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起學生的寫作熱情
在語文教學中,有一部分同學一提到作文就頭痛,長期苦于作文難。我根據學生這一心理,以情感為紐帶,緊密結合學生的生活實際,悉心指導,精心培養,在鼓勵和教會學生寫自己的生活方面取得了初步成效。一、溝通情感,讓每個孩子都能暢所欲言。
要教會學生寫生活,首先要了解學生,了解學生的生活實際。我常常利用活動課和自習課等時間與學生暢談,尤其鼓勵學生談自己的所見、所聞、所思、所感,談他們的喜怒哀樂,以達到溝通情感,進一步了解學生,了解他們在想什么,渴求什么……為作文指導貼近學生的實際打下基礎。
在作文指導課上,我大約用10分鐘的時間指導學生審題,明確要求,啟發思路,再用剩下的時間與學生暢談。這種“暢談式”作文教學方法,就是創設一種民主、平等的交流和評議環境,師生共談共評,談作文內容及寫法,對作文的立意、選材等方面發表看法,使學生在教師的引導下,在同學們的互相啟發中揚長避短,相互學習,共同提高,這種學習和提高,是在輕松愉悅的環境中不知不覺地得到的,是學生聽、說、評價、表達以及修改作文能力等方面全方位的學習和提高。可喜的是,這使一些原本作文能力較差的同學也有了作文興趣,寫作能力提高很快。
二、注重平時積累,激活學生的日記。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寫日記的興趣是學生積極寫日記的 先決條件,它能使學生變“苦記”為“樂記”,變“要我記”為“我要記”,使學生從平凡小事中積累經驗,積累語言,積累寫作素材,從而為今后的作文打下堅實的基礎。因此,我努力在“興趣日記”上下功夫,對所教班級的日記教學進行了大膽地探索與嘗試。
1、反復激勵,不斷評價。
對于寫作能力較差的學生的日記做到逐篇批閱,表揚其點滴進步,同時指出不足之處及改進方法。然后,每周利用兩節課的時間,讓學生在班上讀自己認為這一周寫得最好的一篇日記,讓同學們找出他(她)日記中的閃光點,如優美的語言、生動的描述、選材的新穎等,增強學生寫日記的自信心和對日記活動的興趣,從而使學生始終保持一種強烈的表現欲,使學生之間形成一種良好的“日記氛圍”。在我們班,每周都有結合日記進行的多種活動:如“優秀日記展覽”、“日記金點子交流時間”、“集體修改日”等。
2、充實學生生活,豐富日記源頭。
充實的生活積累是學生日記活動的起點和源泉。外面的世界很精彩,但不可否認現在學生的生活卻顯得非常單調。繁重的課業負擔和父母過高的期望,使學生們很少有自己的業余愛好和較寬裕的自由支配時間。因此,我非常注重提高40分鐘課堂效率,大力減輕學生課業負擔,把學生從作業堆中解放出來,以騰出更多的時間盡情地去收看電視中的少兒節目,去參加豐富多彩、生動活潑的第二課課堂活動、班隊活動、社會活動和讀書活動等,讓學生們的世界也精彩起來,豐富起來,從而拓寬學生的知識面,擴大學生的視野,豐富他們的日記源頭。
要教會學生寫生活,因勢利導,調動學生的作文積極性是至關重要的一環。因此,教師要以亢奮的情緒、鼓勵的話語、贊賞的目光去喚醒、鼓舞、激勵學生,讓學生從教師的關愛中感受到信任,獲得力量,增強信心,以更大的熱情投入到學習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