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只看見你的眼睛》教學設計與反思(精選4篇)
《我只看見你的眼睛》教學設計與反思 篇1
教學目標:
1、能綜合運用所學認字方法識字。
2、能運用多種手段感悟課文內容,體會醫護人員的高尚品格。
3、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教學準備:
教師:課件、圖片、口罩。
學生:有關“非典”的資料、橡皮泥、彩筆
教學流程:
一、談話導入,激趣導學
同學們,看我帶來了一件什么東西?(出示口罩)在2003年時口罩的使用率特別高,知道為什么嗎?“非典型性肺炎”(簡稱“非典”)流行的時期給你留下了哪些深刻的記憶?我們都害怕自己被感染上“非典”,難道成天要和“非典”打交道的醫護人員就不怕嗎?可他們就是沖在了抗擊“非典”的第一線。在幾十個日日夜夜里,經受了血與火的考驗,用辛勤的汗水和大無畏的精神與病魔展開了殊死的搏斗,譜寫了一曲曲可歌可泣的樂章。詩人用優美的文字寫出了一首贊歌,今天我們就來學習這首贊歌。(板題)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齊讀課題,看了課題,你想知道什么?(a、課題中的“你”指的是誰? b、為什么說“我只看見你的眼睛”?)
2、自由輕聲讀課文,讀準字音,并畫出有感觸的地方。
3、教師檢查學生對生字新詞及某些易讀錯的字詞讀音掌握情況。(出示課件:肆虐、病魔、憤怒、抉擇、安慰、流淌、高尚、閃爍。)
4、同桌互讀,檢查文章是否讀得準確流利?思考:文中的“你”指的是誰?(出示圖片:白衣天使)
5、指名“開火車”讀課文,思考:這是一雙什么樣的眼睛?(板書:美麗動人)
三、解讀課文,理解內容
1、老師給大家也帶來一些在“非典”時期醫護人員拯救病人的照片。(出示課件)看完以后有何感受?
2、討論:為什么詩中說“我只看見你的眼睛”?
(通過背景介紹和討論,使學生了解因“非典”傳播方式特殊,醫護人員無一例外地穿著隔離服,戴著口罩,病人與醫護人員之間的各種情感交流都來自于“眼睛”,所以說“我只看見你的眼睛”。)
3、是的,面對不同的場合,醫護人員表現出不同的態度。再看看課文,作者是從哪些方面覺得醫護人員的眼睛是那樣美麗動人?(根據學生回答相機與學生一起進一步深入學習各個小節的內容)
(師依學生回答板書:憤怒、冷靜、信心、堅定、溫柔的深情、高尚的心靈。)
4、引導學生學習第一小節。
(1)指名讀第一小節,其他學生邊聽邊想一想這一小節寫的是什么?
(第一小節寫醫護人員面對“非典”病魔時憤怒的心情和冷靜的態度。)
(2)面對病魔,醫護人員眼中流露的是什么樣的眼神?畫出描寫醫護人員眼神的詞語。(面對肆虐的病魔,醫護人員的眼中充滿著憤怒和冷靜。)
(3)理解“肆虐”的含義,想想還可以由什么用“肆虐”形容?(狂風、暴雨、洪水……)體會“非典”對人類的危害,以及抗擊“非典”的緊迫性。
(4)你從醫護人員的眼神中體會到了什么?(談談對“面對肆虐的病魔,你的眼中充滿著憤怒和冷靜。”這句話的理解,體會醫護人員面對病魔的憤怒和冷靜的態度以及他們臨危不懼的高尚品質。)
(5)你認為這一節應該讀出什么樣的情感?齊讀第一小節。(進一步體會醫護人員臨危不懼的高尚品質。)
5、引導學生總結學習第一小節的方法:讀――畫――議――讀
6、運用學習第一小節的方法,小組合作學習2―4小節。
7、全班交流。
(1)交流第二小節。
①指名讀第二小節,說說第二小節寫了什么?
(第二小節寫醫護人員在生死抉擇時表現出的戰勝病魔的信心和毅力。)
②理解“抉擇”的含義,(體會醫護人員在生死抉擇時表現出的戰勝病魔的信心和毅力。)
③醫護人員明知道有被傳染的危險,仍然和病人零距離接觸,去救護病人。有一些醫護人員在與病魔作斗爭的過程中,獻出了寶貴的生命,(多媒體展示:。背景音樂)葉欣就是其中的一位。
④自由朗讀第二小節,讀出堅定的語氣。
(2)交流第三小節。
①指名讀第三小節,說說這一小節寫了什么?
(第三小節寫醫護人員用溫柔的深情安慰病人。)
②(播放多媒體課件)抗擊“非典”斗爭中,醫護人員對病人的關愛太多太多了,你還知道哪些感人的故事?(結合課前了解的資料說一說)
③正是一點一滴積攢起來的深厚的感情溫暖著病人的心,你看,病人的眼中也充滿了什么?(播放多媒體課件)結合前兩小節內容,感受醫護人員對病人的無限柔情。
④齊讀第三小節,體會醫護人員對病人無微不至的關懷。
(3)全班齊讀前三小節,感受醫護人員的眼神中所表達的不同的情感,
(4)齊讀4、5小節,想想作者在這首詩歌中表達了什么樣的感情?
(歌頌白衣天使的高尚心靈,抒發了作者對他們的敬佩之情。)
8、想像意境,展開誦讀比賽,把對白衣戰士的敬佩之情通過讀表現出來。
(1)男女生分小節讀。 (2)女生領讀每小節前兩句,男生讀后兩句。四、拓展延伸:
在抗擊“非典”的戰斗中,白衣天使為我們寫下了可歌可泣的動人篇
章,此時此刻,你想對這些最可愛的人說些什么呢?(學生說后,鼓勵學生將說的寫下來。)
五、總結
1、配樂誦讀。你們的贊美很有感染力,讓我們帶著心靈的感悟再讀這首贊歌。(邊讀邊想這些可敬可愛的白衣天使。)
2、學了課文你對課題“我只看見你的眼睛”有什么更深刻的認識? 我們透過一雙美麗動人的眼睛,欣賞到一顆顆高尚的心靈。是啊,眼睛是心靈的窗戶。這是一首詩歌,更是一曲心靈的贊歌。孩子們,讓我們全體起立,把最熱烈的掌聲獻給這些時代英雄吧!
板書設計:
我只看見你的眼睛
美麗動人 憤怒、冷靜
信心、堅定 高尚的心靈
溫柔的深情
(插圖)
本節教學,將“讀”這個主線貫穿整個教學過程,教學重點落在讀、悟上,使學生在讀中學,學中悟,悟中思,讀出意味與感受。遵循了“學生是語文學習的主人”的理念,讓學生更多的擁有自主學習、自主創造的權利和機會。
1、整體把握,整體閱讀,整體感知。語文課程標準明確指出:在教學中尤其要重視培養學生良好的語感和整體把握的能力。開課伊始,先用課題《我只看見你的眼睛》引發學生質疑,在學生產生了強烈的求知欲后,安排學生通過自由讀、同桌讀、小組讀、挑戰讀等多種方式閱讀全文,整體把握了課文內容。
2、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自主、合作、探究”是本次課程改革積極提倡的學習方式。培養學生學習、掌握“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法,并使之逐漸成為學生學習的一種內在需求,一種良好習慣,一種自覺行為。
3、古人云:“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教學中,引導學生采用“讀――畫――議――讀”的方法學習第一小節,然后放手讓學生合作學習另外幾節內容,借以教給學生讀書的方法,使學生學會讀書,培養學生讀書的能力。
4、精心設計教學活動、學習活動和過渡語,著力鼓動學生學習的熱情,使教師之情,學生之情,作者之情,作品之情產生共鳴,確保教師、學生與文本之間的對話有效進行。本課設計,注重教學活動、學生學習活動和過渡語的設計,激勵學生在朗讀時努力進行感情的投入,大大提高了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在抓重點詞語理解感悟課文的時候,還是不夠深刻透徹,還應反復吃透教材,今后在教學中還應繼續努力。
《我只看見你的眼睛》教學設計與反思 篇2
學生分析:“非典”雖然已經過去,但它給每個經歷過那個時期的人們留下了深深的烙印,雖然那時學生年齡小,但他們也在停課、與教師的電話聯系中經歷了“非典”時期的特殊生活,電視、報刊多次報道了醫護人員拯救“非典”病人的事跡,所以這篇課文的學習會引發學生們對那個特殊時期生活的許多回憶,對于這首詩歌所傳遞的思想感情,學生應該能夠感受、理解并與之產生共鳴。
教學設想:
1、以讀代講,培養自學能力。
2、在了解背景的基礎上,帶著感情誦讀詩歌,體會醫護人員的高尚品格。
3、想象意境,展開誦讀比賽,把對白衣戰士的敬佩之情通過讀表達出來。
4、自學生字新詞,背誦詩歌。
教學過程:
一、課前準備
學生預習課文,運用查字典、聯系上下文等方法自學生字新詞,引導學生查找有關“非典”時期醫護人員的資料。
二、初讀課文,檢查預習
1、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自由讀課文(自己讀、與同桌合讀、小組互讀、多人分讀),注意讀準字音。
2、指名讀課文,檢查讀課文情況,注意糾正錯誤的讀音。如“淌”應讀tǎng,不讀shàng;“爍”應讀shuò,不讀lì。
3、匯報交流自學生字新詞情況。如理解“肆虐”、“抉擇”等詞語的意思。
三、細讀詩歌,了解背景
1、教師范讀課文。
2、學生輕聲讀課文,邊讀邊圈畫出不理解的地方,并在旁邊標上問號,讀完后想想:為什么說“我只看見你的眼睛”?
預設一:
(1)學生回憶“非典”時期的情景,并交流課前搜集到的有關抗擊“非典”醫護人員的事跡的資料。
(2)我們每一個人都忘不了2003年春天的那場突如其來的災難――“非典”,在那場沒有硝煙的戰斗中,我們的醫護工作者不顧個人安危,盡全力搶救每個患者的生命,讓我們一同再去回顧那一個個感人的場面吧!(點擊教學軟件,通過大屏幕放映“非典”時期醫護人員救助病人的畫面,使學生體會到白衣天使忘我工作、無私奉獻的精神。)
結合課文和畫面讓學生暢所欲言,談出感受,接著在深情朗讀中,感受醫護工作者的高尚情感。
預設二:
結合課文中的有關語句如:“面對肆虐的病魔,你的眼中充滿著憤怒和冷靜”;“在生死抉擇的時刻,你的眼中飽含著信心和堅定”等,邊讀邊談理解、說感受。在其中啟發學生回憶“非典”時期人們的特殊生活,如當時人們的行為,采取哪些預防措施,特別引導學生認識到醫護工作者面臨被感染的危險盡全力搶救病人,有些醫護工作者甚至因此獻出了寶貴的生命。
四、品讀感悟,美讀背誦
1、文中有多處重復的語句,找一找,讀一讀,引導學生朗讀感悟反復出現的作用,交流體會作者所表達的情感。
2、指導有感情地朗讀,邊讀邊想象那一幕幕感人的場面,要在深情地朗讀中活化學生的情感,讓學生體驗抒情的暢快。
3、師生合作,有感情地朗讀詩歌。
4、嘗試背誦,美讀比賽。
教學反思:
1、不要忽視課前的準備工作。這個準備不光是指教師備課研究教材,還包括學生的準備。比如在本課中為了讓學生更好的理解詩歌所表達的感情,需要了解有關的背景資料。所以課前我指導學生通過查找有關的報刊雜志、上網搜集、調查訪問等形式收集與“非典”有關的資料,然后進行篩選整理,我還及時將學生及自己收集到的資料制成課件。實踐證明學生在經過這個環節后,更加深刻地感受到“非典”時期醫護人員的奉獻精神,激起學生對醫護人員的敬佩之情。
2、重在朗讀。不要太多的分析,多給孩子們讀的空間,想象的空間,允許他們用自己喜歡的方式朗讀。在這節課中我引導學生采用自由讀、同桌合讀、小組互讀、師生合讀等形式,細心品讀,以讀代講,以讀促悟,學生入情入境,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我只看見你的眼睛》教學設計與反思 篇3
《我只看見你的眼睛》是一首詩歌,它抓住“眼睛”這一意象,運用層疊的手法,回環復沓,給讀者展示了眼神所表達的不同情感,歌頌了“非典”時期白衣天使的高尚心靈,抒發了作者對他們的敬佩之情。
如何在作者與學生之間架起溝通的橋梁,是學習本文的關鍵。“非典”發生在2003年,那時候學生年紀小剛上幼兒園,雖然也經歷了抗擊“非典”的過程,但親歷的程度是有差別的,他們對于“非典”的危害,對于醫護人員那種救死扶傷、舍生忘死精神事跡知之甚少,對生命的理解還很單純,要理解詩歌的意境就有一定的難度。所以,在學習課文之前,我先布置學生去收集有關醫護人員抗擊“非典”的資料進行閱讀,初步感受“非典”時期醫護人員冒著生命危險拯救他人生命的情景,激發起對醫護人員的崇敬之情。另外,在初讀課文后還播放相關的錄像資料,幫助學生理解課文。進而了解因“非典”傳播方式特殊,醫護人員無一例外地戴著口罩,病人與醫護人員之間的交流都來自于“眼睛”所以說“我只看見你的眼睛”。
北師大版小語第八冊《我只看見你的眼睛》
我只看見你的眼睛
我只看見你的眼睛
是那樣美麗動人
面對肆虐的病魔,你的眼中
充滿著憤怒和冷靜
我只看見你的眼睛
是那樣美麗動人
在生死抉擇的時刻,你的眼中
飽含著信心和堅定
我只看見你的眼睛
是那樣美麗動人
安慰受難的病友,你的眼中
流淌著溫柔的深情
我只看見你的眼睛
是那樣美麗動人
在戰斗的日子里,你的眼中
閃爍著高尚的心靈
啊,我只看見你的眼睛
是那樣美麗動人
《我只看見你的眼睛》教學設計與反思 篇4
《我只看見你的眼睛》教學反思
這篇教學設計將“讀”這個主線貫穿整個教學過程,教學重點落在讀、悟上,使學生在讀中學,學中悟,悟中思,讀出意味與感受。遵循了“學生是語文學習的主人”的理念,讓學生更多的擁有自主學習、自主創造的權利和機會。
1、整體把握,整體閱讀,整體感知。語文課程標準明確指出:在教學中尤其要重視培養學生良好的語感和整體把握的能力。開課伊始,先用課題《我只看見你的眼睛》引發學生質疑,在學生產生了強烈的求知欲后,安排學生通過自由讀、同桌讀、小組讀、挑戰讀等多種方式閱讀全文,整體把握了課文內容。
2、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自主、合作、探究”是本次課程改革積極提倡的學習方式。培養學生學習、掌握“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法,并使之逐漸成為學生學習的一種內在需求,一種良好習慣,一種自覺行為。
3、充分利用學生搜集的資料,鼓勵、啟發學生聯系生活經驗,大膽想象,為學生的思維發展創設空間,同時使學生更加深了對課文的理解。
4、精心設計教學活動、學習活動和過渡語,著力鼓動學生學習的熱情,使教師之情,學生之情,作者之情,作品之情產生共鳴,確保教師、學生與文本之間的對話有效進行。本課設計,十分注重教學活動、學生學習活動和過渡語的設計,激勵學生在朗讀時努力進行感情的投入,大大提高了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我只看見你的眼睛》教學反思
《我只看見你的眼睛》是一首詩歌,它抓住“眼睛”這一意象,運用層疊的手法,回環復沓,給讀者展示了眼神所表達的不同情感,歌頌了“非典”時期白衣天使的高尚心靈,抒發了作者對他們的敬佩之情。
介紹資料:在2003年自由與同事們共同進行防范“非典”的戰斗,那場人類的劫難,讓多少人痛失親人,讓多少人惶惶不可終日,讓多少人憤怒和無奈之中,那時的醫護人員再次表現出了英勇無畏的精神,他們不怕危險,毅然沖到了最前線,用他們的生命拯救人類的存忘,在救治中,他們不言,他們無語,但那雙眼睛卻讓人感到那樣親切,那樣明亮,是他們扼制住了病魔前行的腳步,是他們讓我們又回到了各自的崗位,是他們讓我們享受到生活的平靜享受家的溫暖!那雙眼睛能不是美麗動人的嗎!我們帶在著這種敬佩之情讀文。
這篇課文主要通過朗誦讓學生感悟這雙“美麗動人”眼睛。
我只看見你的眼睛教學反思
今天我用一節課教授完這節課,總的感受是:教師與作者產生共鳴,會使學生能更快地融入文本中去。我在教學最后一小節理解文中為什么說是“美麗動人”眼睛時,我不由得回想超在2003年自由與同事們共同進行防范“非典”的戰斗,那場人類的劫難,讓多少人痛失親人,讓多少人惶惶不可終日,讓多少人憤怒和無奈之中,那時的醫護人員再次表現出了英勇無畏的精神,他們不怕危險,毅然沖到了最前線,用他們的生命拯救人類的存忘,在救治中,他們不言,他們無語,但那雙眼睛卻讓人感到那樣親切,那樣明亮,是他們扼制住了病魔前行的腳步,是他們讓我們又回到了各自的崗位,是他們讓我們享受到生活的平靜享受家的溫暖!那雙眼睛能不是美麗動人的嗎!我感受到了作者那強烈的情感,我和學生一起復沓著讀,情感一次比一次強烈。學生對醫護人員的精神所感動。沒有我和作者情感的共鳴就不可能生成復沓讀的環節,也不可能達到課堂教學的高潮!看來在日后的教學中,要多讀文本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