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用結合,激發興趣
蘇霍姆林斯基指出:“興趣的源泉還在于把知識加以運用。”教學中為學生提供表現自己能力的機會。引導他們學習知識,并在實踐中運用,在運用中掌握、鞏固,讓學生從中感受到駕駛知識的快樂。如:學生學習拼音后,引導他們拼寫自己的名字,教室里的物品名稱,拼讀課本上還沒學的生字,提早開始寫“一句話日記”,從運用中感受到漢語拼音能幫助識字、讀寫,提高自己的學習本領,激發了學生的熱情。如此一來,教室中再沒有陰暗冰冷的“死角”,課堂上充滿著流動的陽光,平等、和諧與交流共存,發現、挑戰與沉思同在。思維的活躍,頻動的閃光點,讓學生成為課堂上真正的主人。教師的授課既源于教材,又不唯教材。學生的整體素質有了質的提高。區紅花競賽上成績優異,古詩文競賽也取得了驕人的成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