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美術:小人國
設計思路:
二期課改提出:以幼兒發展為本,在玩中學,這一理念的轉變促使教師在教學活動的設計和組織過程中,更關注孩子的世界,如何走進孩子的世界尋找他們的興趣點,了解他們的需要給予最切合的支持成為擺在每個教師面前的最重要的課題。要走進孩子的世界,我想應該有一雙善于聆聽的耳朵。
隨著主題《我們的身體》的深入開展,我班開展了《小木偶》《小人國》《會變的身體》等學習游戲活動,孩子逐漸對身體能做出的各種姿態產生濃厚的興趣:在自由活動中,孩子們和同伴自發而反復的做著“木頭人”的游戲;在音樂區,孩子們樂意跟著歡快的音樂節奏學做“小木偶”;在美工區孩子們喜歡選擇用火柴棒小人進行涂鴉;有的孩子還嘗試用記號筆記錄自己游戲的情景,但是孩子苦于技能的約束,不能清晰的表現人物的各種動態。
于是,我設想用點畫滿足孩子表達表現人物動態的愿望。對于點畫,我們班的孩子在小班就有過手指點畫的經驗,但僅停留在用手指填色簡單的基礎上。我嘗試引導孩子用手指印畫的方法,在指紋圖案上添加簡略的線條來表現各種人物的動態,要比直接繪畫人物動態容易掌握,更可為今后人物動態描繪奠定基礎。
在活動設計中,我想到:小朋友都很喜歡《小人國》的故事里生動形象的小人形象,因此嘗試創設“格列佛巨人”的操作環境,在故事的情景中,激發幼兒創作興趣,在手指印畫的基礎上,表現出小人的各種各樣的動態形象,并體驗到不同的繪畫方式帶來的樂趣。
活動目標:
1.運用手指點畫的方式創造各種人物形象,并在指紋圖案上添加簡略的線條,表現人物的各種動態。
2.大膽想象和添畫,體驗運用新的繪畫方式進行美工活動的樂趣。
教學重點與難點:運用指點畫表現小人的頭和身體,并用記號筆添畫表現人物的各種形象
活動準備:小人國分段長卷畫、紅藍印泥、記號筆、模擬手指海綿印章、抹布、ppt(小人國故事、示范步驟)。
活動過程:
一、觀察《小人國》故事中人物的不同動態
1、(出示小人國故事圖片)你看到了什么?猜一猜這個故事的名稱。(小人國)
2、你們看,這些小人們都在做什么,讓我們用放大鏡仔細的看一下。
重點:將小人放大,仔細觀察人物的特征(四肢的方向),請孩子們模仿小人的動作。
1)喝水(重點觀察:手臂是怎么樣,引導模仿動作)
2)站立握刀。(重點觀察:人物的姿勢,表情;說說手上還可以拿什么,想做什么)
3)擦汗(重點觀察:怎么看出小人很熱,怎么表現流汗的?)
二、觀察點畫步驟,交流表現人物動態的方法
1、巨人有那么多朋友,再也不孤獨了,他準備開一個盛大的音樂會,邀請更多的小人一起參加。(出示手指印畫出的小人)
重點:猜猜這些小人是怎么變出來的?(隨著幼兒的講述,出示印泥等工具)
2、教師根據幼兒的選擇,選取一個小人的形象,引導幼兒交流怎樣運用手指海面嘗試點畫。(邀請個別幼兒參與點畫,教師發現孩子操作中的問題,及時引導。
重點:
l 右手大拇指肚蘸足印泥,穩穩地落在紙上,稍稍向下壓,不要移動,印出清晰的指紋
l 幼兒印泥點畫時頭部與身體連接緊密,用記號筆添畫四肢動態。
3、運用ppt,回憶操作步驟。
三、幼兒繪畫,表現人物動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