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語言:綠太陽(通用2篇)
中班語言:綠太陽 篇1
設計思路:
夏天是一個美麗迷人的季節,說道夏天孩子們總是很興奮,因為在夏天他們可以吃好吃的冰激凌,可以開心地玩水玩沙。在幼兒享受夏天的同時也希望孩子可以在夏天懂得科學的保護自己,了解一些防暑的好方法。
活動目標:
1、感知夏天的炎熱,了解防暑的好辦法。
2、欣賞、理解故事,根據圖片大膽猜想故事內容,并能用語言表達。
活動準備:課件《綠太陽》。
活動過程:
一、欣賞圖片,說說夏天
(設計意圖:通過圖片讓孩子回憶關于夏天的經驗,為下一環節的展開做鋪墊。)
1.教師播放課件【圖片欣賞】,請幼兒欣賞并討論圖片內容。
2.說一說:在夏天,會有什么樣的感受?為什么會那么熱?人們在陽光下是怎樣的感覺?
3.今天老師帶來了一個發生在夏天的故事,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二、根據圖片猜測故事內容,分段欣賞理解故事
(設計意圖:分段欣賞故事,通過教師的提問,幫助幼兒初步理解故事內容。)
1.教師播放課件【第一段】,觀察畫面并提問:太陽公公怎么了?從哪里可以看出?大地會有哪些變化?大家會喜歡嗎?點擊 “看故事”,請幼兒欣賞故事第一段。
2.教師播放課件【第二段】,觀察畫面并提問:小樹、小動物們和人們都熱得怎樣了?
點擊“看故事”,請幼兒欣賞故事第二段。
提問:有什么辦法能讓太陽“退燒”呢?
3.教師播放課件【第三段】,觀察畫面并提問:小動物們準備用什么辦法來幫助太陽?這是一件什么樣的衣服?
點擊“看故事”,請幼兒欣賞故事第三段。
提問:你們猜,會發生什么事情?
4.教師播放課件【第四段】,觀察畫面并提問:穿上了“綠衣服”的太陽變得怎樣了?
點擊“看故事”,請幼兒欣賞故事第四段。
三、完整欣賞故事,進一步理解故事內容
(設計意圖:完整欣賞故事,增強提問難度。)
1.教師播放課件【故事欣賞】,請幼兒認真欣賞。
2.故事的題目叫什么?太陽公公為什么會“發燒”?又是怎么好起來的呢?
鼓勵請幼兒嘗試復述有趣的片段,教師給予提示。
3.小結:太陽公公發燒了,大家都熱得受不了,幸好有大樹公公在,不僅用它那綠綠的葉子幫大家擋住了陽光,使大家涼快起來,而且還把自己綠綠的葉子給大家,為太陽公公做了件綠衣裳穿,這樣就把熱熱的陽光遮了起來。真是多虧了這棵綠綠的大樹公公!
四、尋找“綠太陽”
(設計意圖:從故事內容聯系到生活中,讓孩子知道在日常生活中怎樣防暑。)
1.討論:(1)在我們周圍能找到有“綠太陽”的地方嗎?
(2)哪些地方可以讓我們在炎熱的夏天感到涼快?
教師播放課件【涼快的地方】,請幼兒欣賞并討論畫面內容。
2.討論:(1)還有哪些好辦法能讓人們感到涼快呢?
(2)教師播放課件【涼快的工具】,請幼兒欣賞并討論這些工具的使用。
小結:夏天真熱呀!請小朋友們回家后,和爸爸媽媽找出更多的能讓自己涼快的方法吧!
中班語言:綠太陽 篇2
設計思路:
一、社會大背景分析
近些年來,人們對“長江中下游地區頻發嚴重洪澇災害的原因究竟是什么?”進行深入而細致的研究與分析,發現其中非常重要的一個原因就是長江上游地區大量破壞植被,造成水土流失。而夏天來了,電視里又開始不斷地報道洪水爆發的各種新聞。那天,我們班的小龍問我:“莊老師,你昨天看新聞了嗎?湖北發洪水了?都是我們人類把樹砍掉了造成的。”我非常驚訝于他這么小就能關注到最近的熱點新聞。由此我想到了當代的孩子不再是我們那個年代的孩子了,大量的信息正充斥著他們,那么怎樣將這些熱點新聞里的道理傳達給孩子們呢?這就需要我們老師花心思去考慮的。于是,我就想到了借助于兒童故事《綠太陽》這則,來告訴孩子們綠化對人類的重要性。
二、教材價值與幼兒經驗分析
對孩子們來說夏天是個多姿多彩的季節,可以吃好多的冰淇淋,可以穿漂亮的花裙子,可以盡情玩水、游泳、打水仗,可以聆聽夏天大自然的風、雨、雷電聲和荷塘中美的奏鳴曲等。本月我們也正在開展“炎熱的夏天”的主題活動,孩子們已經有了夏天避暑方法經驗,那么怎樣由此來引發幼兒對綠化的保護意識呢?《綠太陽》一書將幫助孩子們去認識到綠化在地球家園中起到的決定性作用。
為什么夏天里,火辣辣的太陽變成了綠太陽,照耀著大地,將大地都照出了綠色呢?這就是《綠太陽》這個故事給孩子帶來的最大疑惑,也是激發孩子興趣的地方。通過這個有趣的故事,讓幼兒感受綠化為夏季帶來的好處,從而激發幼兒保護綠化的情感。
三、活動環節思考
我看過好幾個教師執教的《綠太陽》活動,基本都是側重在理解故事這一塊,到了提升幼兒生活經驗方面的,都放到了活動延伸中去了。所以,給我的感覺是“就故事而故事”。可是,我要的是將《綠太陽》的教育價值內化給孩子們。基于這點考慮,我主要將本次活動劃分為兩大部分:一、理解故事《綠太陽》;二、遷移故事《綠太陽》。我一開始就設了一個非常懸疑的問題“太陽怎么是的?”,在孩子們解決這個問題的過程中,自發地發覺到綠化對人們的重要意義,從而激發孩子們的護綠意識,最后以游戲《學他,不學他》的形式,讓孩子們將護綠意識付諸于自己的行動中去。
內容與要求:
1、在形象生動的故事情節中,了解綠化對人們的重要意義,感受綠化為夏天帶來的好處。
2、在現實生活的例子中,體會保護綠化人人有責,種綠護綠才有個綠色的家園。
重點與難點:
l 重點:通過理解故事《綠太陽》,了解綠化給人類帶來的好處。
l 難點:通過遷移故事《綠太陽》,積累初步的護綠意識。
材料與環境:
l 教師活動材料準備:
1、故事《綠太陽》課件
2、兒歌《愛護花草樹木》動畫
3、圖片(種樹護綠一組、破壞綠化一組)
l 幼兒前期經驗準備:
1、幼兒已有在夏天里知道綠蔭下很涼快的體驗
2、有夏天避暑和初步護綠的經驗
活動過程:
一、導入故事“綠太陽”
師:今天啊,老師給你們講個關于太陽的故事叫“綠太陽”。咦?太陽怎么會是綠色的呢?我們來聽聽看。
二、理解故事“綠太陽”
1、帶著問題集體完整欣賞故事《綠太陽》課件。
2、分段理解故事,解決關鍵問題:
——太陽發燒了,土地和河水都變成怎樣了?(第3頁)
——小樹、魚、狗、小鳥、人……熱得都怎樣了?(第4頁)
——為什么大家都要到大樹下?(第5頁)
——小動物們是怎么做綠衣裳的? (第6頁)
——太陽穿上了綠衣裳,發生了什么變化?(第11、12頁)
——大家在綠太陽下感覺怎么樣?(第13頁)
——現在你們知道太陽怎么會是綠的了嗎?
4、師小結:太陽發燒了,變得很熱很熱,大家都熱得受不了了,幸虧有棵很茂密的大樹,它那厚厚的葉子幫大家擋住了太陽,這樣才使大家涼快起來。而且最后治好太陽病的也是大樹綠綠的葉子,大伙兒給太陽做了件綠衣裳穿,這樣太陽就不會把熱熱的光照出來了,哎呀,多虧了這棵綠綠的大樹。
三、遷移故事“綠太陽”
1、談談樹木對人們生活的重要性,解決關鍵問題:
——你們覺得大樹的本領大嗎?對我們的生活重要嗎?
——如果我們的生活中沒有了綠綠的大樹,會怎么樣呢?
2、師小結:就像我們小朋友說的,如果我們的生活中沒了了大樹,那么夏天里,我們就找不到給我們涼快的樹蔭了,不止這樣,我們地球的環境也會遭到破壞,發洪水、干旱、草原會變成沙漠等等,所以我們要保護大樹,保護綠化。
四、內化故事“綠太陽”
1、可是還是有一些人不知道保護綠化,你們看一看該不該學他。(游戲:學他,不學他)
2、把“護綠”和“損綠”兩組圖片混起來,分類之后,說說該不該學他。
3、師小結:嗯,為了保護綠化,我們不可以做爬樹、砍樹、在樹上蕩秋千等等破壞綠化的行為,而且看到破壞綠化的行為要制止;可以和爸爸媽媽去種樹、給小樹澆水、扶扶歪倒的小樹等。
活動延伸:
1、師:老師把:“學他,不學他”這個游戲中發生的事情編了一首好聽的兒歌,我們來聽一聽。(播放兒歌《愛護花草樹木》動畫)
2、師:這首兒歌好聽嗎?下次學了以后,我們大家一起來做一個護綠小能手,好嗎?
活動反思:
本次活動上下來之后,我有如下的感想:
一、亮點:
1、活動的立意“熱”。這是我的一貫教學風格,喜歡把一些社會上的熱點,借助學習活動來傳達給孩子們。在本次活動中就很好的體現了。我抓住了現在新聞里每天在報道的大旱和大澇的熱點,通過《綠太陽》這個活動,傳達給孩子們造成這種自然災害的是因為大面的綠化被人類破壞了。
2、環節的設計“巧”。這次活動中,我巧妙地將多種形式融入到了每個環節中,使得整個活動看上非常豐富。第一個環節我是以問題的形式來對“理解故事《綠太陽》”進行小結。第二個環節我是以圖片的形式來對“沒有樹木和綠化之后會發生什么事情”進行小結。第三個環節我是以分類、動畫兒歌的形式來對“學他,不學他”這個游戲進行小結。這樣動靜相結合就不會讓孩子們在語言活動中感覺到單一乏味了。
二、不足:
1、對幼兒的前期經驗還了解的不夠。由于我一年沒有帶班的緣故,雖然我來上班已經有一個月,但是對我們班孩子發展情況還是了解的不夠透徹。以至于我將本次的活動的目標指定得有些高了。只有幾個能力最為突出的幼兒能夠同時達到兩條目標。
2、在活動中對孩子的回答問題的時間還把握不好。這也是造成我本次活動超時的一個重要原因。我們班的孩子求知欲都非常強,所以常常在活動中會提出一些老師預想不到的問題,而我為了滿足每個孩子都會盡可能的去回答他們。但這樣一來,就會花費了很多的時間。我想這也是我在今后活動中,需要改進和提升的地方。
3、在活動過程中環節進行的輕重欠佳。每個環節我都非常細致的展開了,其實應該是輕重相結合的。我應該把第一個理解故事的環節稍微快速一點過去,因為故事只是一個載體而已,重點放在第二個遷移內化故事的環節,這樣就不會讓人有好像什么都是重點的感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