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智慧的“火花”點燃生命的課堂
尖尖的,荷葉是圓圓的。”“我發現課文寫了四個季節。”
“我發現一年四季都很美。”
老師對學生的回答感到滿意,不住地點頭,并表揚了發言的孩子。
“老師,我還發現課文中,小草、荷葉、谷穗、雪人都會說話。”
“真會發現,你是個聰明的孩子!”朱老師及時地表揚了他,孩子臉上洋溢著喜悅,沖著同學伸了一下舌頭,得意地坐下了。
上課繼續著,開始教學“春天”這一小節。學完后,朱老問:“小朋友們,你還有什么不懂的問題嗎?”
又是那一個孩子,高舉小手,高喊:“老師,我!老師,我……”站起來就迫不及待地說:“老師,草芽為什么會說話呀?”他的臉上顯現著天真,話語帶著稚氣,望著老師,眼中充滿求知的渴望。
朱老師一愣,趁著空隙,孩子朝著同學眨眨眼,還是那得意的樣子。
“小朋友們,你們說什么才會說話呀?”朱老師引導孩子們理解。
“人才會說話。”
“是呀!所以,這里把他們都當作人來寫了。”朱老師隨即說道。
“小朋友們懂了嗎?”
“懂了!”孩子們高聲齊答。隨后朱老師示意發言的那個孩子坐下,孩子有些不情愿地坐下了。
接著,朱老師開始教學“夏天”這下一小節……
案例二:“太陽有時也是彎的!”
這是一節學校公開教研課《口耳目》,在教學“日、月、火”這一組漢字時,李老師為了激發學生學習興趣,以一個謎語引入教學:“小朋友們,今天老師給大家帶來了一個謎語,大家請聽:有時落在山腰,有時掛在樹梢,有時像個圓盤,有時像把鐮刀。”
李老師還沒說完,孩子們已把小手舉得高高的,還一個勁地喊,“老師,我知道!”“老師,我!”“老師,讓我來!”有的已經答案喊出來了。
“老師,我知道,是月亮。”
“老師,我覺得是太陽。”
“是太陽。”
“不對,是月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