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初中語文復習教學效率的實踐與思考(一)
復習教學的功能在于對已學知識和已有能力的檢測、反饋、糾偏、回授、鞏固和提高。但在初中語文復習教學中普遍存在的低效現(xiàn)象遏抑了復習教學的功能,主要表現(xiàn)在:1.盲目引進。有的教師到了復習階段,隨意地引進各地的復習資料,大量地印發(fā)給學生訓練。這種復習教學,缺乏針對性,內容失控,教師的盲目導致了學生的盲目,復習效果當然不會好。2.一味模擬。不少教師一進入復習教學,只是讓學生做大量的模擬試卷。這種復習形式,其弊端至少有以下三點:一是反復的綜合訓練,長期給學生多點刺激,實際上造成每個知識點學生的印象均不深刻,導致考試點模糊;二是同質知識點反復操練,學生缺乏新鮮感,容易產生厭倦情緒,降低復習效果;三是一次次的模擬考試,加重了學生的學業(yè)和心理負擔,誤入了“重負擔、低質量”的怪圈。3.簡單講評。有的教師對學生復習訓練的結果不予重視,不加反饋,訓練題的講評只對答案,不究過程。學生解答正確,教師便心滿意足,不去追究和指導學生怎樣得出這個結論,舍棄了最有價值的“怎樣”(即解決問題的思路和方法),復習教學達不到“使學生掌握規(guī)律、方法”的高度。4.指導失控。某些教師教學能力較低,無論是復習內容的選擇、復習層次的把握,都不得要領;有的只是對以前的教學內容作重復的講解,缺乏給學生新鮮的刺激,系統(tǒng)的梳理,教學效果自然可想而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