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主題活動《有趣的蝴蝶》說課稿
3 你們還見過什么樣的蝴蝶呢?你們知道蝴蝶的寶寶是誰嗎?毛毛蟲是怎樣變成蝴蝶的呢?(讓幼兒討論)
第二環節:引導幼兒了解蝴蝶成長過程。
你們想不想看看毛毛蟲是怎樣變成蝴蝶的?(欣賞課件)
1分步觀察:
(1)、卵:這是什么?它們長得怎么樣?(卵,長得都不一樣)
(2)、毛毛蟲:卵慢慢長大后變成了什么?毛毛蟲會干些什么呢?(會吃樹葉)
(3)、蛹:毛毛蟲長大后會做什么事呢?怎樣才能變成蝴蝶呢?(吐絲、結繭,在里面變成蝴蝶)
教師小結:蝴蝶是由卵變成毛毛蟲然后變成蛹,經過千辛萬苦的努力才變成美麗的蝴蝶。
2.欣賞完整的毛毛蟲變蝴蝶的課件。
第三環節:跟音樂,做游戲
1 老師播放音樂,請幼兒嘗試用身體動作表現毛毛蟲和蝴蝶的動態。讓幼兒可以選擇做毛毛蟲或者蝴蝶。(律動)
2 結束:我們飛到草地上去玩吧!
(二)語言活動 《三只蝴蝶》
1.導入情景
此環節由教師通過手工蝴蝶,讓幼兒對蝴蝶產生興趣,觀看視頻,加深幼兒對蝴蝶的印象,讓幼兒有想探究三只蝴蝶故事的欲望,讓幼兒初步了解故事中人物的對話!
2.分段講述故事,讓幼兒了解故事內容
此環節由教師分段講述故事內容,讓幼兒熟悉故事情節,從而能夠簡單的反復故事中的對話。
3.進一步理解故事,體驗故事情感
在這一環節中,我鼓勵幼兒為三只蝴蝶想出更多避雨的方法,讓幼兒談談自己的想法,這樣可以開發幼兒的思維能力,進一步地讓幼兒可以理解這個故事的道理。最后可以做出一個小結,讓幼兒明白故事里的三只蝴蝶都能夠做到團結友愛,共同克服困難,引導幼兒之間也要相互團結、相互友愛,有了困難要共同克服,這樣才能贏得真正的好朋友。
4.角色扮演
這一環節教學是學習理解故事的內容,我分別請小朋友戴上操作道具,分別扮演紅、黃、白三只蝴蝶以及太陽公公,用各個角色來對話,讓幼兒參與故事表演活動。根據幼兒的表現,還可以交換角色再進行故事表演。在這一環節里,我讓幼兒大膽的表演故事,同時也提示其他幼兒和表演者一起講述故事中的對話語言。在故事中運用角色扮演可以讓幼兒融入故事氛圍里,還可以讓幼兒對故事中的人物有更多的了解,激發幼兒的興趣,讓幼兒的表演能力得到充分的發揮。
五.活動小結
根據活動的內容,教師總結。
(三)美術活動《美麗的蝴蝶》
1 導入。在導入環節中,我利用“身穿花衣愛打扮,兩對翅膀光閃閃。不會唱歌只跳舞,花叢里面跳的歡。”進行導入,激發了幼兒想看蝴蝶的欲望。
2 開始。引導幼兒觀察蝴蝶的兩邊翅膀的形狀、顏色、花紋是怎樣的?外型特征,對稱的翅膀,對稱的花紋,比較花紋的顏色,還有什么是對稱的?(書桌、門窗、課本)通過觀察,幼兒能夠對蝴蝶的翅膀產生直接認識和理解,進一步擁有感性認識,在老師的講解下,幼兒了解了蝴蝶的基本外型特征,知道蝴蝶有兩對翅膀,一般靠近頭部的這對長得更寬大,而靠尾部這對長得更窄小。蝴蝶翅膀上的花紋是對稱長的,也就上說兩邊的花紋是一樣的。第二個環節讓幼兒知道漂亮的花紋有什么作用(蝴蝶身上的圖案和色彩跟它所處的背景很相近,這樣他的天敵鳥或其它的動物就很難發現他們,起到了保護自身的作用)。接著教師重點示范,對稱的蝴蝶,先拿一張紙對折,然后在紙的一邊畫半只蝴蝶,最后把另半邊紙覆蓋在圖上,在用手按幾下,打開圖紙便會看見一只美麗的蝴蝶。(繪畫組:用圖紙畫畫可添畫上花草。粘貼組:用各種子添畫蝴蝶 生長過程組:把生長過程的順序排列,在用畫筆把生長過程畫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