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鴨”和“duck”(通用8篇)
“鴨”和“duck” 篇1
“鴨”和“duck”
活動目標 1.幫助幼兒理解和掌握中國的“鴨”字和外國的“duck”字。
2.通過表演、連線等游戲形式,復習以前所學的單詞;加強對幼兒手指點讀、按順序傳書能力的培養。
3.激發幼兒繼續學習英語的興趣。
活動準備 1.英文和中文字卡若干;教學圖片4張。
2.連線圖4張;筆4支。
3.幼兒圍座成半圓形,每張椅子上貼有不同的英文字卡;幼兒每人胸前貼有不同的種文字卡。
4.幼兒雙語用書每人一本。
活動過程 一.幼兒聽音樂,進行游戲“我的位置在哪里”,引起幼兒興趣。
1. 幼兒聽音樂,根據自己身上的卡片,找相應的座位。
2. 幼兒相互介紹自己身上的字和板凳上的字。
3. 請幼兒向大家介紹自己身上和凳子上的字。
二.通過表演游戲“猜單詞”,復習鞏固以前所學的單詞。
1.一名幼兒抽取卡片,通過動作或聲音表演卡片中所寫的單詞,其它幼兒猜單詞。
三.幼兒理解和掌握新詞“鴨”和“duck”。
1.教師出示圖片,介紹鴨寶寶;幫助幼兒認識中國的“鴨”字和外國的“duck”字并講述故事。
2.通過提問的方式幫助幼兒熟悉中國的“鴨”字和外國的“duck”字。
3.幼兒與教師共同扮演鴨寶寶,引導幼兒理解中國的“鴨”字和外國的“duck”字。
4. 幼兒找出圖片中,中國的“鴨”字和外國的“duck”字。
5. 教師手指中國的“鴨”字或外國的“duck”字,請幼兒用不同速度的鴨子走的動作來區別它們。
6. 請幼兒找出黑板上的中國的“鴨”字和外國的“duck”字和他們一起做游戲。
7.引導幼兒認識外國的“duck”字
(1)引導幼兒看圖片,討論外國的鴨字里有哪些字母,
并啟發幼兒做出動作。
(2)教師邊講故事邊表演,引導幼兒觀看,并告訴幼兒,
各個字母逐個點合成為外國的“duck”。
(3)引導幼兒扮演字母,表演故事。
三.引導幼兒看書,進一步認識中國的“鴨”字和外國的“duck”字。
1.引導幼兒傳書,發展幼兒的良好的行為習慣。
2.引導幼兒翻書,并聽錄音帶點讀故事,從而進一步認識中國的“鴨”字和外國的“duck”字。
四.連線競賽游戲,幫助幼兒復習所學單詞,包括中國的“鴨”字和外國的“duck”字。
1.幼兒分成四組進行競賽游戲。
“鴨”和“duck” 篇2
教學目標:
1、認識11個生字,會寫6個生字。學會新的筆畫"橫鉤",會寫3個部首:寶蓋兒、月字旁、單人旁。了解"友"的字理演變過程。
2、有感情朗讀、背誦課文。
3、大概了解課文蘊涵的道理:朋友之間應該多看別人的優點,才能相處融洽,感到快樂。
教學重點:
識字、寫字。學習新的筆畫"橫鉤"。學習三個部首:寶蓋兒、月字旁、單人旁。
教學難點:
領悟文中的道理。
一、創設情境、激趣導入
1、寒冷的天氣讓我們穿上了厚厚的冬衣。可是,有一個 地方卻風景如畫,濃濃暖意。 小朋友們,想去看看嗎?那就隨我一起來吧!
2、 (展示板畫)這里的景色怎么樣? (美:清清的水,綠綠的草,藍藍的天………)
3、有幾只可愛的小動物也來到這里游玩,它們是誰呀? (貼小動物圖片,引出課題:貓和狗·鴨和鵝)
4、指板書,讀課題。
5、聽!它們在說些什么?想知道嗎? 那么,就讓我們一起到課文中聽一聽吧!
二、初讀課文、檢查預習
1、同學們自由讀課文,讀準字音,圈出生字。
2、同桌互讀,交流生字識記情況。
3、教師相機檢查預習。
①讀詞語卡片。(指名讀、小組接龍比賽讀等形式)
②增加難度讀單個字。
三、指導朗讀、入境表演
(一) 整體感知,初步體會
1、生字認得準,課文一定讀得棒!誰愿意讀這首兒歌?
2、指名讀,你知道了什么?讀懂了什么?(簡單說主要 內容)
3、你喜歡哪兩種小動物?為什么?
4、引出中心,進行板書:團結友愛。
(二)學第二小節,讀中演悟
1、 從文中哪兒能看出團結友愛呢?讀第 2 小節, 想一想, 找一找。
2、交流體會:抓住重點詞:齊、擺、搖……悟中心。
3、多么可愛的白鴨,白鵝呀!帶著你的情感,讀一讀這 一小節吧!
4、指名讀、評讀(適當指導)
5、戴頭飾、重表情、加動作,表演讀。
6、和團結友愛的白鴨、白鵝一起唱歌,心里真高興!
(三)學第一小節,讀演并進
1、我們還去不去找花貓、花狗? 一 種:愿意,那么就讓我們去幫一幫它們吧! 另一種:不愿意,應不應該去幫一幫它們?(滲透教育) 說一說理由。
2、讀第一小節,想:應該怎樣讀這部分?
3、交流(可以讀表現朗誦,可以說朗讀體會,可以講朗 讀技巧)
4、采取多種方式朗讀。
5、你愿意勸一勸它們嗎?(板書:互指不足)
6、花貓、花狗聽了你們的話,會有什么變化呢?學生說 想法后,出示自編的兒歌,學生讀 花 心 一 貓 里 起 花 慚 游 狗 愧 戲 聽 低 多 見 下 快 了, 頭。 活, 從 此 也 做 好 朋 友。
四、引導觀察,突出中心
1、誰愿意和我做朋友?那你們的仔細看書中圖與老師板 畫,說說優缺點。 (意在讓學生發現文中圖的錯誤) 謝謝你們:老師不是萬能的,書本也會有錯誤!希望在 以后學習生活中得到你們更多的幫助!
2、為了感謝你們,老師把自己編的小兒歌送給大家。
“鴨”和“duck” 篇3
幼兒園托班科學教案:小鴨和小雞
活動目標:鼓勵幼兒跟著教師和同伴一起說說玩玩,引導幼兒區分小鴨和小雞的顯著特征。
活動準備:自制玩具小雞和小鴨
活動過程:
1、看故事表演:教師手拿小雞和小鴨的自治玩具,表演出小雞和小鴨的動作和特征(動作盡量簡單,如小雞小鴨分別從兩邊上,在中間碰頭,小鴨叫叫、小雞叫叫,小鴨和小雞抱一抱)鼓勵幼兒根據音樂拍拍小手,并和小鴨小雞一起叫嘎嘎嘎、嘰嘰嘰。
2、辨別小雞和小鴨的特征:教師出示玩教具小雞和小鴨,讓幼兒觀察扁嘴巴小鴨和尖嘴巴小雞的不同,并鼓勵幼兒向小動物表示問候。如:扁嘴巴小鴨你好,尖嘴巴小雞你好。(用教具獎勵問候聲音響亮的幼兒)
3、游戲:誰不見了,教師輪流將小雞和小鴨藏在背后,讓幼兒說說誰不見了,鼓勵幼兒從尖嘴扁嘴區分兩者的不同。
4、游戲:小雞小鴨做朋友,讓喜歡小雞和小鴨的幼兒分別站在兩邊,跟著教師手里的玩具一起玩,小雞小鴨碰頭后,叫著擁抱一下。(游戲可反復進行)
5、活動結束
“鴨”和“duck” 篇4
教學目標
1、珍愛生命,保護鳥類。
2、能通過抽象和概括,把握鳥類的共同特征。
3、能將動物的身體外形特征和它的生活習性聯系起來觀察。
4、知道鳥類的共同特征。
5、知道鴨的喙、蹼腳及羽毛的特點,以及這些特點對鴨在水中生活有什么好處。
6、認識更多的鳥。
教學準備
1、教師準備:雞和鴨的剝制標本或掛圖;鴨的生活習性的課件或錄像資料。
2、分小組準備如下工具與材料:雞、鴨的羽毛(正羽)、燒杯、放大鏡、廢舊牙刷、鑷子、洗潔精、油脂、熱水、冷水等。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比較鴨與雞外形有什么不同?
1、回顧:雞的身體是什么樣的?
2、出示鴨的標本(或活鴨),學生觀察。
3、匯報:鴨與雞外形有什么不同?
二、研討鴨和雞生活習性的不同。
1、提問引入:我們觀察了鴨的身體結構,發現鴨與雞有許多有不同,如鴨的喙是扁平的,且很長,腳有蹼等。鴨與雞的生活習性有什么不同呢?
2、學生分小組討論交流。
3、學生匯報。
4、教師利用掛圖,課件等資料進行補充和強化。
三、實驗探究鴨為什么適應在水中生活。
1、實驗:取鴨毛、雞毛各一根,分別放在水里,然后取出來,看它有什么變化。
2、猜測:為什么鴨毛不會被打濕呢?
3、學生探究。
四、閱讀資料
課本67頁。
五、小結
今天,我們研究了鴨,你發現了鴨身上的哪些秘密?
第二課時
一、學生分小組討論鴨與雞的身體特點、生活習性、繁殖方式,并作好記錄。
身體特點 繁殖方式
雞
鴨
二、比較、歸納雞與鴨的相同點。
全身長有羽毛,有喙,有翅膀,卵生等。
三、從個別到一般,形成對鳥類的認識。
1、提問:同學們還知道哪些動物是像雞和鴨一樣?
2、教師小結,揭示鳥類的概念:我們把所有像雞、鴨這樣的動物歸為一類,叫鳥類。
四、運用概念判斷。
1、課本69頁的動物中,哪些屬于鳥類?為什么?
2、教給學生判斷的方法。
五、課外延伸。
鳥類是我們人類的好朋友,我們要好好保護它們,。課后,我們可以繼續研究自己感興趣的問題,可以長期觀察一種鳥的生活習性,了解它的生活規律,寫一篇觀察報告。
“鴨”和“duck” 篇5
一、推薦主題:
《大大和小小》《動物朋友》
二、教學設計生活化、游戲化的相關性分析:
1、動物與幼兒的關系是親密的,鴨子形象是孩子樂于親近的,也是生活中從圖片、兒童書中見到最多的動物形象,因此選擇了這一教材。
2、本次活動教師創設了游戲情景,以故事情節貫穿始終,引導幼兒在說、唱、玩、演的過程中,自然掌握了音樂節奏,感受到保護與被保護的情感。
三、建議活動過程:
(一)活動目標:
1、能夠跟著音樂節奏合拍地做小鴨走路、捉魚的動作。
2、通過動作、神情的傳遞,感受保護與被保護的情感。
3、能在有限的空間里不推、不擠。
(二)活動準備:
1、課件,音樂,母鴨、狼的頭飾各一個,橘黃色寶寶衫人手一件。
2、幼兒已經看過小鴨出殼的動畫片,會模仿小鴨出殼動作。
(三)活動過程:
1、導入活動。
——師:我呀養了許多的蛋寶寶,今天我要把這些蛋寶寶帶到草地上來曬曬太陽。
——教師邊唱《找寶寶》的歌曲,邊點數幼兒。
——教師作側耳聽狀,幼兒表演小鴨出殼。
(分析:以師幼互動游戲,讓幼兒自然感受音樂旋律和節奏。)
2、幼兒聽音樂學鴨子走路。
——教師提示幼兒搖搖擺擺地走路。
——請個別幼兒示范。
——幼兒聽音樂一起走路。
——教師邊與幼兒一起走路,邊喊幼兒的名字。
(分析:小鴨子的形象是幼兒熟悉的,之前幼兒有了學習鴨子走路的經驗,所以這次教師加入有節奏地喊幼兒名字的環節,使幼兒有了新鮮感,同時也進一步掌握了音樂節奏。)
3、幼兒聽音樂學捉魚。
——師:媽媽還發現了一個池塘。里面有什么?教師與幼兒一起數一數有幾條魚。
——幼兒模仿抓魚。幼兒聽音樂一起抓魚。
(分析:隨機滲透數學的內容。)
4、教師出示狼的圖片。
——教師播放狼的音樂,教師:聽聽是誰來了?
——教師保護嬌小的鴨子。提示幼兒與同伴相互保護。
(分析:在音樂的渲染中,幼兒感受到與之前快樂、輕松不同的緊張氛圍,激發幼兒的想象,此時教師以母鴨的身份給予弱小鴨寶寶呵護,并引導小鴨們相互保護,關愛的情感油然而生。)
5、游戲。
——幼兒完整傾聽音樂。
教師:我們一起到池塘里去抓魚吧。
——聽到狼的音樂與同伴相互擁抱。最后在“媽媽”的保護下打敗大灰狼。
6、結束活動。
——幼兒排好隊伍,一起邊聽音樂邊走出活動室。
“鴨”和“duck” 篇6
教學目標:
1、學習本課6個一類生字,會認12個二類生字。學習新的筆畫橫鉤,學習三個部首:寶蓋兒、月字旁、單人旁。
2、有感情朗讀、背誦課文。
3、大概了解課文蘊涵的道理:朋友之間應該多看別人的優點,才能相處融洽,感到快樂。
教學重點、難點:
1、會寫6個一類字。學習新的筆畫橫鉤。學習三個部首:寶蓋兒、月字旁、單人旁。
2、背誦課文:領悟文中的道理。
教學準備:生字卡片、投影儀、圖片。
教學時數:2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內容:讀課文,學習三個一類生字。
教學過程:
一、導入:同學們,從今天開始,我們就來學習第8版塊——《伙伴》,誰知道伙伴是什么意思呢?在班級里你和誰是伙伴?今天,我們的課堂里來了兩組小動物——貓和狗,鴨和鵝,哪一組小動物是伙伴呢?我們一起去看一看。
二、新課:
1、讀課文,了解課文內容。
(1)教師范讀,學生跟讀課文。
(2)學生自由讀,指讀,齊讀,男女生分句讀。
2、學習生字。
它:上下結構,共5畫,它們。
學習新筆畫:橫鉤。領讀, 書空。
學習新部首:寶蓋兒。領讀,書空。
們:左右結構,共6畫,我們、他們、你們。
單人旁兒是人字的變形,一般都表示與人有關的。如:你、他。“們”是個形聲字,左表意,右表聲。課文中“它們”指的是誰?(貓和狗)
朋:左右結構,共8畫。朋友。謎語:兩個月。
3、復習鞏固。
(1)、開火車讀、指讀、齊讀一、二類生字。
(2)、猜字游戲。
第二課時
教學內容:學習后三個生字,大概了解課文蘊涵的道理。
教學過程:
一、復習生字、部首、筆畫。
二、學習生字。
友:獨體字,共4畫,朋友、友誼、友好、友愛。書空
齊:上下結構,共6畫,書空
巴:尾巴、巴掌、巴士。書空
三、理解課文內容,練習朗讀。
1、拍手背誦課文。齊讀課文。
2、你喜歡貓和狗,還是鴨和鵝?為什么?
3、為什么貓和狗不是好朋友?
4、小結:貓和狗只看到了別人的缺點,而看不到別人的優點,所以才會吵起來。而同學們也是一樣,應該多看別人的優點,這樣才能象小白鴨和小白鵝一樣,成為好朋友。
四、齊讀生字、指導書寫。
作業:把課文讀給你的爸爸媽媽聽。
板書設計:
它 朋 友 齊 們 巴
(它們)(朋友) (尾巴)
“鴨”和“duck” 篇7
教學目標
1、認識11個生字,會寫6個生字。學會新的筆畫“橫鉤”,會寫3個部首:寶蓋兒、月字旁、單人旁。了解“友”的字理演變過程。
2、有感情朗讀、背誦課文。
3、大概了解課文蘊涵的道理:朋友之間應該多看別人的優點,才能相處融洽,感到快樂。
教學重點、難點
1、識字、寫字。學習新的筆畫“橫鉤”。學習三個部首:寶蓋兒、月字旁、單人旁。
2、領悟文中的道理。
教學準備
生字卡片、投影儀、圖片。
第一課時
一、導入。
同學們,從今天開始,我們就來學習第8板塊——《伙伴》,誰知道伙伴是什么意思呢?在班級里你和誰是伙伴?今天,我們的課堂里來了兩組小動物——貓和狗、鴨和鵝,哪一組小動物是真正的伙伴呢?我們一起去看一看。
二、新課。
1、讀課文,了解課文內容。
(1)教師范讀。
(2)學生以各種形式讀課文,如自由讀、指讀等。
2、學習生字,先拼讀字音。學習“狗、起、它、做、們、朋、友”
3、復習鞏固。
(1)開火車讀、指讀。
(2)猜字游戲。
第二課時
一、復習學過的生字、部首、筆畫。
二、學習生字“齊、尾、巴、撲、哥”
三、理解課文內容,練習朗讀、背誦課文。
1、齊讀課文。
2、練習背誦課文。
同桌合作練習背誦、男女合作背誦、全班齊背課文,可以加上自己創編的動作。
3、你喜歡貓和狗,還是鴨和鵝?為什么?
4、“讀一讀”。熟讀4個詞語,鞏固學過的生字。
5、“寫一寫”。熟讀4個詞語,復習它們的結構,通過書寫復習鞏固要求會寫的字。
6、小結:貓和狗只看到了別人的缺點,而看不到別人的優點,所以才會吵起來。同學們,應該多看別人的優點,這樣才能像小白鴨和小白鵝一樣,成為好朋友。
四、指導書寫。
作業:把課文讀給你的爸爸媽媽聽。
板書設計:
貓和狗 鴨和鵝
會寫的字:它、們、朋、友、齊、巴
會認的字:狗、起、做、尾
“鴨”和“duck” 篇8
第十八課 丑小鴨和白天鵝教學目標:1、學習折、剪、畫、粘帖的方法制作丑小鴨與白天鵝;2、運用點、線、面、色裝飾美化丑小鴨。教學重點: 丑小鴨與白天鵝的紙工設計制作丑小鴨和白天鵝。教學難點:丑小鴨與白天鵝的形象特征;丑小鴨的裝飾丑小鴨和白天鵝。教學過程:一、課前鼓勵學生了解丑小鴨的故事,丑小鴨和白天鵝注意天鵝與鴨子的特征。二、教師講故事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看:丑小鴨的故事。說:丑小鴨與白天鵝的樣子。想:你喜歡這個故事嗎?為什么?二、觀察分析教材提供的學生作業。思考:你喜歡哪個制作?為什么?你準備選擇什么工具、材料?它的樣子、動作是怎樣的?你喜歡用什么圖案、色彩去裝飾美化它?模仿制作教材提供的制作步驟圖。嘗試:用什么方法可折疊、嶺南版美術教案(第二冊)——第十八課 丑小鴨和白天鵝剪貼出飛翔和游水的白天鵝?丑小鴨和白天鵝三、分享評價。1、展示作品,互相評價。2、用作品與同學表演丑小鴨的故事。四、教學評價我學會( );我能用( )。教學反思:教學過程中注意結合丑小鴨的經歷,挖掘其人文內涵,針對兒童成長過程中可能會遇到的一些挫折進行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