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數學:尋找小熊
教學反思:排序指的是將兩個以上物體,按某種特征上的差異或一定的規律排列。它是一種連續的比較,建立在對兩個物體比較的基礎上。通過排序可以促進幼兒分析、比較能力的發展。中班上學期的孩子在操作擺弄物品時,已逐漸認識了一些事物的屬性,如:長短、顏色等,能了解不同物體的屬性、發現其明顯的差異性,也能感受到有關規律的經驗。所以在此基礎上本學期我創設了“幫助朵拉尋找小熊”的情境。利用孩子們熟悉的朵拉,以動畫片形式導入,引起幼兒興趣,引導幼兒學習、觀察、比較,使其體驗更深入、規范、條理化,讓幼兒進一步感受規律美。活動開始,我就用情景導入,朵拉的小熊丟失了!,在修小橋中讓幼兒發現有序的排列,他們很快發現橋板是用長短來排列的,吸引了幼兒的注意力。在穿樹林時發現花是藍、紅、黃來排列的,接下來的環節是走迷宮,這個環節是讓幼兒仔細觀察并小組合作,將排序活動融合在幼兒玩之中,營造一種輕松愉快的氣氛。這個環節孩子們的情緒一下子調動起來了,都能積極融入其中。從簡單的abab排序到abcabc,最后一個環節是鉆山洞,孩子在玩中探索不同的排列方法,本來第一研時只要熊腳印和鴨腳印,在第二研時狗腳印的加入,一部分幼兒能簡單的排列,也有一部分的孩子不理解,這時我考慮的不夠周到,沒有讓孩子掌握排列這種多角色的方法,而是在嘗試自己的探索,這樣就阻礙了孩子的思維。通過這次活動使我更加明白了活動中的很多細節問題值得注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