教師一味強調交互式電子白板的技術互動(白板新功能)、物理互動而忽略幼兒的中心地位,則幼兒無法獲得綜合分析、評價、欣賞、理解、想象與創造等能力。因此,交互式電子白板的“互動課堂”中,“互動教師”的優先性遠高于交互式電子白板。在本節教學活動的創編圖案活動中,我可以增加更多幼兒與白板互動的空間,如請幼兒上臺動手畫出自己喜歡的圖案,便于大家共同分析欣賞。同時還可以幫助幼兒檢驗學習效果,解決出現的問題。
3.關注交互式電子白板的及時生成性
“動態生成”是新課程改革的理念之一,它要求教師從生命的高度,用動態生成的觀點看待課堂學生。新課程背景下的課堂不是教師演示知識的產生過程,是師生共同生成、建構知識的過程。生成性是新課程課堂教學的亮點,在傳統的多媒體教學環境中,課件的播放是線性的,牽引著教師和學生一步步達到預定的教學目標,即使在某個環節允許有多個分支選擇,也是教師事先設計好的,萬一學生的思維與教師的預設不一致,教師已經不可能再對課件進行修改,只能牽強地引領學生或一帶而過。在本次的美術教學活動中,當我用放大鏡將青蛙身上的圖案放大時,幼兒并不同意我的觀點,他們發現不了青蛙身上的整齊圖案,于是我們又共同嘗試尋找了其他的圖案。而青蛙身上的圖案,在課前我已生成,并準備帶領幼兒分析,當孩子不能理解內化時,我可以及時生成其他適合幼兒的圖案資源。有了白板,老師便能靈活地應對突發的課堂事件,幼兒回答什么,我們就可以直接展示什么;幼兒需要什么,我們馬上可以給什么。且這生成的資源馬上可以直接應用到下面的教學中。可以說,及時生成性是交互式電子白板課堂的“靈魂”。 綜上所述,交互式電子白板技術為幼兒園教育帶來了新的活力,提供了許多新的潛在可能性,同時也對教師的教學設計能力和教學調控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今后的使用中不斷挖掘其內在功能,同時認真面對出現的問題,尋求幫助。我將認真踐行新課程理念,更好地推進使用白板資源,優化課堂教學,切實把學生的主體地位落到實處,促進學生和教師、學校的共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