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歌兩首》教學反思
在設計《兒歌兩首》教學過程中,我非常重視學生的參與程度。生字學習采用小組自學形式,然后選擇重點進行交流,很大程度地節約時間。本課生字并沒有過難的地方,所以在記憶字形上可以放手采用小組學習,這可以使每一個學生都有了交流的機會。遇到不認識的字,可以讓小組中的人來幫一幫,記一記。增加了他們合作的意識和機會。在初次反饋時并不要求強行記住每一個字,而是只讓學生能在詞語中讀準每一個字的字音,為后面的閱讀課文掃除障礙。幾個較重點的字“抖、扭”通過動作來理解。這種生字教學較大程度地發揮了學生學習的主動性,把生字學習的活動權交回給了學生的手上。讀是低年級語文教學的常用形式,以讀代講,可以幫助學生在讀中感悟。教學中,我采用多種形式的朗讀。讓學生反復的朗讀中自讀自悟,了解螢火蟲的特點和十二生肖的順序,從而達到背誦的目的,以至能自己照著樣子編寫幾句兒歌。
本節課教學中也存在著一定的遺憾。在學生質疑中,質量不是很高。編寫兒歌交流時,由于時間關系花的時間太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