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生成”就在一瞬間
筆,我要給失學的兒童畫一所美麗的校園,讓他們在那里快樂的學習。”B生說:“ 假如我有一支馬良的神筆,我要給賣火柴的小女孩畫一件厚厚的棉衣,她就不會在寒冷的冬天凍得瑟瑟發抖,哀哀哭泣。
C生說:“假如我有一支馬良的神筆,我會給失明的兒童畫一雙雙明亮眼睛,讓他們也能看到紅紅的花,綠綠的草,藍藍的天,白白的云。”
……,……
以上學生都有自己不同的感受,說得都挺好的。課堂正在朝著我“預設”的方向順利進行。成功在望,微笑已經洋溢在我的臉龐 ……
突然,學生D站起來說:“假如我有一支馬良的神筆,我就畫一個印錢的機器,每天印許許多多的錢,送給貧困山區的人們。”
學生 E也馬上站起來說:“假如我有一支馬良的神筆,我就給乞丐每人畫一個聚寶盆,讓他們有用不完的金子,再也不用沿街乞討。”
學生 F也馬上站起來附和說:“假如我有一支馬良的神筆,我就給自己畫一個能夠點石成金的‘金手指’,摸到什么,什么就可以變成金子。我要把金子送給災區的人。”
提到“印錢機器”,提到“聚寶盆”,同學們似乎格外來勁,一時間,附和者蕓蕓……
這些回答顯然在我的“預設”之外,到底該如何評價?是該微笑著點頭肯定?還是該明確告訴他這種說法的不妥之處?我沉思著猶疑不定,看著剛才還笑容滿面的老師這會兒啞然失聲,同學們的一雙雙小手也悄無聲息的放下了,撲閃著一雙雙稚氣的眼睛疑惑地望著我,熱鬧的課堂一下子清靜下來,教室顯得有點窒息。但我很快就鎮定下來,決定采用“將計就計”和“金蟬脫殼”的辦法,把這個“疑惑”拋給學生,讓學生自己去解決 。我想這是個讓學生充分展示自我,體現他們個性的時候,也是討論交流的良好機會。于是,我微笑著說:“請你們評價一下剛才這些同學的發言,并說明理由。”
真是“一石擊起千層浪” !一雙雙小手又一次高高地舉起來,有的甚至站了起來,或離開座位,有的則和旁邊的同學私語起來。我稍稍做了個安靜的手勢,說:“同學們,請你們爭當‘最佳評論員’,有秩序地發表自己的見解 。” 學生這才稍稍安靜了下來。
有的說:“我認為剛才這兩位同學的發言很好,因為從他們的發言里,我感覺他們都有一顆善良的心,非常關心那些窮苦的人。”
馬上就有人提出反對意見:“我認為D同學的發言不對。因為自己隨意印的錢是假鈔,是不能用的,是犯法的。”
緊接著,一學生反駁說:“用馬良的‘神筆’畫的錢應該是真的。那些窮苦的人有了錢就可以過上好日子了。”
又有一個學生說:“如果用馬良的神筆天天給他們畫錢,他們從此什么也不用干,天天好吃懶做,那么,馬良的神筆就不是幫了他們,而是害了他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