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孩子不能錯過的事情
【自省:讓孩子不斷完善自己】
建議一:讓孩子學會總結經驗教訓
總結經驗教訓事實上就是對自我行為的一種反省。父母可以對孩子說:“怎么會出現這種結果呢,你好好想一想,如果用媽媽跟你說的方法去做,結果會怎樣呢?”慢慢地,孩子就會學會經?偨Y經驗和教訓,從而自覺地進行反省。
建議二:讓孩子承擔做錯事的后果
對于有些孩子來說,單靠正面說理是不夠的,不如讓孩子體驗由自己的錯誤行為導致的后果,讓孩子學會反省自己的錯誤。
好媽媽修為之三:讓孩子懂得處事
【隨機應變:自己學習解決問題】
建議一:鼓勵孩子自己解決和同伴的問題
如果孩子遇到問題了,媽媽可以這么說:“怎么辦呢?媽媽也想不出好辦法,你說怎么辦好?”把問題拋給孩子,讓孩子自己去想一想。媽媽可以鼓勵孩子:“媽媽相信你會想出好辦法的!”
建議二:教孩子明確“別人的”和“我的”概念
在日常生活中,即便是在孩子小的時候,父母也應該在孩子頭腦中強化一個概念:別人的東西不屬于我,我要想玩,只有在人家同意的情況下才能享用一會兒。如果別人不愿意,自己只能坦然接受。孩子在接受他人說“不”時,會聯想到自己有喜歡的玩具,別人想玩,也得經過我的同意。這樣,碰釘子與拒絕他人都會成為孩子的一種習慣。
【自主選擇:讓孩子自己作決定】
建議一:相信孩子有自己的判斷力
現實生活中,很多父母不把自主權放給孩子,就是因為不相信孩子有自己的判斷力。其實,孩子也是獨立的個體,他們有自己的觀念和判斷。也許他們生活經驗還不足,可能會出現錯誤的判斷,但這種錯誤是可以理解的,也是必要的,他們需要從中吸取教訓。沒有足夠的自由發展空間,沒有足夠的實踐,將來需要孩子自己作判斷的時候就很可能束手無策,畢竟誰也不會一開始就能自主判斷。早期教育
建議二:要多征求孩子的意見
家中的一些事情,父母盡量給孩子提供參與的機會,比如,房間的布置、家具的選擇、布藝的裝飾等,父母可以和孩子一起籌劃設計方案,尊重孩子的想法,鼓勵孩子提出自己的建議,認真斟酌孩子的建議并加以以采納。
建議三:讓孩子在限定范圍內選擇
當孩子自己選擇做決定時,考慮到孩子知識、經驗的缺乏,父母可以給孩子一定范圍的選擇權利,也就是讓孩子在限定的范圍中進行選擇。早教網
【自我負責:為自己的行為負責】
建議一:孩子的事讓孩子負責
孩子做了錯事,父母不要因為疼愛孩子而為孩子收拾殘局。這樣做不能讓孩子認識到自己的過失,更不能讓孩子樹立起對自己言行的責任感。最好的解決方法就是在孩子犯錯后,讓孩子去承擔他的錯誤所帶來的后果,當然必要的時候,媽媽可以給予孩子一些幫助、建議和指導。
建議二:讓孩子為自己的選擇負責
孩子由于身心發育還不健全,做事情或者做決定時,往往更多地重視行為過程本身,而不太重視行為結果。這時,媽媽要先提醒孩子,讓孩子明白可能會導致什么后果。如果孩子一意孤行,那就讓孩子自己來承擔可能會出現的后果。
【自我安排:做事有條理】