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十六個民族是一家》教案(通用6篇)
《五十六個民族是一家》教案 篇1
第1課 五十六個民族是一家
教學目標
基礎知識
了 解
各民族分布特點、民族區域自治和各民族共同發展的政策及其作用
掌 握
民族團結的概念:各民族在社會生活和交往中和睦、友好、互助、聯合的關系,以及各族人民齊心協力促進祖國發展和繁榮的狀態
能力訓練過程方法
整理知識提煉結論
通過學習“民族區域自治的實行”,培養一切從實際出發、實事求是的良好習慣,獲得正確分析問題的能力
識圖想象知識遷移
利用教材有關照片及其說明文字,結合本校西藏班網頁介紹的內容,通過漢藏“民族團結”的感性認識,聯想到全國各民族的大團結
情感態度價 值 觀
繼承傳統樹立責任
通過了解一些少數民族文化習俗,理解中華民族的優秀文化傳統,形成對祖國民族大家庭的認同感,自覺承擔對于國家和民族的歷史責任
學習英模積極進取
了解孔繁森的感人事跡,自覺學習他積極向上的人生態度,確立起為祖國現代化建設做貢獻的遠大理想
教學重點 民族區域自治的內容和意義以及人民政府實行的各民族共同發展政策
教學難點 我國實行民族區域自治的原因
課前準備
教師準備:1、收集有關少數民族民俗文化的圖片和影像資料;
2、制作多媒體課件;
學生準備:1、收集有關少數民族民俗文化資料;分小組介紹民俗文化;
2、學唱民歌;
教學方法:談話法、討論法;活動法;
學生學法:學會探究式學習
教學手段:多媒體課件
課時:1課時
課型:新授課
教具: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導入新課
大家還記得西漢有位自愿嫁給匈奴單于呼韓邪,使得漢族與匈奴族友好相處的著名美女嗎?誰說得出她的姓名?(王嬙——王昭君。)誰還能說出唐朝時,為促進唐朝與吐蕃友好相處做出卓越貢獻的兩位公主嗎?(文成公主、金城公主)
承上啟下,教師講授:我國秦漢以來,形成了統一的多民族的國家,并經過了多年不間斷的發展。各民族之間雖然有矛盾和戰爭,但是各民族在社會生活和交往中和睦、友好、互助、聯合的關系卻是主流,各族人民齊心協力促進祖國的發展和繁榮,都做出了卓越的貢獻。新中國建立以來,中華民族大家庭的團結如何鞏固和發展呢?請大家學習新課。
一、民族區域自治制度的實行
1 中華民族大家庭的構成有什么特點?(由56個民族組成,各民族相互依存、不可分離,分布格局是以漢族為主體的各民族大雜居、小聚居。)
2 組織學生討論:黨和政府實行民族區域自治的原因。(教師按下表啟發歸納)
歷史傳統
秦漢以來,逐漸形成了以漢族為主體的各民族大雜居、小聚居的分布格局
經濟文化
各民族在經濟、文化上長期以來取長補短、相互依存、不可分離
政治利益
近代以來,各族人民在共御外敵、爭取國家獨立民族解放的斗爭中,建立了休戚與共的關系,在根本的政治利益上完全一致
教師指出:我國民族區域的分布特點是歷史形成的,實行民族區域自治符合國情實際。它有助于維護國家的統一,也有助于保障少數民族管理本民族地區事務的權利。它有助于國家政策在少數民族地區的貫徹執行,也有助于民族自治地區經濟和社會各項事業的發展。它有助于國家富強,也有助于各民族繁榮。它有助于各民族鞏固熱愛祖國的情感,也有助于大家增強熱愛本民族的情感。總之,實行民族區域自治是個兩全其美的選擇。
二、新型民族關系的建立
學生閱讀相關課文,回答:請你以藏族、達斡爾族、傣族為例,說明少數民族地區經濟發展情況:
藏族百萬農奴翻了身,進入社會主義階段,成為我國五大牧區之一。內蒙古自治區的莫力達瓦達斡爾族自治旗成了國家商品糧基地。西雙版納傣族自治州是我國第二橡膠基地。
說出當時為少數民族區域經濟發展而進行的基本建設工程項目名稱。
克拉瑪依油田、新藏公路、青藏公路、川藏公路、蘭新鐵路、包蘭鐵路、包頭鋼鐵公司等。
教師歸納指出:人民政府盡一切努力促進各民族共同發展的措施有
a.加強少數民族地區的基礎設施建設,促進生產發展;
b.發展少數民族地區農牧業經濟,加大少數民族地區改革開放的力度;
c.對少數民族地區實行優惠的財政政策;
d.鼓勵少數民族地區發展貿易,照顧少數民族用品生產;
e.幫助少數民族地區脫貧致富;
f.對少數民族地區實行寬于漢族的計劃生育政策。
引導學生觀看本課插圖,回答:這些插圖表現的主題是什么?
各少數民族跨入社會主義階段后,特別是在改革開放以后,為建設祖國和自己美好的家園,迸發出巨大的熱情。他們的社會生活、精神面貌、文化事業都發生了深刻的變化。這是黨和政府實行民族平等、民族團結和共同發展繁榮政策的結果。
從孔繁森的先進事跡中,說說他有哪些高貴品質值得提倡?
忠誠黨的事業,關心人民疾苦,不顧個人得失等。
練習鞏固
1根據課文中的思考題,指導學生完成。
2完成課本學習測評:
《五十六個民族是一家》教案 篇2
【活動目標】
1、知道中國有56個民族,能夠說出一些少數民族的名稱。
2、認識維吾爾族、蒙古族、藏族、傣族、朝鮮族等民族服飾的特征,初步了解他們生活的環境和民俗環境。
3、懂得尊重少數民族。
【活動準備】
掛圖9號;《小朋友的書·我的祖國叫中國》;民族娃娃。
【活動過程】
一、通過回顧歌曲《大中國》引入活動。
1、播放大中國的音樂,讓幼兒跟著錄音唱起來。
2、師:老師剛剛在歌曲中聽到這樣一句歌詞:兄弟姐妹都很多。有哪位小朋友可以告訴我這句話是什么意思?(中國有56個民族)
3、師:小朋友們知道我們的兄弟姐妹是哪些少數民族嗎?請你說一說他們的名字。
4、教師根據幼兒提到的少數民族,逐一出示相應的民族娃娃。
二、看掛圖了解少數民族服飾的典型特點。
1、師:請小朋友仔細觀察掛圖上的少數民族娃娃,看看他們的穿著打扮有什么特點?與我們相比又有什么不一樣?
2、幼兒交流討論,表達自己的想法。
3、教師小結民族服裝的特點:
維吾爾族:男女都喜歡戴繡花小帽,穿長筒皮靴。婦女喜歡穿薄紗連衣裙,外面套件小背心。女孩喜歡編許多小辮子。
蒙古族:穿蒙古袍,這種長袍很寬大,腰間系上紅綠綢緞腰帶。婦女喜歡用布包頭。
藏族:女人喜歡穿五彩的橫條圍裙,男人喜歡穿一只衣袖。
傣族:女人喜歡穿長至腳背的筒裙。
朝鮮族:女人穿斜襟短上衣、長裙,胸前系飄帶。
三、看掛圖了解少數民族的居住特點、特產和風土人情。
1、師:從掛圖上我們可以看出來族住樣的房子,有特產,他們喜歡干。(教師舉例介紹一個少數民族)
2、請小朋友們來為我們介紹一下其他少數民族的特點。
3、教師補充小結:
維吾爾族:新疆,盛產甜甜的葡萄和哈密瓜,男女老少能歌善舞。
蒙古族:內蒙古,有遼闊的草原,住蒙古包,喜歡騎馬、摔跤,彈著馬頭琴唱歌跳舞。
藏族:西藏,有連綿的雪山,藏族人有獻哈達的禮儀,耗牛是高原上的交通工具。
傣族:云南西雙版納,孔雀之鄉,住竹樓,潑水節是傣族的重要節日。
朝鮮族:吉林長白山,女人跳長鼓舞,喜歡蕩秋千、壓跳板,動作驚險、優美。男人跳舞時常常戴一頂“象帽”,帽子上的“象尾”會隨著頭部甩動繞身旋轉。
四、幼兒閱讀《小朋友的書·我都祖國叫中國》
1、請幼兒說一說畫面中的娃娃都是什么民族的。(回顧各民族的特點)
2、觀察娃娃四周的小畫片,根據畫面的內容與民族的特點,將畫面與民族娃娃連線。
五、活動結束。
雖然我們都住在大中國,可是我們的生活卻又如此大的差別,但是我們都是兄弟姐妹,因此各個民族都要相親相愛,互相尊重,這樣祖國媽媽才會笑臉常開!
《五十六個民族是一家》教案 篇3
活動目標:
1、 簡單了解藏族、維吾爾族、朝鮮族及蒙古族的一些風俗服飾。
2、 知道中國是個多民族的國家,激發幼兒愛國的情感。
活動準備:
1、 各民族的娃娃
2、 ppt課件
3、 各民族的音樂
活動過程:
一、 引起興趣
教師:你們看,今天我們班級來了許多新朋友,你們認識嗎?
(展示各民族的娃娃)
二、 探索發現
1、 觀察發現各民族娃娃的服飾不同
——初步了解民族的不同風格的服飾
教師:你們看,這位朋友的衣服和我們有什么不一樣呢?
幼兒討論
2、 簡單了解各民族的名稱、風俗
——簡單介紹了解這些民族娃娃所在的各民族名稱及各地風俗
藏族介紹
有人口4593330 人,主要分布在西藏自治區以及青海、甘肅、四川、云南等臨近省。
3、 教師小結:知道了解我國除了我們漢族以外,另外還有55個少數民族,我們國家是個多民族國家
三、 體驗感受
1、 可以播放各民族的音樂
《五十六個民族是一家》教案 篇4
活動目標:
1、簡單了解藏族、維吾爾族、朝鮮族及蒙古族的一些風俗服飾。
2、知道中國是個多民族的國家,激發幼兒愛國的情感。
活動準備:
1、各民族的娃娃
2、PPT課件
3、各民族的音樂
活動過程:
一、引起興趣
教師:你們看,今天我們班級來了許多新朋友,你們認識嗎?
(展示各民族的娃娃)
二、探索發現
1、觀察發現各民族娃娃的服飾不同
——初步了解民族的不同風格的服飾
教師:你們看,這位朋友的衣服和我們有什么不一樣呢?
幼兒討論
2、簡單了解各民族的名稱、風俗
——簡單介紹了解這些民族娃娃所在的各民族名稱及各地風俗
藏族介紹
有人口4593330人,主要分布在西藏自治區以及青海、甘肅、四川、云南等臨近省。
3、教師小結:知道了解我國除了我們漢族以外,另外還有55個少數民族,我們國家是個多民族國家
三、體驗感受
1、可以播放各民族的音樂
《五十六個民族是一家》教案 篇5
教材分析:
《五十六個民族是一家》是遼海版小學二年級品德與生活的內容, 目的是讓學生了解我們國家是個多民族的國家,知道我們國家有多少個民族,能簡單了解一些少數民族的風俗習慣,學會尊重和理解少數民族。
學情分析:
在生活中學生能夠了解一些我們國家是個多民族的國家,但對這些民族是哪些不夠了解,也不太了解他們生活的環境和風俗習慣,在這節課中,讓學生自己動手收集資料對少數民族進行了解,培養了學生的收集資料的能力。
教學目標:
知識與能力:知道我國共有56個民族,是一個統一的多民族國家。
行為與習慣:通過搜集信息、舉辦展覽等活動,進一步了解民族文化,提高搜集、整理、分析和運用信息的能力。
情感與態度:懂得“民族團結則百業興旺”,我們應為增進民族團結而努力。
教學重點:知道我國是一個統一的多民族國家,了解一些常見的民族知識。
教學難點:能夠和各民族小朋友和平相處。
教學準備:多媒體課件、各民族資料等
教學過程:
一、 猜猜看看 導入新課
不猜不知道,一猜中國真奇妙,請你猜猜他們是哪個民族的。今天我們就來了解56個民族是一家吧!學生自由猜想,說出自己對少數民族的了解。
(通過猜謎語的形式導入新課,激發興趣)
二、合作探究 對話交流
1、56個民族56朵花,56個兄弟姐妹是一家,你知道多少個兄弟姐妹的名字呢?學生自由暢談。
2、走進民族風情園(組內交流),(師適時出現多媒體課件)
學生利用課前收集的資料和書中的資料,以小組為單位進行交流,說出各民族的生活習慣和風俗習慣等等。(可以是圖片、文字資料)
(培養學生團隊的合作能力,解決本節課的重點)
3、你還知道哪些民族的風俗習慣呢?學生自由暢談。
三、結合實際、行為導航
在我們班級中還有一些漢族的小朋友,我們要怎樣與他們相處呢?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說出和這些小朋友要團結、和平地相處。
四、課堂升華、總結收獲
56個民族組成了祖國大家庭,56個民族團結一心,共同建設我們的國家,讓我們團結一心《愛我中華吧》!齊唱歌曲《愛我中華》。
《五十六個民族是一家》教案 篇6
活動目標:
1、知道我國共有五十六個民族,初步感受我國是一個幅員遼闊、多民族的統一的大家庭。
2、初步了解一些主要少數民族的文化和風俗習慣,感受我國民族文化的豐富多彩。
3、知道尊重少數民族的風俗習慣和獨特文化,培養民族自豪感以及民族大團結精神。
重、難點:認識個別民族,了解和尊重他們的文化和風俗習慣。
活動準備:
1、老師和同學一起搜集各民族的資料;
2、訪問身邊的人是什么民族的,做好記錄。
3、教學課件。
活動過程:
一、說“家”導入,引出課題
1、(出示“家”字)誰愿意告訴大家你家里有多少口人?有哪些人呢?
2、其實我們小朋友、老師還有一個共同的家,這個大家庭里有13億多的兄弟姐妹,由五十六個民族組成。我們這個大家庭的名字叫——中國。
3、你們知道這個大家庭里有哪些民族嗎?(生談,揭示課題:五十六個民族是一家)
二、總覽五十六個民族,引起興趣。
1、課件出示五十六個民族動畫,引起興趣。
2、說說:看了五十六族兄弟姐妹,你有什么感想?
三、從身邊出發,匯報自己的民族和周圍的少數民族。
1、說說自己是什么民族的。
2、匯報周圍有哪些少數民族的朋友。(貼民族小圖片)
四、暢談所知,認識民族。
1、小組里面先交流,在空白的中國版圖上貼上或寫上小組搜集到的材料,并選擇你比較了解的說一說。
2、進行師生、生生互動交流。教師參與,引導學生進入情境體驗。
(課件出示中國版圖,隨機點擊分別出示個別省及有代表性的民族圖。)
3、談感受:如果有機會,你想到哪個少數民族家做客,為什么?如果那個少數民族的小朋友到我們這兒,你會怎么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