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關孩子的語言發育,你知道?
4、我很重視培養閱讀習慣。當然我絕對不打算強迫孩子。我買了好幾本圖文并茂的唐詩書本,將其中簡單的挑出來,每天讀一首給聽。每首我讀三遍。一首連續讀三天。一旦感覺到他不樂意聽了我就停掉不說了。因為我覺得孩子最怕的其實就是強迫。而我就打算慢慢的,一點一滴地“引誘”他。我的意思是,要堅持。而且要有技巧地堅持。
5、我經常在傍晚接回后,帶著他去附近的公園走一走。有一天,我看到地上有一只螞蟻正匆忙地爬來爬去。我將喊住了:“寶貝,來看,這有只螞蟻!”然后我現編了一段螞蟻和對話:
“小朋友,你好啊!”
“小螞蟻,你好啊!你這么忙去做什么啊?”
“哦,我準備去找晚飯吃!吃完了要回家找媽 媽!”
我還加上:“小,你要穿好鞋子和襪子哦,要不然,我就會到你的腳上來找吃的啦!”
因為我的對話里加了名字,又一問一答,煞有介事,聽得津津有味。
此外,路過砂堆,我會讓觸摸一下砂子:“這是砂子!你摸摸,有沒有一點涼?”
如果看到毛毛蟲,也來一番問答。
此后,一看到螞蟻,就知道講螞蟻,還會說:“去吃飯!”
而生活中,可以用來教孩子說話的“工具”,無處不在。不過,我自認為我這種教法,會比那種指著燈,說:“寶貝,講,燈!你講嘍!”的教法更細致,更貼近孩子的心理特點一些。順著孩子的好奇心這根“桿子”爬,效果會很不錯。
6、經常不肯洗手。我就用他喜歡聽的兒歌來唱:“豬小弟呀你真臟,我們不歡迎你來玩……小呀你真臟,不洗好手我們不歡迎你……”接他或送他的路上,經常唱兒歌、讀唐詩,當成游戲,無形中就鞏固了孩子的記憶。所以,在玩中學習其實很有用。
7、我發現上周會背的兒歌,這周卻有些遺忘了。于是我就有意識地給復習一番。尤其是在哄他睡覺的時候,一邊拍他,一邊輕輕念,拍和念的節奏統一起來。我這樣做,一是認為對識記下來的東西,要“趁熱打鐵”還要經常炒舊飯。二是我個人經驗告訴我,睡前的記憶最深刻。
以上,是我個人的一些體驗。不光光針對語言發育,還涉及與孩子的交流方式、早教等。
孩子學說話,一個人的經驗不盡然別的人都適用。媽 媽們如果認真摸索,一定會有最適合自己孩子的辦法。
而有一些東西,要稍微注意:
第一,別總是把“教”、“要”、“快點”這些字眼掛在嘴上。比如:“過來,我教你說話!”“寶貝,你要這樣說!”“快點,把昨天媽 媽教你的唐詩背一遍!”孩子不是一個學習的機器。順應孩子的好奇心和發育特點才重要。
第二,家里的人說話要統一不要脫節。比如,很多孩子,白天和老人帶,老人說的是方言,而父母回家了,說的是普通話。這會讓孩子不知所措,想模仿也模仿不像,只好保持沉默。
第三、家長們請謹慎自己的言行。別動不動就數落孩子,更不要輕易說粗魯話,還有,不要當著孩子的面吵架。請記住,家長是孩子的老師。而且孩子的模仿能力不是一般的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