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美術《奇妙的海底世界》
活動目標:
1. 了解幾種常見的海洋生物,通過剪、貼、添畫等技巧,表現海底生物的各種姿態。
2. 愿意與同伴合作完成作品,分工明確,培養合作精神。
3. 能在活動中大膽地進行想象、創作,體驗成功的喜悅。
活動準備:
物質準備:課件、背景音樂、藍色海洋背景圖每組一張
知識準備:幼兒會畫基本的圖形。
活動重難點:
通過剪、貼、添畫等技巧,表現海底生物的各種姿態。
活動過程:
一、視頻導入。
1.師:小朋友們,今天談老師請來了一些好朋友來我們中二班做客,我們一起來看看它們是誰?
2.播放視頻
3.師:你看到了什么?小魚兒都有哪些顏色?它們是什么形狀的?海底世界可真美麗~
二、教師示范操作。
1、咚咚咚~誰來了
原來是美人魚來了,她怎么了呀?她為什么哭呢?原來她是想念海底的好朋友魚兒寶寶了,她想念與它們一起玩耍的快樂時光呢!那我們一起幫她把小魚們找回來,好嗎?
2.出示三角形、圓形、正方形、橢圓形圖片。
師:現在我們有這么多圖形寶寶,怎么樣讓它們變成小魚呢?
3.出示各種形狀不一樣的小魚寶寶
師:這是什么形狀的小魚呢?這些小魚都是怎么樣變出來的呢?
4.教師示范添畫(投影儀)
a.在彩紙畫好要畫的圖形,將畫好的圖形剪下來,貼在底板上。
b.為小魚添畫上三角形的尾巴以及漂亮的眼睛和身體上的花紋。
c.最后畫一些海草、貝殼裝飾海底。
重點指導幼兒要注意給小魚添畫三角形的尾巴、眼睛、嘴巴、美麗的花紋。
師:各種形狀的小魚在海底世界里玩耍得真開心,海底世界里還有什么呢?
引導幼兒添畫螃蟹、章魚、海星等海洋生物。
5、教師布置活動要求。
(1)小組合作進行,不爭搶工具,學習分工合作。
(2)能利用多種圖形做小魚的身體。
三、幼兒操作(播放音樂)
師:讓我們一起來合作吧,現在開始制作海底小動物嘍。相信你們一定會幫助小金魚和美人魚姐姐完成心愿的。
幼兒結伴,分組合作進行創作活動,教師觀察指導。
四、展示作品
將幼兒的作品展示在展板上,集體欣賞奇妙的海底世界。
請個別幼兒介紹他們小組的作品。
五、環保教育
師:藍藍的大海是那么的寬廣美麗,美人魚姐姐和伙伴們喜歡生活在怎樣的海水中?(干凈的)希望小朋友回去告訴自己周圍的人,讓大家一起來保護環境,讓海洋動物有一個清潔又快樂的家。好嗎?
活動反思:
在本節活動引入部分,我播放介紹海洋生物的多媒體課件,讓小朋友欣賞。并提出了一些問題:(1)魚都有什么形狀呢?魚兒都有哪些顏色?(2)海水是什么顏色的?海底都有哪些生物?通過課件幼兒都能回答出來,我還給幼兒了解了更多的海洋生物的形狀、顏色以及海洋的景色,為下面環節的創作作鋪墊。對于本班的幼兒來說,他們已經知道海里的多種生物,海底世界是一個既熟悉又陌生的地方,奇妙的海底給小朋友帶來無限遐想、無限的神秘感,幼兒可以根據自己的認知經驗來選擇作畫具體內容,讓他們畫海底世界實際上給了他們自由創作的機會,所以容易引起幼兒的興趣。孩子們在活動中與教師有著很好的互動,最后的作品都完成的很好,孩子們互相配合進行,增進團隊精神。在最后的環節中滲透環保小知識,告訴孩子如今美麗的大海正在受到環境污染的威脅,需要我們共同來保護,一同交流一些保護海洋環境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