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年級班會教案“笑走過花季——友情與愛情”
微笑走過花季——友情與愛情
甌海第二高級中學 王小平 【適用年級】 高二年級 【理念闡述】 根據(jù)美國心理學家赫洛克的把人從性意識的萌發(fā)到愛情的產(chǎn)生全過程分為四個階段的理論得知,高中生正處于第三個階段,即積極接近異性的狂熱時期。他們非常愿意接近異性,同時又對異性交往充滿困惑。有資料表明:青春期學生對異性的向往,大量的并不是表現(xiàn)為對愛的渴望,而主要是求得心理接近和情緒接近,即友情的成分更多一些。但是在面對異性同學的友誼時,會有一部分學生將之與朦朧的愛情混淆;也可能處理不當,將友誼輕率地發(fā)展為愛情,影響了正常的生活和學習,有相當一部分高中生已陷入這方面的困擾。本課主要引導學生體會愛情與友誼之間的不同,探討愛情到底是什么,思考愛情的內(nèi)涵和發(fā)展的條件,從而判斷哪種情感對自身的成長更為適宜,為將來真正屬于自己的那份真情作好充分的準備。 【活動目標】 1、教師目標 (1)運用心理學上的相關(guān)理論知識,針對中學生的心理現(xiàn)狀提出問題。 (2)采取生動形象的課件內(nèi)容吸引學生。 (3)在講學與分享的互動過程中讓學生體會領(lǐng)悟,避免說教。 2、學生目標 (1)積極參與討論,自由且有針對性地發(fā)表自己的意見和看法。 (2)用心體會,潛移默化,了解自己目前的心理狀態(tài)以及對異性美好友誼關(guān)系的正確認識。 (3)學會處理青春期對異性的美好感情,珍視友情,慎對愛情。 【活動準備】 下載任賢齊的動畫flash《對面的女孩看過來》制作課件。 【活動設(shè)計】環(huán)節(jié)
活動過程 設(shè)計意圖 導 入 借助歌曲,引出話題 播放任賢齊的《對面的女孩看過來》flash動畫,學生欣賞。(歌聲渲染了一種輕松活潑的氣氛,并引出了這節(jié)課討論的話題) 教師:我們從這首歌里得到一些什么樣的信息呢?說出來讓我也分享一下好嗎? 學生(笑):渴望有人愛,有人關(guān)心,寂寞無奈的心情。 教師:動畫里的男生喜歡女生,那你們希望有人關(guān)心、有人喜歡嗎? 學生笑而不答。 教師:其實啊,在男女生交往中,我們都希望自己是個受歡迎、受別人喜歡的人。(出示ppt資料)有資料表明:在高中階段,對友情和愛情的嘗試、思考幾乎成為青春的主旋律……今天我們就來探討友情與愛情的話題。(出示ppt課題) 利用動畫這一生動的形式,調(diào)動課堂氛圍,吸引同學注意,引起他們的興趣,有利于主題活動的開展。 案 例 大 討 論 教師:青春是美好的, 友情與愛情也是我們最美好的情感之一。她是很多藝術(shù)作品表現(xiàn)的主題,她在我們?nèi)松钫滟F的青蔥歲月里開放。但是由于我們對自己和他人都缺乏較全面的認識,所以這一時期的異性交往也總是伴隨著迷惑、煩亂、不安的情緒。于是又有人把這段時間稱之為人生的花季與雨季。此時此刻,在我們的身邊,又有怎樣的感情故事在上演呢?我不知道。但是今天我?guī)砹艘粋發(fā)生在我身邊的真實故事與大家分享。 (這是一個發(fā)生在我們學校的真實案例) 師:現(xiàn)在進入本課的重要環(huán)節(jié)——案例大討論 (一)ppt案例——“愛”的萌芽 小強(男生)和菲菲是初中同學,升到高中恰好又在同一班。平常也是有說有笑的,但是也就一般的同學關(guān)系。如果不是那一天他們恰巧都記錯了返校日的時間,而被關(guān)在校門外,他們也就不會聚在校外小區(qū)的公園里。就這樣一個偶然的機會,他們在一起說了很久、說了很多,彼此都覺得從未這么投緣過,彼此都把對方當成最知心的朋友?墒亲詮哪翘旌,小強發(fā)現(xiàn)自己喜歡上菲菲了,晚上睡覺的時候時常想起菲菲的樣子,有時候目光相遇,他感到菲菲的眼睛里有一點異樣和羞澀,砰然心動的感覺令小強興奮不已,他覺得菲菲也一定是喜歡上自己了,小強既感到高興又有些擔憂:我知道現(xiàn)在戀愛也不會有什么結(jié)果,還會遭到反對,我該不該向她表白呢? 教師:如果你是小強同學,你會如何處理這件事情? 學生討論和發(fā)言(略) 教師:同學們都談了自己的想法和看法,男女同學的觀點也各不相同。對異性同學產(chǎn)生好感,這是青春期常見的心理現(xiàn)象,但如果某一天,不期然而至的愛情的種子在悄悄萌芽,我想,別說是還青春的你們,就是年長的我,也會陷入這樣的困惑與煩惱,那么小強與菲菲他們又會有怎樣的煩惱呢?請看, (二)ppt顯示案例——“愛”的煩惱 小強終于忍不住了,一天晚上他向菲菲表白了自己的愛慕之情。菲菲聽了,不知道說什么好。因為小強雖然是她非常信任的、可以交心的朋友,但是她考慮到自己現(xiàn)在已經(jīng)是高二的學生,而且成績也不錯,老師的印象也很好,不想因此而浪費時間與精力。她突然感受到一種無以名狀的壓力,好幾天了,還是心神不寧,菲菲很苦惱,她不知道該怎么辦才好…… 教師:如果你是菲菲同學,你打算怎樣解決目前的煩惱?如果你是她的好朋友,你會怎樣幫她走出目前的困境? 學生討論和發(fā)言(略) (三)ppt顯示案例——“愛”的條件 菲菲經(jīng)過多方面的考慮后,委婉地拒絕了小強。小強遭到拒絕后并不灰心,因為他覺得菲菲不可能不喜歡他的,只是因為自己成績不好,菲菲怕影響學習有顧慮而已,而且射出的箭,豈有回頭的道理?他決定用自己的行動去感化她,并向菲菲承諾不影響她的學習,而且如果菲菲同意了的話他一定下決心把成績提高上去。 教師:小強的做法會成功嗎?你怎樣看待小強的做法? 學生討論:要求在組內(nèi)說服與自己意見不同的同學,使小組得出一致的結(jié)論。(目的在于讓學生深入思考) 學生發(fā)言(略) (四)ppt顯示案例——“愛”的失落 教師:事情繼續(xù)朝前發(fā)展。 菲菲對小強的執(zhí)著非常苦惱,為了能讓小強冷靜下來,她有意的回避、疏遠小強,偶然碰見小強的目光時,也已完全沒有了愉快、默契的感覺。小強也很傷感,付出的努力非但沒有見效而且連朋友也做不成,難道真是自己的一相情愿葬送了那曾經(jīng)美麗的朦朧? 教師:他們還能和好如初嗎?簡單分析一下他們之間情感的變化。學生討論和發(fā)言(略) 老師的意見是初始階段基本上是友誼,但是也具備朦朧的愛慕,后來小強單方面發(fā)展為真實的愛的渴求,破壞了原有的和諧與默契。 案例討論過程中,學生在幫助別人解決問題的同時,無意中把自己的想法和觀點投射出來,使學生能夠以人為鏡、自我反思。 整個討論過程,教師不做判斷性評價,而是注重學生的參與性,鼓勵學生在討論的過程中進行理性思考。 總 結(jié) (一) 思考友情與愛情 教師:剛才同學們的討論非常激烈也非常坦誠,通過今天的探討,我們有哪些收獲?哪些體會呢?(或者我們對友誼有了怎樣的認識?對愛情有了怎樣的感悟呢?) 學生討論和發(fā)言 愛情,它和好感、友誼、同情、感激、欽佩等情感比較接近,很容易混淆起來。 教師:友誼與愛情,兩者是不同的.友情是廣泛的,只要志同道合就可以成為朋友.而愛情,則具有強烈的專一性,排它性。但是,友誼與愛情并非相距萬里,友誼為雙方提供了解的機會,如果雙方感情融洽,互相有吸引力,繼而發(fā)展為愛情,這是完全可能的。友誼是愛情的基礎(chǔ),但友誼不一定發(fā)展為愛情,友誼一旦踏上愛情之路,就只能單向發(fā)展;愛情很難再找回友情。 (二) 與愛同行: 教師:友情與愛情都是我們?nèi)祟愖蠲篮、最值得珍惜的兩種感情。有友情相伴的一生是幸福而充實的,而愛情是可遇不可求的,是美麗而易碎的,正由于其珍貴而需要慎重。 感謝大家一起度過這么美好的時光,下面送給大家一首詩,請大家跟著我一起讀。 愛, 是一首無字的歌 要用全身心去感受; 愛, 是一條漫長無盡的小路, 要用整個生命走…… 愛情是兩個人的世界, 而友誼卻是廣泛的。 愛情的明珠不可分為兩半, 友誼之花可以向一切至誠者奉獻; 愿友誼之花永遠開放你心中。 祝大家一路走好, 微笑走過花季! 通過與友情、愛情有關(guān)的詩歌、話語,讓學生進一步感悟愛。同時也體現(xiàn)了心理輔導活動中“重體驗,重感悟”的原則。 【背景資料】 1、如何分清友誼與愛情的界限? 關(guān)于愛情與友情的區(qū)別,一位日本心理學家提出了5個指標: (1) 支柱不同。友情的支柱是理解,愛情的支柱是感情。 (2) 地位不同。友情的地位平等,愛情卻要一體化。 (3) 體系不同。友情是開放的,愛情則是關(guān)閉的。 (4) 基礎(chǔ)不同。友情的基礎(chǔ)是信賴,愛情則糾纏著不安。 (5) 心境不同。友情充滿充足感,愛情則充滿欠缺感。 2、名言警句 (1)最甜的蜜糖可以使味覺麻木,不太熱烈的愛情才會維持久遠;太快和太慢,結(jié)果都不會圓滿。 ——莎士比亞《羅密歐與朱麗葉》 (2)過度的愛情追求,必然會降低人本身的價值。 ——培根《論愛情》 (3)友誼往往導致愛情,而愛情卻從不回歸友誼 ——查·科爾頓《萊肯》 (4)“愛,是一首無字的歌,要用全身心去感受;愛,是一條溫長無盡的小路,要用整個生命走……” ——蘇叔陽 (5)“愛情是兩個人的世界,而友誼卻是廣泛的。友誼之花可以向一切至誠者奉獻;愛情的明珠則不可分為兩半,她要求忠貞專一。愿友誼之花永遠開放在你心中! ——《玫瑰色的夢》 (6)“愛情的意義在于幫助對方提高,同時也要提高自己,惟有那因為愛而變得思想澄澈、雙手矯健的人,才算愛得深沉。” ——車爾尼雪夫斯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